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二单元:想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

来源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俞国平(特级教师,乐清市育英寄宿小学)
  【审题要点分析】
  *“故乡”,是这次习作的主题。这类文章我们过去练过,比如,三年级就写过“介绍家乡的景物”,四年级的导游词和乡村生活也都可以以家乡为写作对象。不过,这次要你写的不是过去的或现在的家乡,不是看见的或感受到的家乡,而是将来的、想象中的家乡。记住想象的定义:“想象,是对现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所以,你这次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现有家乡“加工改造”的过程,文章中的家乡,应该呈现一种“新形象”。
  *读一读教材“回顾·拓展二”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提示,它要你注意,范文中的作者“不是空泛地抒情,而是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也就是说,你要写好这篇文章,不能胡思乱想,不能言之无物,必须要有具体的人、事、物、景作寄托,这样才能“更真实,也更感人”。不少同学在打开思路的同时,力求在“真实情境”“真情实感”上下功夫。写城市,有具体面貌的变化;写学校,有昔日师生情谊的延续;写交通,有现代科技发展的融合……因为内容具体,所以都很真切。这一经验之谈,你千万不要忽略。
  例文一
  二十年后回故乡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小学 支豪帅
  指导老师 张晓嵩
  2040年一个周末的早晨,我睁开蒙眬的睡眼,打开家门,使劲儿呼吸了一口户外的新鲜空气。一朵星形的白云悄然飘过,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身为国家派驻联合国特使的我已经二十年没有回过故乡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秘书帮我订了最早的飞机,揣着二十年来的思念,我急急忙忙地搭乘上回家的航班。二十年了,家乡乐清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条条小巷还是那么拥挤吗?那如带的小河还是那样绿苔满布吗?……
  飞机穿过云间,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就如我回家的思绪一样。高空鸟瞰乐清,我思念了二十年的家乡出现在了我眼前。飞机终于着陆了,我迫不及待地奔下飞机……这还是那个乐清吗?还是那个我心中念念不忘的乐清吗?那个曾经的海滨小城,早已经变成了一个豪华都市。我百感交集,不知说什么好,也不知怎么办才好。正踌躇间,一位智能多功能向导机器人来到我的面前。他用普通话和英语分别向我讲述了他的功能。更令我惊喜的是,他还会用乐清的地方话跟我交流。那熟悉的乡音,顿时令我倍感亲切。
  这位向导帮我安排了住宿,也办了其他手续。如果不是他,我一个人真搞不定,乐清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唉!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
  午饭过后,机器人向导带着我参观乐清市区。
  “看,那是市中心的翠河。”机器人说。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仔细凝望。我大吃一惊,那原本破烂不堪,满是淤泥垃圾的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清澈见底,鱼群竞跃,微波荡漾的翠河。岸边杨柳依依,桃花绽放,游人三五成群,堤边小路曲乐悠长。捧着溪水,我仿佛嗅到了故乡的芳香;抓一把沙石,我又听见了儿时的欢畅。
  “再看那边,那是市中心广场。”当我还沉浸在儿时的记忆中时,机器人向导又一次提醒了我。放眼望去,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老人们三五成群,或窃窃私语;或默默静坐;或饮茶对弈。远处的凉亭里,更有几十位越剧戏曲爱好者在聆听仙曲。再往远看,一座座高樓广厦,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漫步广场之中,恍如隔世。
  “再看这边,那是乐清最出名的育英学校。”机器人向导又一次提醒了我。再回母校,情感交加。二十年的风雨变换,她还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让人着迷。让我惊异的是中央查询系统,只要一点击某个学号,那位同学的大数据分析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自己、家长、老师一目了然……看着一个个学弟学妹的很自由、放松的课堂,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我上学时的情境……
  从校园出来,夜色织上天空。乐清已经灯光璀璨,好一片繁荣,好一片祥和。一个月的时光匆匆流逝,当我又一次站在机场门口的时候,我不禁泪眼婆娑。我难离难舍的故乡啊!请原谅我又要远行,因为我要去远方守候你的宁静,守候你的繁荣。
  【俞老师的话】
  小作者写二十年后的故乡,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具体、感情真挚。写这样的习作秘诀之一要立足现在生活,展开想象。小作者从河道、母校、广场等角度一一道来,对比鲜明,真是可感。秘诀之二是要抒发真情,小作者始终将自己对故乡的想念贯穿于全文。开头“白云勾起回忆”“航班上的一个个亟待了解的问题”,一处处观看后的感叹,以及结尾的“难舍难离”……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突显出“我”对故乡深深的爱。
  读小作者的这篇习作,也不禁为小作者的流畅语言喝彩!文中画线的这些句子整齐、优美,富有韵味,也表现了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当然,写这类文章,我们还可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宽阔一些,家乡的风景、科技等方面的材料容易落入俗套,需要小作者“翻出新意”,比如:“风景”可否有“四维空间”?交通是否有更科学便利的工具?
