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时代,人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已经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的优势与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档案管理;互联网+;策略分析
  1,“互联网+”简介
  “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新形态,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旨在改善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更加频繁,各种社会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档案信息量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很难开展相关工作。
  2“互联网+档案”的优势分析
  (1)档案资源采集更加智能化。
  “互联网 +”时代下,档案馆要从狭义的档案观向“大档案观”转化,档案馆的数据资源不包括数字化的纸质档案、电子文件、音视频数据,还应有用户利用信息、服务数据等资源。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对库房、装具、人员都有一定的要求,不仅成本较高,还会受到存储空间的限制。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就是网络节点遍布世界各地,虚拟存储空间可自由扩展。而且,庞大的档案数据也都可通过网络互联加以处理,建立网上电子平台,依靠互联网的自动采集、保存和整合功能来实现档案资源采集的智能化。
  (2)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互联网 + 档案”可依托以“互联网 +”中的物联网 RFID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感知技术建立档案智能管理平台,对档案的生命周期进行精准控制。利用智能平台将馆舍、档案、网络、数据以及用户统一在智能网络中,达到有效挖掘、整合、利用各互动要素产生的海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目的。
  (3)档案服务更加便捷。
  在档案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条件下,可以迅速而又方便地进行各方面的信息采集,使得档案信息在整个网络环境当中能够被快速地共享。“互联网 + 档案”可以有效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在泛在的感知与互联环境下,不论是数字化的还是传统的纸质档案,文字的还是多媒体的资源,编研成品还是检索结果,传统的查档借阅还是档案服务咨询,任何信息都能迅速获取和及时处理。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等信息媒介来进行检索、咨询、获取信息以满自身的档案信息需求,且不受时空限制。
  3“互联网+档案”的难点分析
  (1)转变传统工作方式与工作思维难度较大。
  在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工作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资源也是即时共享的。网络中每个人都应该是档案工作的贡献者和参与者。但是在现在众多的机关企事业员工包括档案工作人员眼中,档案工作只是档案员和档案管理部门的事情。档案工作只是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等步骤的循环,这就阻碍了档案工作跟上“互联网 +”时代潮流的步伐。
  (2)软硬件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要跟上“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管理要求,必须要有相关网络软硬件的配套和支撑。“互联网+档案”的工作方式,应该是作为整体工作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智慧之源”。因此无论是对软、硬件,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关素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档案工作的整体条件来看,受规模层次的局限以及经费的压力,各单位的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很不足,想要与网络中其他行业齐头并进发展,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
  (3)缺乏统一的“标准”。
  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是档案信息网归档和用户调阅的基础,也是实现网上档案资源高度共享的基础。当前,大部分档案机构的计算机没有统一型号,管理软件之间的衔接也存在问题,亟需建立档案信息化制度标准化体系,统一著录的原则、项目的格式,规范档案信息各站点的管理模式、工作程序、数据格式和网络规则,实现档案信息网络的标准化运行。
  (4)人员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
  传统档案管理十分依赖管理人才的个人经验,忽视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的档案管理系统不同于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缺少標准化管理流程,而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且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管理人员同时具备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同时可以快速适应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
  4“互联网+档案”的策略分析
  (1)档案工作运行模式由传统型向复合型转变。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档案馆的运行模式应由传统模式向复合型转变。未来的档案馆既不是纯粹的数字档案馆,也不是单一的传统档案馆,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复合型档案馆。当前档案馆正处于两个理念的转型期“由实体到虚拟的理念转型,由封闭到开放的深层次理念突破”。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能力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公众的档案需求。“互联网+档案”使得档案信息资源不再孤立分散于档案馆中,而是存储在硬盘、软盘、光介质之中,这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档案馆的馆藏空间有限的难题。
  (2)健全運行机制,保证档案信息资源深度融合。
  要想使档案信息资源深度融合,就必须科学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档案信息资源深度融合应按照“互联网 +”时代要求,汲取“互联网 +”其他行业的创新点,强化科学管理和服务手段等机制和制度建设,让“互联网 +”创新思想在档案工作中落地生根,开创档案信息资源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3)统一档案著录标准,规范数据格式。
  如果各个数字档案馆之间实行统一的文件著录标准,那么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检索界面在全国范围内的数字档案馆中搜寻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样一部通用著录标准,使得各馆的信息编制标准不统一,资源独立分散,形成信息孤岛。要想真正做好档案数据共享,不可能绕开技术问题,可借鉴目前国际档案界采用的 EAD 标准。另外必须要通力合作构建标准目录格式,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的转换,为全国联合目录中心建设打下基础
  (4)切实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部门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既要对档案工作者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档案专业教育,又要突出时代应用知识教育,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等知识系统的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强档案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组织其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档案工作者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真正成为“互联+ 档案”的重要支撑。
  5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档案管理和服务的革新,档案馆从管理档案逐步转变为管理知识、从实体存在转向虚拟存在、从存档重地过渡为文化休闲场所,利用方式从单一模式向多维方式转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正使得实体档案馆幻化为在公民身边、触手可及的虚拟存在。虽然在技术上、资源上、理念上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克服的障碍,但笔者相信,在未来,“互联网 + 档案”又是一个开放创新的存在体,它会不断地前进,档案人和利用者都将享受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田 雷.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5.1.
