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情怀的诗评家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诗坛前辈呼岩鸾先生撰写的《包容冰诗歌论》即将付梓之际,希望笔者说几句话,的确有捉襟见肘之感。我们因诗文而结缘,虽未谋面,却称得上是“忘年”之神交。纵览这部关于当代诗人包容冰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度品评的专著,可以看出,身兼诗人和诗评家的呼岩鸾在个体灵魂的二度创作中,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语境,思考中国式生存与命运,呼唤人性的真美善,重视生命价值与人格意义。同时可以感受到,一个诗者、智者和长者对于后辈诗人创作成果的高度认可和接受,从而凸显了论者对当代诗歌和诗人的热切关注,也透露了论者试图在文本之外构筑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以期把对生命哲学的智慧思考引向更为深广的层面。“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部相对特殊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诗论集,其所追求的理想批评境界,令人在拜讀之余,受益匪浅。尽管作者已迈向耄耋之年,但其文字筋骨更显老到,从中可见论者具有充盈的底气、独到的眼力和旺盛的精力。
  显而易见,呼岩鸾的诗歌批评实践,既是诗人写诗人的评论,又像是文化传统式的诗人论。于是,其评论文字总是融通了作者自身的性情与才识,同时其心胸、人格和面相也跃然纸上。不仅内化了本体生命价值追求,而且洋溢着一种带有浓厚宗教意识的人文情怀。如此说来,要谈论其诗歌批评,只能放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但无论如何,这部论集起码给笔者留下三大印象。简而言之,一是有自己的特色:佛性自证与宗教情怀;二是有自身的底气:理性自明与内在修为;三是有自我的姿态:诗性自得与民间立场。
  让人感兴趣的是,一直根植于西北大地岷山脚下的诗人包容冰,其人其诗为何会获得呼先生的特别垂青,而且不间断地展开一系列有的放矢的品评和阐释呢?此中定然有其特殊情结和“缘”故。细心探究,原来呼先生与包容冰的生长之地——岷县有“二度之缘”,已然定格为人生中难以忘怀的沧桑和记忆。重要的是,在那里,他结识了这位“在世俗中求证超脱/在超脱中感受世俗”的善男子——“在生活、诗和佛中有来头的人”。在《随缘于尘世与净土:就是诗歌舍利》一文中,呼岩鸾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诗人舍利(原名包容冰)近期诗作,浸润着佛性,我读到的有二十首。诗人以佛家的眼和心,剔抉着俗世生活的迷觉和果正,在佛界和尘世往复融通,发偈语之纯朴,携禅诗之灵秀,说着世人的感情和觉悟,是佛光照耀下的当代生活之歌。舍利诗歌的出入点、言语方式和诗意诗境,在当代诗人中是少见的。”如此足以证明,呼先生慧眼识珠,明心见性,觅得知音。一方面在于,他在俗世中巧遇了特别的“这一个”——诗人包容冰,发现其诗歌触角的敏锐以及所带来的那种殉道者高蹈的宗教精神,即诗人通过自我与自然、与社会、与他者、与世界构成生命对话,同时“以退为进”来建构诗意在场;另一方面,乃是诗人包容冰以淡定而孤寂的精神姿态,在内心力量驱使下,面对辽阔天地面对飘渺人生,始终倾注真切感怀和深情回眸,在瞩望与凝视中书写个体生命的情绪体验与内在灵悟,从而创作了一大批异彩纷呈且充满佛性辉光的诗篇。
  走在路上,因诗结缘。随着这份缘的不断深化,呼岩鸾曾经为包容冰的三部诗集写序,一部诗集写过总评,并从不同层面围绕着其人其诗写就几十万字的评论。在呼先生看来,包容冰那些来自尘世的诗歌,乃是净土的神示,而作为现代白话佛诗,则把佛教资源融入现代人文,改善人的精神向度,愉悦人的复杂情感,提升众生建立人间净土的信心,是当前戾气弥漫中不可或缺的文学样式。因为《现世幸有一心明》《心有所归当归缘》《舍利在诗歌中修行精进》,于是乎便有了《佛在语言后面说话》《天地间满是佛偈禅诗》,进而发现《诗人舍利的阿弥陀佛世界》,乃至洞明到《舍利诗歌的自恣》。所有这些如同在“在菩提树下看人间”,或《与包容冰佛诗的感应证悟》相呼应,或引领读者走进《舍利学佛修行的新境界》。与其说这是作者透过包容冰诗歌在佛教义理的弘扬与佛教美学的表现上,不断渐入佳境;毋宁说在评析与证悟的同时,与诗人一道“打碎拜物教的祭坛,建立精神信仰的圣殿”,甚或可以当作是《一个佛子修行证悟的诗报告》。这些带有佛理脉象的文化诗学阐释,不同于一般诗歌评论的方式和路径,也非个体本位的感性认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密体验,而是以个人的修行和信仰渗透其中所展开的诗歌批评实践。因而,这部专门为一个诗人而写的诗歌论著,更加彰显出属于自己鲜明的特色,那是佛性自证与宗教情怀使然。
  诗歌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既可以当成是理解人生与世界的策略,也可以作为考察人生与世界的一种特殊途径。对此,呼岩鸾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这部诗歌论著中,可以窥见到作者具有自身的底气:理性自明与内在修为。换句话说,作者依凭自身的涵养加以理性审视,既善于抓住主要文本进行解读,又在一定程度上洞开审美视野展开比较分析。对于一个批评家来说,借助理论往往是其进入作品审美判断的入口,有理论包括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生成理性自明而又充满质感的批评,诗歌批评尤甚。这样的批评相比于祛除或捧杀及棒杀的批评肯定利大于弊。