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影响着课堂的实效。PEP小学英语教材按单元设计和编写,每个单元以一个话题统领各个教学板块。因此,教师以单元整体观的意识开展对教材的深入解读,通过优化单元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计,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问题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傅惠英,金东区曙光小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小学英语教师往往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猜测、思考,进而开展师生间的互动,促发学生进行判断、分析和联想。然而,纵观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设计的问题因太过零散、超越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忽视教学核心等而导致学生低效回答的现象广泛存在。
有意义的提问对于学生的思维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而无意义的提问却适得其反。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提及:问题不在于不断地提问,而在于如何提問、提什么问题与出于什么动机提问。巧妙的问题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在单元整体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PEP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是以某一话题为中心,由该话题统率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使单元知识得以循环复现。因此,在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导入性问题,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以便了解学生对相关话题是否熟悉,是否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在话题深入理解环节,针对文本内容,教师可以设计需要运用新语言基础知识回答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针对单元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起铺垫、理解性作用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在输出环节,教师可设计起引导及协助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真正实现语言运用。
笔者结合自身的单元整体教学经验,认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导入式问题、主线型问题、探究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现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为例,谈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四类问题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一、 导入式问题:创设情境,激发话题兴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和学习语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合理的情境,学生才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让他们真正、准确地体验和运用语言。这种适当情境下的提问是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点,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内容,更快地打开思维,为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创造条件。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的话题围绕Holiday展开,学习的主题是谈论和描述人物过去做的事情,内容与Unit 2 “Last weekend”有很大的联系。笔者在教学本单元第一课时时,以Free talk的形式首先进行对旧知的检测与反馈,通过问题串“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 last Saturday/Sunday? ”与学生以问答的方式谈谈他们的周末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对周末活动的思考与小结,自然地打开话题并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 主线型问题:紧扣话题,贯穿单元整体
主线问题通常围绕本单元话题和单元教学目标来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贯穿全部文本,把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有效地串联在一起,发挥主体支架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Unit 3 通过对主人公John的周末与假期的讨论,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元核心内容“What did you do?”,谈论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发生的活动。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单元教学目标(见表1)。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优化了单课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利用单元主题建立起单课教学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各个课时里设计了这样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递进式主线问题(见图1)。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设置的问题毫无悬念便达不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设计,我们必须依据话题合理安排每一节课中各种类型的问题比例,课堂提问不仅需要简单判断对错的问题,也需要有基于文本与学生体验的猜想和预测,更需要有较为深刻的问题;同时要关注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通过主题话题的层层深入,学生的语言得到不断地滚动,从而更好地达到了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才能真正随时随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思维逐步深入,从而让他们表述实时生成的个性化语言,达到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 探究型问题:理解文本,培养逻辑思维
哈佛讲座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曾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提问来触发学生的思考,这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
笔者在教学本单元read and write部分时,在学生初读文本前,先让学生开展读前看图讨论活动:What did Wu Yifan do? What happened? Did he have a good day or a bad day? What was the good/bad thing?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记录下Wu Yifan的故事,提前感知阅读,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课文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帮助引出本课文的主旨“It was a bad day but also a good day”。
笔者认为,依据单元话题来通过提问来促发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猜测文本内容和故事情节等形式来导入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减轻阅读障碍,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主旨要义,有助于更自然地对语言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深入加工和综合运用。
四、 开放型问题:联系生活,提升语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过程,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知识背后的思维规律,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浅表走向深刻、从零碎走向系统、从定势走向发散、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思维的真正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各环节有总体、全局的设计。教师要对问题的设计有全局观,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层次性、延续性,以便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教师还要逐渐把提问权交还给学生,激励和引导学生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和表达,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同时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才能较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崔殿勇,刘耀东.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郑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4]邱丽花.以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提问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3):24.
[5]傅芳华.有效追问,使英语课堂得以升华[J].新课程(上旬),2014(5):203-204.
【关键词】小学英语;问题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傅惠英,金东区曙光小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小学英语教师往往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猜测、思考,进而开展师生间的互动,促发学生进行判断、分析和联想。然而,纵观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设计的问题因太过零散、超越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忽视教学核心等而导致学生低效回答的现象广泛存在。
有意义的提问对于学生的思维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而无意义的提问却适得其反。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提及:问题不在于不断地提问,而在于如何提問、提什么问题与出于什么动机提问。巧妙的问题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在单元整体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PEP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是以某一话题为中心,由该话题统率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使单元知识得以循环复现。因此,在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导入性问题,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以便了解学生对相关话题是否熟悉,是否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在话题深入理解环节,针对文本内容,教师可以设计需要运用新语言基础知识回答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针对单元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起铺垫、理解性作用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在输出环节,教师可设计起引导及协助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真正实现语言运用。
笔者结合自身的单元整体教学经验,认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导入式问题、主线型问题、探究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现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为例,谈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四类问题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一、 导入式问题:创设情境,激发话题兴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和学习语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合理的情境,学生才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让他们真正、准确地体验和运用语言。这种适当情境下的提问是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点,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内容,更快地打开思维,为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创造条件。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的话题围绕Holiday展开,学习的主题是谈论和描述人物过去做的事情,内容与Unit 2 “Last weekend”有很大的联系。笔者在教学本单元第一课时时,以Free talk的形式首先进行对旧知的检测与反馈,通过问题串“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 last Saturday/Sunday? ”与学生以问答的方式谈谈他们的周末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对周末活动的思考与小结,自然地打开话题并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 主线型问题:紧扣话题,贯穿单元整体
主线问题通常围绕本单元话题和单元教学目标来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贯穿全部文本,把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有效地串联在一起,发挥主体支架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Unit 3 通过对主人公John的周末与假期的讨论,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元核心内容“What did you do?”,谈论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发生的活动。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单元教学目标(见表1)。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优化了单课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利用单元主题建立起单课教学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各个课时里设计了这样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递进式主线问题(见图1)。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设置的问题毫无悬念便达不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设计,我们必须依据话题合理安排每一节课中各种类型的问题比例,课堂提问不仅需要简单判断对错的问题,也需要有基于文本与学生体验的猜想和预测,更需要有较为深刻的问题;同时要关注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通过主题话题的层层深入,学生的语言得到不断地滚动,从而更好地达到了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才能真正随时随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思维逐步深入,从而让他们表述实时生成的个性化语言,达到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 探究型问题:理解文本,培养逻辑思维
哈佛讲座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曾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提问来触发学生的思考,这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
笔者在教学本单元read and write部分时,在学生初读文本前,先让学生开展读前看图讨论活动:What did Wu Yifan do? What happened? Did he have a good day or a bad day? What was the good/bad thing?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记录下Wu Yifan的故事,提前感知阅读,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课文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帮助引出本课文的主旨“It was a bad day but also a good day”。
笔者认为,依据单元话题来通过提问来促发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猜测文本内容和故事情节等形式来导入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减轻阅读障碍,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主旨要义,有助于更自然地对语言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深入加工和综合运用。
四、 开放型问题:联系生活,提升语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过程,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知识背后的思维规律,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浅表走向深刻、从零碎走向系统、从定势走向发散、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思维的真正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各环节有总体、全局的设计。教师要对问题的设计有全局观,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层次性、延续性,以便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教师还要逐渐把提问权交还给学生,激励和引导学生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和表达,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同时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才能较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崔殿勇,刘耀东.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郑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4]邱丽花.以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提问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3):24.
[5]傅芳华.有效追问,使英语课堂得以升华[J].新课程(上旬),2014(5):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