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信仰中的“道与庶道”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5106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明士的《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以宋、元时期源于江西抚州华盖山的三仙信仰、道教天心派为例,探讨了中国宗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民间诸神是否为现实官僚的投影?最后令人信服地提出中国人眼中的神祗有两种模式——官僚模式与个人模式,即“道”与“庶道”。本文就以书中结论为导向,以四川梓潼的文昌信仰为例,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话,进一步印证民间信仰的两种模式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
  关键词:道与庶道;文昌信仰;道教;官僚模式;个人模式
  古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说,“文昌”是中国乃至世界整个华人圈中的“文曲星”,是全国性的主管人间文运考试、功名利禄的大神。文昌信仰作为民间信仰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民众崇信“文昌”的模式也是在“道与庶道”不断转换。
  1、文昌信仰的起源
  文昌信仰起源于四川省梓潼县的七曲山大庙。最初源于星宿信仰,称文星或文曲星,是天上的星宿中主文运的星宫名。之后与梓潼神张亚子合而为一,构成了文昌信仰的。而梓潼神张亚子,因为其身世传奇,自幼聪明又善习礼仪,后又精通医术,悬壶济世,行医治病,孝顺父母,多行善举,因而深受梓潼百姓的爱戴,视之为孝德楷模。他去世后人们为祭奠他,最先是将张亚子作为雷神来供奉的。后经过历代皇室不断追封,逐渐从梓潼神衍化成了“文昌帝君”, 成为了读书人心中的偶像和保护神,文昌信仰的核心神祇。
  2、道教与文昌信仰的关系
  道教在文昌信仰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书中提到道教天心派的教义、发展,道士,道士礁仪中的地位作用等等,道教始终就和民间的三仙信仰关系重大,分不开。其实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曾被封为“国教”,在相当长的历史上对中国各地的各种民间信仰都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文昌信仰形成过程中,道教就有显而易见的两次重大贡献。一次是道教将天上的文昌星视为吉星,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这奠定了后来文昌信仰的实质基础。一次是借由普天下文人学子希望天上的文昌星走向人间的美好愿景,利用扶乩降鸾的方法编写了一套完整的道教书籍,不光满足了学子们的祈求,也从理论和舆论上为文昌星从天而降与梓潼神合二为一诞生“文昌帝君”提供了合法依据。自此,文昌帝君就成了掌管天下文运禄籍,主管考试、功名的文教之神,文昌信仰的实质也在于此。千百年来直至今日,文昌帝君仍然受到人们虔诚的崇敬与信仰。
  在如今七曲山大庙的官方祭祀中,仍然是按照道教的科仪来进行的。道场中的神职人员全部身着道服,至今如此。“醮”,设坛祭祷神灵,被广大信众接纳,并丰富了民间信仰仪式的程式化。因而,道教对文昌信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并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
  4、文昌信仰中的“道”与“庶道”
  书中指出“道”与“庶道”就是中国人眼中民间信仰的两种神祇模式——官僚模式和个人模式。“信众固然会将神祗当作官员,但更常见的是以个人化方式向神祗祈求、许愿。神祗是官僚还是个人化的保护者,一直取决于信奉者、陈述者在何种语境,以及出于何种目的。”
  4.1主要神祇比较
  其实作为韩明世书中的神祇或是文昌信仰的神祇,首先他们都是人,不是杜撰出来的,是有原型的。“文昌帝君”是地方上的一个人,这和华盖山的三仙一样,而且都是都是地方精英。不同的是三仙是神仙,是道士,而張亚子是一个有传奇经历的普通人。在民间,一开始都是人们自发地信奉、追祀他们的。关于信仰的神祇,不同的地方还体现在史料上。
  4.2官僚模式与个人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在书中,关于信仰的官僚模式和个人模式,都具备一些因素,在书中曾给出了界定 。作者在分析两种信仰模式选择的同时,主要是探讨在宗教信仰领域,并不只存在一种崇拜模式或信仰模式,是随着环境及信仰者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的。
  在文昌信仰中,神祇文昌帝君本身就是特异之人,出身就不同于常人,一生有着传奇的经历,除此他的形象又是帝王的样貌,信众固然将他当做官员。文昌帝君自身同时符合官僚模式以及个人模式中对神祇的界定,因此决定了信众可以把他当成官僚也可以把他当成个人来信仰。如从七曲山大庙九级台阶的设置都可以看出其规格是按照皇宫的规格扩建的。除此,在文昌祭祀大典中,祭品的选用,道场的设置,科仪的选用都是按照最高的规制操办的,而且神祇体系套用的正是一整套的官僚体系。
  在梓潼七曲山大庙中信众的个人模式就是说信众不在正式的祭祀大典之中,不按照科仪的过程自主游览祭拜的模式。这就有很多仪式及表现形式了:如给文昌和魁星献锦旗,献鸡,捐功德,认养树,点灯,烧纸,提油等等,这种模式下随时随处可以许愿还愿,直接与之沟通,告知心愿,奉上祭品即可,这就是文昌信仰中的个人模式。在庙里,大多数信众选择的是个人模式,认为直接可以和神灵相通,不需要借助中介如道士,而且不受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文昌祭祀一年有两次,分别为文昌的生日和成仙之日。除了官方祭典以外,也有极少数人为个人目的来请道士做一场法事的,这时道士充当的就是中介的作用,信众是普通人无法与文昌帝君直接沟通,需要道士的帮助。道士就相当于低级的官员由他代信众向文昌帝君陈述愿望,所以说这也是官僚模式的一种体现。
  文昌帝君自身同时符合官僚模式和个人模式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信众可以在两种模式中进行转换。而在信仰模式的选择中,信众是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个人需求的改变来自由选择的。一般不是选择了个人模式就是选择了官僚模式,因为在一个特定地点特定时间段一个人只能选择中一种。过了时间换了地点又可以进入另外一种模式。如信众在文昌正殿捐了功德,献了祭品,对文昌帝君进行了跪拜病许下了心愿,这时候就是个人模式。等到了桂香殿,他又找高功做了一场法式,就是官僚模式了。就这样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景中,信仰模式的选择是不同的,也是自由的。
  5、结语
  道与庶道,是韩明世提出的民间信仰模式的两种形式,为研究民间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文昌信仰中,信众同样在官僚模式和个人模式之中切换,两种模式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信仰模式。文昌帝君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比较以及与书中理论的对话,很好地印证了理论的合理性,理论反过来也为文昌信仰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枝生、黄瑞,《文昌节会民俗》,中国文史出版社。