呼岩鸾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对诗歌的品评有其自身的理路或路数,或许与他的人生阅历、内在底蕴和个人信仰有关。他充分借助佛学禅理来解读和阐释包容冰诗歌,尤为重视境界的诗艺意义,他倾情于王国维的“境界说”,认同境界是评论诗歌的重要标准,看重诗人写诗既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又能在真景物真情感的表达中进入新境界。难得的是,他并非把理论生硬地嫁接到诗人的诗作上,更多的是将理论积累偕同自身的体验修为灵活地化为审美自觉,即内化于心,凝聚为一种智慧,甚至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因而在面对具体作品进行读解时,清晰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例如,他在通读包容冰诗集《觉行慈航》之后,从佛教义理与佛教美学的视野去审视其中的作品,认为包容冰的佛教诗歌再次达到新境界,是因为其诗呈现的是“佛教深密法境和佛教美学圆融一体的文字般若”,从而认定舍利(包容冰)是“现代汉语白话佛教诗歌的主要写作者与推动者”。当然,他的见解和观点,你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诸多精辟和独到之处,却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相当的说服力。
  可能因为呼岩鸾本身怀揣一颗虔诚的向佛之心,执著于对真善美的渴求,特别留意和钟情于与佛学修行有关的诗歌,于是在不经意间常常会打破界限,把包容冰笔下的佛教诗歌与中外古今相关联的诗作进行比较辨析,从而体现了他力图探索人性的共通点及其对人类建立精神信仰的关怀。《杜甫·里尔克·舍利:三首佛诗》《苦僧诗人周梦蝶的〈十月〉和梵唱诗人舍利的〈炊烟〉》《严辰和舍利:闭关的比丘尼和念佛的老家妇》《孙舒轩·王耀东·舍利:三首关于佛教的诗》《余光中·王爱红·包容冰》《古代禅师和当代居士舍利的“十二时”中》等篇目即是如此。从中可见呼岩鸾的诗歌评论,大多是建立在文本分析之上的审美感悟和话语方式,而非臆测与武断的道德煽情。相信读者在分享的过程中,自有一番清醒的认识和感受。   此外,从这部别样的诗歌论著中,不难看出,作者有自我的姿态:诗性自得与民间立场。作为一个阅尽人世沧桑的智者,进入晚年之后依然激情飞扬、永葆年轻诗心的呼岩鸾,之所以对包容冰诗歌持肯定态度并不惜精力和代价予以推举,无疑构成为当代诗坛上耐人寻味的一个“事件”。其源盖在于,诗人包容冰“以文字作法事,以修行作法事,作于现代人间佛教,期于与时俱进新境界——世间众生成佛,三佛一身,建设尘世净土,实现和谐社会”(呼岩鸾语)。于是乎,在《乐遣美景上笔端》《人间诗人包容冰的灾难诗篇:救灾拔苦》《一花一鸟一青稞:环保诗歌》《美好爱情的精神追求与婚姻家庭的苦难担当》《家谱中动荡着祖父和父亲的当归暗香》《童年的饥饿记忆》《温暖地呼唤着岷州山川村镇的名字》等篇章里,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秉持一种民间立场,既有切实的现实生活语境为基础,又携带着深情绵柔的温度作为基调。这种基于大众视角来关注日常人生、家庭婚姻和环保意识的析解评说,折射出作者对个体生命的怜悯与尊重、对生存状态的体察与关注、对存在方式的通达和理解。这是悠然会心与静观自得之后精诚演绎的诗性言说,当可视为作者的民间立场与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诗性佐证。
  有道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置身于诗意贫困、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混乱不堪的浮躁时代,岁月的涛声此起彼伏,历史的场景轮回展现,唯有旁观者洞若观火,明了于心。作为一位满腹经纶的文化人,呼岩鸾先生可谓心明眼亮,超越功利,保持自我的清醒和睿智;作为一名诗歌评论者,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评论中与评论对象进行思想交流和灵魂对话。尽管这部诗歌论著并没有在整体架构中作出具体的梳理和系统性的归类,也没有从诗歌史的视野来对诗人进行论述和界定,而是以具体的“诗人论”作为一根红线,把平日所写的举凡与诗人包容冰相关的批评文本串连在一起,让人从不同侧面走近、感知和把握其人其诗,如同散点透视。显然的,它与学院派有关诗人作家论的个案研究有所不同。全書以包容冰及其创作的诗歌文本为基础,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或结合诗人在“通向寺庙的道路上长满野花野草”来阐释生命中的“禅欲”,或从时代风云的本色和诗人“以诗歌改善人生”的解析中拓展审美的维度。这种带有直击精神本体与灵魂深境的禅说,既有佛禅观照与理性探索的双重凝视,又有真切而深刻的思考与打量,在不经意间淡定地展示了一种诗学的优雅姿态,同时进行了自圆其说的理论提炼和概括。可见,作者在书中体现的这种生命哲学与审美智识的诗性追求,本身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论点与视角。也许,这就是此部论著值得我们驻足和留意的真正缘由。
其他文献
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  田野进入我的房间。  它伸出青翠的双臂  跳动着鸟儿的脉搏,树叶的脉搏。  手里牵着一条河。  田野的天空也进来了  带着它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  大海坐到我的身边  把它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  静默中涌现一株音乐之树。  树上悬挂着一切美丽的话  发着亮,成熟了,落下。  在我的额头,一道闪电匿居的洞穴  却到处长满了翅膀。  对我说,田野真的从那么远来到了  还就是