  例文二
  爱上一声鸟鸣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杨铭希
  指导老师 牟原喜
  睁开眼,窗外的铁栏杆上立着两只黄鹂,它们正唱着一支婉转的歌谣,如同江南温婉的女子唱着一支如水的歌。
  那是二十年前屋前窗棂上的风景。
  我叹了口气,关掉手机上的鸟鸣曲。眼前这座金属化的密闭空间,再没有悦耳的鸟鸣,只有汽车的轰鸣和机器的运转声。
  离开我的家乡——乐清,已经有二十年了,故乡给我的记忆只剩下窗外婉转的鸟鸣。二十年来,我再没有听过。
  “回去看看,回去看看吧!”突然,我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在这座大城市里,我拥有了优越的工作、富裕的生活,却不曾拥有那真实的、悦耳的鸟鸣。
  我买了回乐清最快的航班,心中充满期待。   二十年没有回家了,那里是否还拥有独样的美丽,家中的窗前,是否还停着两只歌唱的黄鹂?我盼望着,盼望着能够再一次,哪怕只有一次——听一听那婉转的鸟鸣,也好。
  到了,快到了。
  我只觉心跳加快,难道这就是“近乡情更怯”的滋味吗?
  到了,终于到了。
  眼前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架架纵横交错的天桥,列列疾驰而过的电车,既令我欣喜,又使我惶然。欣喜乐清越来越现代,惶然它不再是我的乐清。
  这陌生使我渴望逃离,心中的鸟鸣却在唤我归去。
  奔走过似曾相识的街道,回到我魂牵梦萦的小区。踏出电梯,走进沉寂的楼道,一眼便望见那道在我梦中开合了无数次的门,它就真实地立在那儿,真实得让我觉得仿佛还在梦里。我急忙大步上前,轻轻将它推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顾不得许多,快步走进房间,趴在窗口上,我闭上眼睛,等待那熟悉的鸟鸣响起……
  一分钟,我听见汽车的鸣笛声;两分钟,我听见机器发动的轰鸣声;三分钟,我听见地铁到站的提示语……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窗口,再没有熟悉的声音。
  变了,它变了,它不再是我的乐清了,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乐清了。
  湖水倒还是有的,不过是人造的,周围护着铁栅栏;老房子倒是还有的,在老城区,正准备拆迁;黄鹂,也还是有的,在对面的花鸟市场,五十元一只……
  这不是我的乐清,我的乐清,它不是这样的……
  窗外的铁杆上,立着两只黄鹂,婉转地歌唱。儿时的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喂它们吃的!”妈妈微笑着回应我:“去吧。”我噔噔蹬跑去厨房,拿出刚买的面包,一片片掰下來,撕成细碎的屑儿,放在铁杆上。没几秒,黄鹂就随着面包屑蹦跳起来,愉悦的声儿传得老远,老远。
  “小鸟,别抢啊!”银铃般的笑声和清脆的鸟鸣声交织成一曲欢歌,“还有呢……”
  还有呢,还有呢……
  【俞老师的话】
  《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类作文,我们同学习惯于模式化的想象:故乡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乡有多“高大上”,透露出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无比自豪和向往。铭希同学却不落俗套,以“一声鸟鸣”为行文的线索,反其道行之,角度独特,令人深思。
  “一声鸟鸣”是小作者思乡的缘由,也是小作者心中朴素自然的家乡镜像。文中反反复复出现“鸟鸣”这一意象,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小作者就是在一次次实与虚的时空转换中,假设了二十年后的家乡不是以往熟悉的家乡,它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二十年后,更为现代化的城市景象令小作者怅然——实际上是小作者对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隐隐担忧。“一声鸟鸣”只是一个隐喻,暗示着二十年后思乡的“游子”将无处安放。
  文章选材切口虽小,但构思精巧、立意深远,看得出铭希同学观察深入,思考深刻。通读全文,用词老成,心理描写细腻,显示了小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
其他文献
三上第四单元:观察日记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姚 华(中学高级教师,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审题要点分析】  *题目的开头一句话就是“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这里就很明确地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可是积累作文材料、锻炼写作能力的好方法。你做到了,很好,要保持;没做到,从今天开始,老方一帖不好,半途而废也不好。二是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期刊
四上第三单元:写童话  特邀审题、点评老师:童承基  (特級教师,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审题要点分析】  *这篇习作,是一次趣味盎然的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之一,请记住命题中提示的写作前准备:“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只有充分展开了这些活动,才能“从童话的宝库中得到更多的宝物”。有了“宝物”,还怕写不出好文章吗?  *请关注每篇课文后面的“小练笔”,比如:第9课课后要你“抄写喜欢的句