  [2]韩明士,《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作者简介:刘晓庆(1989.10--),女,26,汉族,籍贯湖北省当阳市,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2级民俗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
其他文献
[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主题来认识和把握其指导意义和政治定位,必须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前后30年来的探索发展、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和把
期刊
陶德麟的哲学人生,每个节点都充溢着胆识与锐气——  24岁,初涉哲学便锋芒崭露,撰文批评前苏联哲学家的权威著作《简明哲学辞典》,向苏联哲学教条主义发起有力一击;  47岁,历经磨难后信念弥坚,积极投身反对“两个凡是”的理论斗争,“顶风”参加真理标准大讨论,用一篇篇旗帜鲜明、论述严密的文章持续发声,在讨论中占据重要一席;  82岁,年至耄耋却思考日深,融毕生思考入一篇短文,呼吁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期刊
[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十分丰富的,它是以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与天争胜、热爱家国、热爱和平和勇于反抗黑暗势力而著称于世的。有的学者以所谓和合精神来概括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实际上是反映了以儒家为中心的思想,是有失偏颇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要善于从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精神力量,防止因片面概括而产生的流
期刊
摘 要: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艺术是时代发展对博物馆提出的要求,也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保障,遵循版式设计的原则来做好此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效果。本文介绍了版式设计的发展,从文字、  图形、色彩等三方面说明了版式设计的构成元素,并阐述了版式设计的原则,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进行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艺术;构成元素;原则  0 引言  在博物馆展品陈列展览时,版式设计能传播陈列
期刊
[提要] 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愈发重视,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向的确立,文化贸易活动的丰富发展,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的“走出去”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本文将从文化软实力建构方面来审视戏曲的海外传播,探讨戏曲对外传播的价值与其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戏曲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戏曲;传播;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文化贸易  
期刊
【摘要】在西方的油画史上,甚至是全世界的绘画史上,伦勃朗都是大家公认的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绘画师。他所绘制的油画有着新颖独特的风格,磅礴大气;同时有着丰富多变的油画语言以及独到的绘画思想。他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油画技艺,有着个性很强的绘画思想,同时还具有普遍性,对于绘画的方法、目的以及作用都有着极其独到的见解,会深远影响后世。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伦勃朗的油画语言以及绘画思想。  【关键词】伦勃朗;油
期刊
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长期聚居在与外界联系不便的高原,在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和习惯。这些风俗和习惯突出体现在饮食上。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最后结束喝茶时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喝茶时不能出“唏、唏”的声音,更不
期刊
摘要:遗址类博物馆,是近年在我国各地快速兴起的博物馆中的一个门类。不同于综合性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多是在原址上修建起来的博物馆,不仅呈现还原了历史面貌,而且承载着历史记忆。遗址类博物馆对于当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发展壮大遗址类博物馆不仅能够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更加贴切的反映不同时期地方历史文化的变迁,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关键字:遗址类博物馆、历史记忆、
期刊
摘要:从人物画史来看,北宋以前的人物绘画倾向是非世俗的——神圣化的、贵族化的。但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北宋人物画,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本文将对世俗化背后的原因做一次探析,主要有,《清明上河图》中绝大部分是下层平民,画家张择端非常亲近市民。在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的北宋,画家的地位提高不少。在审美趣味方面,唐宋之后绘画,一方面朝水墨高雅方向,另一方面朝世俗方向。世俗特点更加符合平民百姓的审美要求。
期刊
靴形钺,或称不对称形钺、靴形斧、足形斧等,是我国南方青铜器中的一类典型器物,它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本文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各家关于不对称形钺的分布、年代、类型、族属、用途的各种意见,试图提出自己的的观点。  一、靴形钺的发现、分布与年代  靴形钺在两广、云贵乃至东南亚部分地区颇为盛行。 由于目前所见靴形钺大部分为采集品或传世品,正式发掘而来的数量较少,关于靴形钺的年代问题,有明确出土单位,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