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最是灵动,语文课堂也应最是有味,而这灵动、这有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文老师的发掘。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十余载,深知其中的不易,但也摸到了一点门道:那就是要做到“眼中有人”。
“眼中有人”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眼中有作者;二是眼中有学生;三是眼中有作者笔下的人物。
一、要眼中有作者
高中教材上的文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文本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与这些文本对话,就是在和这些作者的灵魂进行交流。所以,语文老师要眼中有作者: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心理状态,要追溯其人生经历,这样才能准确而充分地和作者进行对话,才能把握文本的灵魂之所在。
现在的教辅资料很多,对作者的介绍也很详尽,如果我们语文老师用不好,很容易把“眼中有作者”简化为“作者介绍”,那样做只会令学生兴味索然。
眼中有作者,不排斥个性化解读。眼中有作者是教会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这是高考的需要,更是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作品被不同的读者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允许、鼓励学生对文本重新进行解构,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个性化的解读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随意解读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意义,也会对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造成伤害。
只要认真备课,做到眼中有作者并不难,我们绝大部分语文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做到这一点的老师依然有人抱怨:辛辛苦苦备课,勤勤恳恳上课,学生听课却无精打采。出现这种情况,个中原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老师不能把准学生,导致实际教学无的放矢,效果不佳。
二、要眼中有学生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掌握学习的本领。语文教育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仅靠老师的口吐莲花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学生亲自实践,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打磨。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学生”。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生的需要。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犯过这样的错误:自己讲得累死累活,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这种情况在高三课堂尤为明显。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老师讲的并不是学生需要的,不是他们想听的。以高三评卷为例,如果我们眼中有学生,事先让课代表做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明确什么需要讲,什么不用讲,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次,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传统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很少;现在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讨论,学生参与度较高。这两种课堂各有所长,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课堂。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安排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互相释疑、形成结论,老师根据课堂情况适时点拨。讨论结束再下发资料,当堂进行巩固。眼中有学生的课堂会让学生有事做,有事自己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眼中有学生”的课堂,老师把解决事情的过程交给学生来处理,让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碰撞,由此得出的结论既让他们印象深刻,更让他们不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眼中有学生”的课堂要避免为完成任务而赶时间,要给学生的思维留有喘息的空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提了出来,要因势利导,要看见学生渴求的眼光,要重视学生探究的兴趣,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伸展的优质课堂。
三、眼中要有作者筆下的人物
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三课堂)被反复默写、技巧训练、术语灌输、考试强化灌满,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深恶痛绝”。这不是语文课应有的模样。因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学习”,更主要的是促进其内在的“心理生长”,包括思维、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语文课堂是基于个体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表达对生命对象和生命本身的体验、感悟、理解,更关键的是,让他们的言语生命获得应有的提高,提升对人、生命、人生价值的认识境界。这是任何技巧训练和强化考试都实现不了的。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最鲜活的,因为每一篇课文背后都站着一个个鲜活的人,这个人除了作者,还有就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我们语文老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作者笔下的那一个个人物还原成鲜活的生命个体,带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在十余年的高中教学生涯中,我带领学生结合史学知识和文学知识,先后完成了对教材中勾践、烛之武、秦始皇、项羽、苏武等人物形象的解读。学生在了解他们跌宕起伏又波澜壮阔的人生的基础上,很容易从内心深处消除对他们的陌生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学起来自是兴趣盎然,课堂讨论也更有深度和广度。
眼中有作者笔下的人物要和眼中有作者相结合。“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告诉我们,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或明或显地传达着作者的褒贬,眼中有作者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笔下的人物,更深刻地理解人物背后的情感。
“眼中有人”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眼中有作者;二是眼中有学生;三是眼中有作者笔下的人物。
一、要眼中有作者
高中教材上的文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文本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与这些文本对话,就是在和这些作者的灵魂进行交流。所以,语文老师要眼中有作者: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心理状态,要追溯其人生经历,这样才能准确而充分地和作者进行对话,才能把握文本的灵魂之所在。
现在的教辅资料很多,对作者的介绍也很详尽,如果我们语文老师用不好,很容易把“眼中有作者”简化为“作者介绍”,那样做只会令学生兴味索然。
眼中有作者,不排斥个性化解读。眼中有作者是教会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这是高考的需要,更是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作品被不同的读者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允许、鼓励学生对文本重新进行解构,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个性化的解读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随意解读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意义,也会对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造成伤害。
只要认真备课,做到眼中有作者并不难,我们绝大部分语文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做到这一点的老师依然有人抱怨:辛辛苦苦备课,勤勤恳恳上课,学生听课却无精打采。出现这种情况,个中原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老师不能把准学生,导致实际教学无的放矢,效果不佳。
二、要眼中有学生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掌握学习的本领。语文教育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仅靠老师的口吐莲花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学生亲自实践,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打磨。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学生”。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生的需要。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犯过这样的错误:自己讲得累死累活,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这种情况在高三课堂尤为明显。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老师讲的并不是学生需要的,不是他们想听的。以高三评卷为例,如果我们眼中有学生,事先让课代表做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明确什么需要讲,什么不用讲,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次,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传统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很少;现在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讨论,学生参与度较高。这两种课堂各有所长,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课堂。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安排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互相释疑、形成结论,老师根据课堂情况适时点拨。讨论结束再下发资料,当堂进行巩固。眼中有学生的课堂会让学生有事做,有事自己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眼中有学生”的课堂,老师把解决事情的过程交给学生来处理,让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碰撞,由此得出的结论既让他们印象深刻,更让他们不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眼中有学生”的课堂要避免为完成任务而赶时间,要给学生的思维留有喘息的空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提了出来,要因势利导,要看见学生渴求的眼光,要重视学生探究的兴趣,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伸展的优质课堂。
三、眼中要有作者筆下的人物
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三课堂)被反复默写、技巧训练、术语灌输、考试强化灌满,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深恶痛绝”。这不是语文课应有的模样。因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学习”,更主要的是促进其内在的“心理生长”,包括思维、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语文课堂是基于个体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表达对生命对象和生命本身的体验、感悟、理解,更关键的是,让他们的言语生命获得应有的提高,提升对人、生命、人生价值的认识境界。这是任何技巧训练和强化考试都实现不了的。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最鲜活的,因为每一篇课文背后都站着一个个鲜活的人,这个人除了作者,还有就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我们语文老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作者笔下的那一个个人物还原成鲜活的生命个体,带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在十余年的高中教学生涯中,我带领学生结合史学知识和文学知识,先后完成了对教材中勾践、烛之武、秦始皇、项羽、苏武等人物形象的解读。学生在了解他们跌宕起伏又波澜壮阔的人生的基础上,很容易从内心深处消除对他们的陌生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学起来自是兴趣盎然,课堂讨论也更有深度和广度。
眼中有作者笔下的人物要和眼中有作者相结合。“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告诉我们,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或明或显地传达着作者的褒贬,眼中有作者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笔下的人物,更深刻地理解人物背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