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是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握有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1.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学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如果主动地积极思索,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学起来会很感兴趣,掌握的知识会很牢固。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知道1个8就是8,2个8相加是16,然后提问学生:16从哪里来?让学生在找出规律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激起学习兴趣。
2.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促使学生在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以孙悟空分一个大西瓜的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法”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方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具、学具的演示操作,抽象概念的形象表演与游戏形式结合在一起,编成数学游戏,在课堂上适当安排,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理解概念,训练技能,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的加法”中,教师与学生做“小白兔躲雨”的游戏,学生扮演小白兔,戴的头饰上面写有一道算式,算式得数是几号的山洞小白兔就跳到几号的山洞里去躲雨,找对山洞的小白兔就是胜利者,学生一边游戏,教师一边放《小白兔》的音乐,情景交融,学生在乐中很好地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自主学习
1.加强参与指导,使学生善于参与学习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一定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与异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教具,用尺子量一量,小组讨论,最后知道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这样通过教师指导学法,组织观察学具,开展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新课改使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良好的合作和有效的交流呢?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学习规范,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运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中,要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体验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目的。在小组学习中,还要特别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如在进行问题的讨论时,各小组需要确定一名主持者,一名记录者,一名发言者。讨论时,各个成员都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主持的同学全面负责;纪录的同学还要负责把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发言的同学负责把全组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尝试不同的角色。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佳合作学习形式,属于聚合思维的内容,以竞争性团体气氛为宜;属于发散思维的内容,以小组内部协作为宜。但小组合作学习也会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要处理好扶与放、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的关系。
三、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
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地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
总之,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建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想方设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1.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学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如果主动地积极思索,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学起来会很感兴趣,掌握的知识会很牢固。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知道1个8就是8,2个8相加是16,然后提问学生:16从哪里来?让学生在找出规律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激起学习兴趣。
2.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促使学生在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以孙悟空分一个大西瓜的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法”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方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具、学具的演示操作,抽象概念的形象表演与游戏形式结合在一起,编成数学游戏,在课堂上适当安排,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理解概念,训练技能,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的加法”中,教师与学生做“小白兔躲雨”的游戏,学生扮演小白兔,戴的头饰上面写有一道算式,算式得数是几号的山洞小白兔就跳到几号的山洞里去躲雨,找对山洞的小白兔就是胜利者,学生一边游戏,教师一边放《小白兔》的音乐,情景交融,学生在乐中很好地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自主学习
1.加强参与指导,使学生善于参与学习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一定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与异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教具,用尺子量一量,小组讨论,最后知道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这样通过教师指导学法,组织观察学具,开展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新课改使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良好的合作和有效的交流呢?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学习规范,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运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中,要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体验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目的。在小组学习中,还要特别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如在进行问题的讨论时,各小组需要确定一名主持者,一名记录者,一名发言者。讨论时,各个成员都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主持的同学全面负责;纪录的同学还要负责把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发言的同学负责把全组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尝试不同的角色。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佳合作学习形式,属于聚合思维的内容,以竞争性团体气氛为宜;属于发散思维的内容,以小组内部协作为宜。但小组合作学习也会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要处理好扶与放、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的关系。
三、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
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地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
总之,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建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想方设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