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技术、电动机技术和机床技术的发展,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在机电专业使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本人认真领会大纲要求,把握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各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脉络体系,明确重点和难点,努力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实施《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新课程中的几点体会。
在使用过程中,对新旧教材进行认真对比,全书在原先章节顺序的基础上,对局部内容做了调整,以“必需、够用”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一联系实际,以现实生产中的新电器元件为出发点,对相关章节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第三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中原有的知识点、实训、习题等栏目对学生的电力拖动学习很有帮助。新教材除保留这些内容外,还在每单元开头增加了学习内容的提炼,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每一个课题开始之初都注有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标;配备有大量清晰、实用的图片,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大量的思考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阅读提示使知识点进一步深化,使全书在内容选择、知识结构、适用程度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教学难度,并做好与《电工基础》、《电机与变压器》等课程的衔接,更加明确地向初学者提出职业标准和职业方向。
修订后的教材,删去了部分理论性过强的知识内容,如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等,使之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同时配备了大量场景和实物图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思考和提示内容的增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车床工是学生就业的主流,因此本教材中电路主要涉及的是机床控制电路,与中职学生就业去向相吻合,并与电工岗位相衔接,使之更具有可行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相信或者相信而做不到,以及要求过高、可望而不可即等情况十分常见,大大影响了教学实效。为让学生对本课程感到亲切、可信、有用,本人认为应注意。
一、处理好“认知”与“运用”的关系
教学大纲安排了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本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应在了解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参观,认识学习用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及安全用电常识。
二、寓知识于能力训练之中
除用模拟配电盘等进行实践教学外,主要是对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进行指导,多数实践内容安排在课余或周末进行。如先组织学生观察学校用电线路、车间及机床线路,再让学生设计教室用电线路,分析对比,找出其合理性和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学生一边对照教材,一边操作,使书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缩小了教材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差距。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某一控制线路的要求,从多角度进行讨论、争辩、探究。为能有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工厂、企业用电要求,设计完善供电线路的方案并尽可能实际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结合案例教学,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电工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通过分析,提示学生思考,便于学生理解巩固电工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可在理解了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实践证明,通过以案促教,不仅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吃透”教学大纲、通读教材,贯彻课改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思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入挖掘工厂与企业供电、用电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切实提高中职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在使用过程中,对新旧教材进行认真对比,全书在原先章节顺序的基础上,对局部内容做了调整,以“必需、够用”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一联系实际,以现实生产中的新电器元件为出发点,对相关章节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第三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中原有的知识点、实训、习题等栏目对学生的电力拖动学习很有帮助。新教材除保留这些内容外,还在每单元开头增加了学习内容的提炼,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每一个课题开始之初都注有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标;配备有大量清晰、实用的图片,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大量的思考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阅读提示使知识点进一步深化,使全书在内容选择、知识结构、适用程度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教学难度,并做好与《电工基础》、《电机与变压器》等课程的衔接,更加明确地向初学者提出职业标准和职业方向。
修订后的教材,删去了部分理论性过强的知识内容,如三相同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等,使之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同时配备了大量场景和实物图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思考和提示内容的增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车床工是学生就业的主流,因此本教材中电路主要涉及的是机床控制电路,与中职学生就业去向相吻合,并与电工岗位相衔接,使之更具有可行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相信或者相信而做不到,以及要求过高、可望而不可即等情况十分常见,大大影响了教学实效。为让学生对本课程感到亲切、可信、有用,本人认为应注意。
一、处理好“认知”与“运用”的关系
教学大纲安排了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本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应在了解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参观,认识学习用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及安全用电常识。
二、寓知识于能力训练之中
除用模拟配电盘等进行实践教学外,主要是对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进行指导,多数实践内容安排在课余或周末进行。如先组织学生观察学校用电线路、车间及机床线路,再让学生设计教室用电线路,分析对比,找出其合理性和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学生一边对照教材,一边操作,使书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缩小了教材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差距。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某一控制线路的要求,从多角度进行讨论、争辩、探究。为能有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工厂、企业用电要求,设计完善供电线路的方案并尽可能实际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结合案例教学,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电工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通过分析,提示学生思考,便于学生理解巩固电工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可在理解了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实践证明,通过以案促教,不仅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吃透”教学大纲、通读教材,贯彻课改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思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入挖掘工厂与企业供电、用电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切实提高中职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