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通过以“言”会“意”,感知文本情感;以“意”明“言”,理解语言内涵;“言”“意”相融,可有效推进语用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言意兼得”,以此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言意兼得;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6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即为“言”,人文性即为“意”。根据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文字着手,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言意兼得”,以此推动他们语用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言”会“意”,感知文本情感
文章是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以深入挖掘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融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这一篇课文的第五到第七自然段中,在描写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惩罚时,作者用了“锁”和“啄”两个动词,从而生动地体现出普罗米修斯所忍受的痛苦。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文章主人公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可以先让学生对这部分段落的重点词句进行细细品味。如对于第六自然段的教学,可紧扣“锁”这个动词来设问:同学们,读完这部分文章,你心里的感觉怎样?当学生回答内心是痛心与难过后,教师可深入引导:“能说说你的这种感受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吗?”于是,学生就带着这样的情感继续细读课文,进而找出文中体现普罗米修斯所受惩罚的痛的词语:“锁、死死地、风吹雨淋、日夜”等。有了情感的铺垫,教师再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普罗米修斯承受惩罚时的内心活动:“假设你是普罗米修斯,在被绑在柱子上忍受风吹雨打、烈日炎炎的情形下,你会怎么样?从中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以上案例中,通过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故事内容,更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品格,同时在字斟句酌中学会了语言的表达技巧,实现了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以“意”明“言”,理解语言内涵
文章阅读应注重以“意”明“言”,就是要从文字出发去把握课文脉络框架,从而理解主要内容,再进一步地品味作者在文中的语言内涵。
例如,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篇课文中写道:“滋润我们的心田”,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可能难以准确、深入地理解“滋润”这一抽象的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水的流动产生的感觉进行思考,从而对文中“滋润”所表达出的感觉进行品味。有了一定的感知基础,教师再以适当的教学情境来鼓励学生运用这一抽象的词语,进行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于是,学生在充分领悟的基础上创造出如下一些表达:“春雨绵绵,给柳丝带来了滋润。”“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等。
以上案例中,通过以“意”明“言”的教学策略,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更利于他们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标。
三、“言”“意”相融,推进语用训练
语文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语言课程。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故而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应注重对语言的分析品味,以推动学生把握文“意”,从而品味其“言”,并在“言”与“意”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燕子》与这篇课文进行对比,从而自主完成对新课文的学习。具体操作上,可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两篇课文的首段,让学生对比分析。并抛出问题:两篇文章分别写了燕子和翠鸟两种动物,二者在外形上各自有何特点?两篇文章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有何异同?其好处体现在哪儿?学生通过类比,就能总结出两篇文章的描写方法都是由整体到局部,并且在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上案例中,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类似课文与新课文进行对比学习,有利于强化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类型文章的描写手法,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亦能为其得心应手地運用语言表达技巧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阅读,还应包括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教师应帮助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小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其实就是对其“言”和“意”的理解和感悟。要让学生能准确把握这两个层次的内容,教师首先要对课文的“言”和“意”有清晰明确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中以更准确的方向指引学生完成阅读学习,进而更高效地推动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阅读教学;言意兼得;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6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即为“言”,人文性即为“意”。根据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文字着手,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言意兼得”,以此推动他们语用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言”会“意”,感知文本情感
文章是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以深入挖掘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融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这一篇课文的第五到第七自然段中,在描写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惩罚时,作者用了“锁”和“啄”两个动词,从而生动地体现出普罗米修斯所忍受的痛苦。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文章主人公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可以先让学生对这部分段落的重点词句进行细细品味。如对于第六自然段的教学,可紧扣“锁”这个动词来设问:同学们,读完这部分文章,你心里的感觉怎样?当学生回答内心是痛心与难过后,教师可深入引导:“能说说你的这种感受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吗?”于是,学生就带着这样的情感继续细读课文,进而找出文中体现普罗米修斯所受惩罚的痛的词语:“锁、死死地、风吹雨淋、日夜”等。有了情感的铺垫,教师再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普罗米修斯承受惩罚时的内心活动:“假设你是普罗米修斯,在被绑在柱子上忍受风吹雨打、烈日炎炎的情形下,你会怎么样?从中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以上案例中,通过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故事内容,更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品格,同时在字斟句酌中学会了语言的表达技巧,实现了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以“意”明“言”,理解语言内涵
文章阅读应注重以“意”明“言”,就是要从文字出发去把握课文脉络框架,从而理解主要内容,再进一步地品味作者在文中的语言内涵。
例如,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篇课文中写道:“滋润我们的心田”,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可能难以准确、深入地理解“滋润”这一抽象的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水的流动产生的感觉进行思考,从而对文中“滋润”所表达出的感觉进行品味。有了一定的感知基础,教师再以适当的教学情境来鼓励学生运用这一抽象的词语,进行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于是,学生在充分领悟的基础上创造出如下一些表达:“春雨绵绵,给柳丝带来了滋润。”“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等。
以上案例中,通过以“意”明“言”的教学策略,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更利于他们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标。
三、“言”“意”相融,推进语用训练
语文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语言课程。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故而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应注重对语言的分析品味,以推动学生把握文“意”,从而品味其“言”,并在“言”与“意”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燕子》与这篇课文进行对比,从而自主完成对新课文的学习。具体操作上,可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两篇课文的首段,让学生对比分析。并抛出问题:两篇文章分别写了燕子和翠鸟两种动物,二者在外形上各自有何特点?两篇文章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有何异同?其好处体现在哪儿?学生通过类比,就能总结出两篇文章的描写方法都是由整体到局部,并且在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上案例中,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类似课文与新课文进行对比学习,有利于强化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类型文章的描写手法,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亦能为其得心应手地運用语言表达技巧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阅读,还应包括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教师应帮助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小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其实就是对其“言”和“意”的理解和感悟。要让学生能准确把握这两个层次的内容,教师首先要对课文的“言”和“意”有清晰明确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中以更准确的方向指引学生完成阅读学习,进而更高效地推动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