  [2]张建铭.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方式变革分析[J].兰台世界,2014. 3.
  [3]李小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探讨[J].云南档案,2013.6.
  作者简介:杨洋(1992-),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学位,上海大学,研究方向:竞争情报。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朝代,其政治体制的完善程度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程度在历朝历代中都罕有其匹,在明季的政治与军事舞台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袁崇焕,在清人张廷玉等编撰的《明史》中,袁崇焕有着非常高的历史地位,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身处《明史》所建构的袁崇焕神话之中,而本文就将采用诠释学的方法来解读《明史》文本中的袁崇焕神话。  【关键词】:明史;袁崇焕;历史文本;间
期刊
【摘要】: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启者,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奠基石,因此对老子思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子全部哲学思想是围绕“道”这一最高概念展开的,想要了解老子的思想首先要对“道”进行解释说明,但是关于“道”这一概念的定义他并没有明确指出,需要我们结合原文进行解读,当然关于“道”的解读,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老子;道;思想  一、道  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道”展开的,它是老
期刊
【摘要】:文公时期,晋国以“尊王攘夷”作为其邦交主旨,通过与中原诸国、周边戎狄的广泛邦交,逐步建立起以对抗南方楚国为中心的中原联盟。文公时期晋国的邦交是推动晋国发展、影响春秋社会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的考察对于我们晋国史研究和邦交相关问题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公时期;晋国;邦交策略  晋文公初年,楚国势力崛起,入侵中原、围困宋齐、征服郑国、交结曹卫,这一系列的外交
期刊
【摘要】:蔡锷先生此次护国讨袁的壮举,无疑将其爱国情结与救国决心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这样坚决地与反动派展开武装斗争,实为大智大勇之人。此次壮举,在蔡锷先生这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蔡锷将军;护国讨袁;救国决心;武装斗争  关于蔡锷先生护国讨袁这一点,不同的资料上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些认为是护国讨袁,有些则认为是护国
期刊
【摘要】: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1]一书中梳理了大小金川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对战争爆发的原因、战后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本文主要对书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部分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矛盾  一、《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的主要内容  《乾
期刊
【摘要】:唐蕃古道,是连接唐朝与吐番之间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汉藏两大民族交往历史的见证者,自其出现就已经注定成为链接汉藏两地,甚至是与南亚诸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关键词】:唐蕃古道;历史意义;现代价值  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各家儿女共同创造出来的,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研究的珍贵历史文献、遗迹,比如唐蕃古道的出
期刊
【摘要】:宁玛派作为藏传佛教历史最为悠久的教派,其大圆满法则是宁玛派的最为核心的教法。大圆满法的“明空赤露”,“离垢之智”“自性顿成”等特点贯穿了大圆满法心部、界部、要门部。  【关键词】:大圆满法;心体本净;宁玛派  一.宁玛派传承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史上最为历史悠久的一个派别。“宁玛”两个字藏义为“古”“旧”之意。它也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个教派。宁玛派的教法是八世纪时从莲花生大师那里教授而
期刊
【摘要】:本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关于人本质问题的阐述,并同同样以研究人为中心的精神分析哲学代表弗洛伊德进行了对比探究。从中总结出二者观点虽然有根本性质的对立,但是其中也有汇合的相似观点。对人本质的叙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值得研究者关注与深思。  【关键词】:马克思;弗洛伊德;人本质  一、序言  人学是研究哲学问题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古至今,“人是什么?”“人的本质的定义
期刊
【摘要】:西安事变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个事变的发生使得中国共产党逃脱了覆灭的命运,最终在抗日战争壮大自己,集结民心,最终战胜国民党,建立新中国。而且这个事变使中国停止了内战,一致对外,停止了日本想三个月覆灭中国的狂言。  【关键词】:蒋介石;张学良;宋子文;宋美龄;联共抗日;停止内战  关于西安事变这个史料中参与的人,不同的书籍当中有不同的,我便大致地讲解一下我从这些书籍看来,我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我国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了农产品在包装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农产品包装设计对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对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包装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旅融合;农产品;包装设计  引言  农产品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在内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