期刊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从
期刊
今天,母亲在电话中说  有两只母鸡病了  厌食。粪便是白色的。咳嗽  我无法想象母鸡咳嗽的声音  尽管母亲打了个比方:  像人一样的咳嗽  我熟悉另一个比喻:惟有爱和咳嗽  是藏不住的  母亲给两只鸡喂了药,但还未奏效  今年夏天,母亲说起老母鸡生病  也是打了个比方,说“像人一样地害病”  其实母亲的意思是說,母鸡跟人一样  老而病弱  我真希望听到  母亲这样说起它们:像人一样笑出了眼泪  尽
期刊
1948年5月,毕肖普在好友洛威尔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看望庞德。此后,她数次去拜访庞德。她看见在逼仄的空间里,这位老诗人处于半癫狂状态,同时又有旺盛的创造力。那种在几乎静止的时间里努力与世界保持联系的顽强力量,有种孩童般的天真成分,像是一个人与时间的游戏。这些让毕肖普深受震动。几年后,她写了一首诗《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以此表达她对庞德的认识。1963年,毕肖普在给朋友安妮·斯蒂文
期刊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多 多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  唯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突然  我家树上的橘子  在秋风中晃动  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  河流倒流,也没有用  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  也没有用  鸽群像铁屑散落  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  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翻开中国当代文学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作为白洋淀诗群的代表诗人
期刊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相继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剧烈变革,影响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致使西方文学转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社会深感失望,出于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在文学创作领域,便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中有一部分,在工业革命后,对现实产生了悲观消极的情绪,他们厌恶工业化之后社会产生的痼疾,反对工业对人的异化,于是消极避世,作品倾向于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乡
期刊
中国新诗从诞生至今已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曲折的发展历程,使其沧桑而又活力四射。“文随世变”,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的“发声”依然回响于新的时代。就创作而言,一个时代的精神必有自身的特质,同理,一个时代的诗歌亦有独特的显在。在复杂多变、多元并存的21世纪,泡沫的生成与破灭瞬息万变,但诗意的阳光从未失真。若把当下诗歌置于新时代背景下考量,“人间好诗”的期待便更突显出呼唤的强烈。与谢榛同朝代的
期刊
诗人周伟驰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用在张烨的这本诗集中颇为精确,他说:“人是时空合力的产物,经验型的诗人,尤其是时空的结晶。”在张烨的诗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她对于生活细微的观察,并能恰当地用形象的比喻、物的意象来精准定位。在这本诗集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于人物的忧愁、欣喜、悲恸,通过相似历史情境中的典中人物的形象出现时,当下的一刻的悲欣就获得了一种深度浮雕式的、永恒的、立体的效果。尤其是“俯瞰蓝得古老而凄
期刊
这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雷雨,疲倦的长夏  喧嚣的除草机,后街就要被锯倒的一棵老树  水槽里堆积的碗碟,争吵,新闻爆炸  婴儿的啼哭,总是发呆坐过头的地铁站  久未登录的邮箱,谁遗失了时间的密码?  总想理解这些瞬间,又总以为一切  理所当然——生活的常态  不比你想象得更好,也不比怀疑得更糟  靠着药物活下去,如同靠着责任  让生活继续。遗忘是一种治疗,记忆也是  无论谁比谁活得更好,谁比谁更
期刊
浮云绘  向上看 那些浮云扔下的行踪  惊飞了一只飞鸟一天的行程  和一只蚂蚁人所不见的一生  只有飞翔才能抵达的悬崖上  那些没有泥土也能生长的柏树  松树和无名的藤蔓  只有风知道它云雾中凝结的露珠  以及昨天和今天 它所经历的  比云雾更确切的委屈  向上看 在追逐被浮云所包围的鸟巢的道路上  一条蛇褪掉了已经死去的皮囊  却不幸臃肿地瘫痪在草丛里  它在努力修复交配时 由于母蛇过分的反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