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坚持终身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调查,来了解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开始的要求不宜过高。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要我练习”到“我要练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变成有意识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也逐步形成。
  体育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学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体育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在一中“角色情景”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真正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如何学”
  以往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比较注重技术教学的设计,对“如何教”考虑得较多,忽视了学生学与练的兴趣,导致学生始终是被动的参与者,学生感觉不到运动的乐趣。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强调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活动,应该是在对“学生该怎么学、能怎么学、会怎么学、最好怎么学”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样就给学生创造性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同时,体育课不能没有技术练习,而技术练习只是一种载体。要通过学习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在技术教学前要以学生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教师不是知识、技术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所以,一切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以学为“教”的出发点,而最佳的切入口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并且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
  3、教学方法要兴趣化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见到部分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在于我们教师。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教法不科学造成的,我们很多教师是为了教而教,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没有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学的主动,练的积极。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关键,而教学方法的改进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学生“乐学”、“乐练”为出发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力争做到人人爱上体育课。
  4、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改变以往教师前面教,学生后面学,广播体操队形一课到底的单一的组织形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友伴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体育的主动性,是提高体育意识的主要措施,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离不开体育,体育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乐趣,体育活动就变成学生自觉进行的一项活动,体育意识也就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从不同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可是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本文从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初中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训练 策略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口语表达是思维活动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口语训练本身就是对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训练,它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
无论对内容或形式进行怎样的改变, “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设置 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在活动中,尊重幼儿个体 ,激发学 习动机 ,老师都能注意到,但如何让幼儿用积极 的心态去 自主学习,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纲要》指出,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 :1.能感到周围的人都爱学习,而且能对学习活动很感兴趣。  2.有机会探索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 ,满足好奇心 。  3.在学习中获得某种愉快的体验。
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欲望。基于这点,我努力探索着一条“快乐数学”的教学模式:  一、以营造富有童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地走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现将工作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总结如下:  1 心理问题分析  1.1 目标不明
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是要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学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烦上课的话,这位老师应该是失败的。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位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  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
[摘要]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关注中职学生的情绪健康问题,发现中职学生存在较多不良情绪,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因此导致的不良行为和后果,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情绪特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情绪调节的方法和途径,并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层面,提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创设,以期达到培养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生 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  中职学校注重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 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
摘 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朗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