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德国作家玛丽路易斯.弗莱瑟的戏剧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的叙事式结构。玛丽路易斯.弗莱瑟是德国二十世纪的重要作家,新实际主义的代表人之一。她的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深受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叙事式结构理论。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戏剧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的叙事式结构,加深读者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认识和对玛丽路易斯.弗莱瑟戏剧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叙事式结构;《英格史达特的工兵》;德语戏剧
一、引言
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的信仰者和追随者,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布莱希特坚持“社会现实”是文艺的本质和来源,因此他认为“艺术追寻现实”[1],“戏剧必须对世界进行描绘[2]”即艺术创作的内容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艺术创作的形式也应当随其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在科技和工业飞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复杂难辨。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中,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人们创作戏剧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发生改变。在西方戏剧的发展史上长期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的戏剧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因为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通常以“开始—发展—高潮—结束”这样的严密戏剧结构來展示冲突,它对时空有很大的限制。布莱希特认为,叙事式的戏剧(叙事剧)是唯一能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戏剧形式。他说,“在必须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今天,叙事形式是唯一能够把握那些过程的形式,它们(过程)被用作一种戏剧的全面世界图像的素材。”[3]事实上西方文学戏剧创作中的叙事性因素由来已久,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狂飙突进时期的歌德和席勒、19世纪的毕希纳和魏德金德等人的戏剧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叙事性因素,即在结构上打破传统的“三一律”,采用与长篇小说类似的跳跃性的场次连接、大跨度的时空转换以及多线情节等。[4]
布莱希特创作的叙事剧在继承这些前辈剧作家的叙事性因素的基础上,还纳入了一些全新的叙事手段:比如在每场之前加标题和场次说明,运用歌曲进行叙述和评论等。1926年玛丽路易斯.弗莱瑟与布莱希特在奥格斯堡再次相遇,在布莱希特的影响下,完成了戏剧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作品的叙事式结构尤为突出。《英格史达特的工兵》1929年于柏林举行公演,因玷污女主人公贝尔塔的场景在舞台上被通过一所摇晃的房子公开展示而造成了丑闻,对剧作家弗莱瑟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表现出的等级压迫、语言危机、对爱情的逐层揭露、独特的语言使用和精彩的叙事式结构的呈现都使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在20世纪70年代,它还被法斯宾德改编成了电影。
二、闭锁式结构和叙事式结构的区别
霍洛道夫(苏联)将亚里士多德根据古希腊悲剧总结出来的戏剧形式称为“绝对纯净的形式”,并据此他将戏剧结构分为了两大类:闭锁式结构(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标准的结构)和开放式结构(不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标准的结构)[5]。但他未对开放式结构的不同形式进行深入探讨。阿契尔根据“一致”的不同将戏剧分成了三种,即“巴特农神殿式”,“绳子或链条式”和“葡萄干式”。[6]而事实上这三种形式分别就是“封闭式结构”、“叙事式结构”和“散文式”,后两种均为开放式结构。
布莱希特曾对闭锁式结构和叙事式结构所造成的心理效果差异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比较[7]:
三、戏剧《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的叙事性结构