期刊
三上第三单元:看图作文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范宗妙(中學高级教师,丽水市庆元县城东小学)  【审题要点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写作文,似乎跟我们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常练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差不多。但记住,现在你是第二学段的中年级学生了,要求的提高至少反映在下面两点:一是“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在低段,老师只要求我们“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期刊
秋天的画,画什么呢?是天空中那远行的大雁,森林里那火红的霜叶,还是田野里金黄金黄的稻穗?哦,不,还是画画我家后山上的那片橘园吧!  从我家出发,沿着弯弯的小路,闻着一路的桂花香,不用走几步,就是我家的橘山。路上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舞,落在脚边,停在肩上,有时还会不经你的同意就戴到你的頭上。我和姐姐也加入了秋风与落叶的游戏,追逐着,打闹着,洒下一路的欢笑。  秋天的橘山啊,一个个橘子由绿变黄,由黄变红,
期刊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季科平(中学高级教师,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  【审题要点分析】  *许多同学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就写过动物;那么,这次习作跟以往有些什么不同呢?请关注题目里的“最喜欢”這个“题眼”,请关注命题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要求。可见,如果你以往写的观察日记侧重于“状物”的话,那么这次应该把重点放在记事中体现情感了。  *还得关注一下《语文园地
期刊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诸葛建军(中学高级教师,衢州市龙游县  教育局教研室)  【审题要点分析】  *这次要学习写一种新的体裁、新的表达方法——说明文。请记住,写好说明文最重要的前提是“知识”,是你对说明对象的充分了解。因此,命题中的这段话你必须老老实实地、真真切切地读懂、做到、做好:“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書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  *
期刊
赛 场:浙江省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参赛选手:浙江省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全体学生  参赛人数:621人  出题老师:苏 峰  评委老师:谈卓芸 沈勇华 高沈兰 沈惠利 施 敏 王思嘉  凌亚娟 施欢欢 沈 莉 顾建红 嵇红莲  赛题要求: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请以《我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为题,写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要注意有条理地写出小动物的外形、脾气、習性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
期刊
五上第四单元:漫画作文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吴 斌(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桐庐县窄溪小学)  【审题要点分析】  *这次习作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但具体命题有三个。请你重新读一读我们在第一单元“命题要求”中的提示,好好领悟一下“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必要和好处。  *第一种选择是“记事”。要注意的是:你不能再满足原有的“把事情经过讲清楚”的中年级水平,
期刊
六上第四单元:关于资源环境的建议书或漫画作文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葛银铨(特级教师,绍兴市上虞区阳光学校)  【审题要点分析】  *又是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还提醒:不管哪题,一定要围绕单元主题,扣准“保护环境”。  *第一题有特殊的文体要求:“写一份建议书”,并在第2段中细致介绍了建议书的格式和写法。你仔细钻研一下命题,还可以发现它提示了这样的信息:1.这份建议书是希
期刊
六上第三单元:人们相互关爱的事  特邀审题老师:童承基(特级教师)  特邀点评老师:何必钻(特级教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审题要点分析】  *读了命题,你可以马上从这几个角度去把握:1.是叙事作文,因此,必须完备这类作文的基本要素,正如命题中的提示:“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2.题目中提到“人们”“相互关爱”,所以,人物必然是主角,而且记住:既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