《英格史达特的工兵》是玛丽路易斯.弗莱瑟重要的戏剧作品,它共有14场,有过三次演出的剧本,本文对该戏剧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是1929年在柏林演出的剧本。戏剧主要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女仆贝尔塔和阿尔玛在工兵之间寻找爱情,但最终都失败了的故事。弗莱瑟在创作这部戏剧的时候深受布莱希特的影响,戏剧可归入叙事式结构之列—它们除了继承传统的叙事式结构,还纳入了一些全新的叙事手段。
弗莱瑟1926年完成了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虽然1929年在柏林公演时遭遇了丑闻危机,但之后被改编成电影作品,为人们所熟知。从人物数量、时空跨度、场次发展以及冲突的表现方式来看,《英格史达特的工兵》叙事式结构的特点是明显可见的。该剧角色有二十余个,剧情延续的时间较长,共14场,几乎每一幕都有不同的地点,场与场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跳跃性。全剧以贝尔塔与卡尔的交往为主线,辅线是阿尔玛追求爱情的过程,在时间上双线并行。但与传统的叙事性不同的是此剧在表现冲突双方的情况时将对社会关系的展现置于了首位,而不是专注于刻画人物心理。
比如在第二幕中阿尔玛与两位工兵的谈话:施瓦赫.马克思:小姐,您为什么这么晚独自散步?阿尔玛:您说说:您叫保罗吗?施瓦赫.马克思:您已经在等人了?布拉瑟.弗里瑟:但是我叫保罗。阿尔玛:因为我之前让两个人过去了,他们其中一个也叫保罗。布拉瑟.弗里瑟:还真看不说来,你有选择权。阿尔玛:拜托,您别这么无耻。布拉瑟.弗里瑟:走吧。阿尔玛:滚蛋吧![8]
这场对话是阿尔玛和两个工兵之间的谈话,在交流中,工兵对阿尔玛持明显的不客气和轻视态度。在社会阶层中相对于工兵来说,女仆属于更下等更弱势阶层,在谈话中工兵和阿尔玛已经不再是具有独
立个性的人,而是已经抽象成了代表自己所属阶层的符号。该剧中还有其他地方在表现冲突双方状况时也采取了类似的处理方式,比如法比安的父亲与贝尔塔的谈话和法比安与贝尔塔的谈话等。
弗莱瑟的社会批判立场在戏剧中相对于传统的叙事式结构表现得也更加明显,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环境决定戏剧的发展”。它在《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表现得也尤为明显。弗莱瑟在剧中对军人的混乱生活进行了揭露,对等级矛盾,尤其是强势群体欺压弱势群体—具体表现为军官,当地资本家,工兵,女仆的逐层剥削和不平等的人身关系,进行了尖锐化处理。同时作者还对爱情进行了剖析,区分了爱情幻想,真正的爱,物质的爱和肉欲的爱。 除此之外,剧本在歌曲的运用和对场次内容的说明上不仅发挥了间离的作用,也为作品在结构上增添了更多叙事性的因素。唱歌的演员就像全知角度小说中的兼任叙述者的作者一样对剧中人物和时间进行叙述和评论。
比如第二场中贝尔塔和阿尔玛坐在长椅上一起歌唱:海因里希睡在新婚妻子的身旁,噩梦让他痛苦难言,难以入睡。阿尔玛:今天是如此安静,午夜的钟声响起,穿过窗帘,突然一只白色的手,他瞥见他的威廉明妮,穿着死亡之衫站于他的面前......[9]
以悲伤为基调的歌唱暗示的是贝尔塔和阿尔塔两人想在工兵中寻找爱情,却只能以失败告终的悲惨命运,通过歌曲的方式,既拉开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也使观众跳出剧本作为观察者对贝尔塔和阿尔塔的行为和观念做出评价。以歌曲的形式进行的叙述和评论实际上采取的就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小说的叙述手法,打破了传统戏剧“把剧中人物本身摆到眼前来,让他们自己流露感情和发出动作,诗人不作为中间人插足进来干预”。[10]
四、结语
《英格史达特的工兵》德国作家玛丽路易斯.弗莱瑟的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叙事式结构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人物数量、时空跨度、場次发展以及冲突的表现方式上,这符合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叙述式结构。作品也因叙述式理论而更富生命力和表现力。比如对歌曲的运用,唱歌的演员就像全知角度小说中的兼任叙述者的作者一样对剧中人物和时间进行叙述和评论。在阅读弗莱瑟的《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以及布莱希特的其他作品时,从戏剧的叙事式结构入手可以使我们对他们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2]Bertolt Brecht:Gesammelte Werke.Band 15.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67:196,707.
[3][4]谢芳.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以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为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
[5]霍洛道夫(苏联).戏剧结构[M].李明琨、高士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5.
[6]阿契尔.剧作法[M].吴钧燮、聂文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7]Bertolt Brecht: Brecht/Ein Lesebuch für unsere Zeit. Berlin und Weimar: Aufbau-Verlag, 1987.
[8][9]Marieluise Flei?er:Pioniere in Ingolstadt, Fassung 1929.
[10]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2.
【关键词】:叙事式结构;《英格史达特的工兵》;德语戏剧
一、引言
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的信仰者和追随者,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布莱希特坚持“社会现实”是文艺的本质和来源,因此他认为“艺术追寻现实”[1],“戏剧必须对世界进行描绘[2]”即艺术创作的内容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艺术创作的形式也应当随其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在科技和工业飞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复杂难辨。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中,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人们创作戏剧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发生改变。在西方戏剧的发展史上长期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的戏剧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因为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通常以“开始—发展—高潮—结束”这样的严密戏剧结构來展示冲突,它对时空有很大的限制。布莱希特认为,叙事式的戏剧(叙事剧)是唯一能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戏剧形式。他说,“在必须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今天,叙事形式是唯一能够把握那些过程的形式,它们(过程)被用作一种戏剧的全面世界图像的素材。”[3]事实上西方文学戏剧创作中的叙事性因素由来已久,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狂飙突进时期的歌德和席勒、19世纪的毕希纳和魏德金德等人的戏剧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叙事性因素,即在结构上打破传统的“三一律”,采用与长篇小说类似的跳跃性的场次连接、大跨度的时空转换以及多线情节等。[4]
布莱希特创作的叙事剧在继承这些前辈剧作家的叙事性因素的基础上,还纳入了一些全新的叙事手段:比如在每场之前加标题和场次说明,运用歌曲进行叙述和评论等。1926年玛丽路易斯.弗莱瑟与布莱希特在奥格斯堡再次相遇,在布莱希特的影响下,完成了戏剧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作品的叙事式结构尤为突出。《英格史达特的工兵》1929年于柏林举行公演,因玷污女主人公贝尔塔的场景在舞台上被通过一所摇晃的房子公开展示而造成了丑闻,对剧作家弗莱瑟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表现出的等级压迫、语言危机、对爱情的逐层揭露、独特的语言使用和精彩的叙事式结构的呈现都使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在20世纪70年代,它还被法斯宾德改编成了电影。
二、闭锁式结构和叙事式结构的区别
霍洛道夫(苏联)将亚里士多德根据古希腊悲剧总结出来的戏剧形式称为“绝对纯净的形式”,并据此他将戏剧结构分为了两大类:闭锁式结构(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标准的结构)和开放式结构(不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标准的结构)[5]。但他未对开放式结构的不同形式进行深入探讨。阿契尔根据“一致”的不同将戏剧分成了三种,即“巴特农神殿式”,“绳子或链条式”和“葡萄干式”。[6]而事实上这三种形式分别就是“封闭式结构”、“叙事式结构”和“散文式”,后两种均为开放式结构。
布莱希特曾对闭锁式结构和叙事式结构所造成的心理效果差异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比较[7]:
三、戏剧《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的叙事性结构
《英格史达特的工兵》是玛丽路易斯.弗莱瑟重要的戏剧作品,它共有14场,有过三次演出的剧本,本文对该戏剧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是1929年在柏林演出的剧本。戏剧主要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女仆贝尔塔和阿尔玛在工兵之间寻找爱情,但最终都失败了的故事。弗莱瑟在创作这部戏剧的时候深受布莱希特的影响,戏剧可归入叙事式结构之列—它们除了继承传统的叙事式结构,还纳入了一些全新的叙事手段。
弗莱瑟1926年完成了作品《英格史达特的工兵》,虽然1929年在柏林公演时遭遇了丑闻危机,但之后被改编成电影作品,为人们所熟知。从人物数量、时空跨度、场次发展以及冲突的表现方式来看,《英格史达特的工兵》叙事式结构的特点是明显可见的。该剧角色有二十余个,剧情延续的时间较长,共14场,几乎每一幕都有不同的地点,场与场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跳跃性。全剧以贝尔塔与卡尔的交往为主线,辅线是阿尔玛追求爱情的过程,在时间上双线并行。但与传统的叙事性不同的是此剧在表现冲突双方的情况时将对社会关系的展现置于了首位,而不是专注于刻画人物心理。
比如在第二幕中阿尔玛与两位工兵的谈话:施瓦赫.马克思:小姐,您为什么这么晚独自散步?阿尔玛:您说说:您叫保罗吗?施瓦赫.马克思:您已经在等人了?布拉瑟.弗里瑟:但是我叫保罗。阿尔玛:因为我之前让两个人过去了,他们其中一个也叫保罗。布拉瑟.弗里瑟:还真看不说来,你有选择权。阿尔玛:拜托,您别这么无耻。布拉瑟.弗里瑟:走吧。阿尔玛:滚蛋吧![8]
这场对话是阿尔玛和两个工兵之间的谈话,在交流中,工兵对阿尔玛持明显的不客气和轻视态度。在社会阶层中相对于工兵来说,女仆属于更下等更弱势阶层,在谈话中工兵和阿尔玛已经不再是具有独
立个性的人,而是已经抽象成了代表自己所属阶层的符号。该剧中还有其他地方在表现冲突双方状况时也采取了类似的处理方式,比如法比安的父亲与贝尔塔的谈话和法比安与贝尔塔的谈话等。
弗莱瑟的社会批判立场在戏剧中相对于传统的叙事式结构表现得也更加明显,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环境决定戏剧的发展”。它在《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中表现得也尤为明显。弗莱瑟在剧中对军人的混乱生活进行了揭露,对等级矛盾,尤其是强势群体欺压弱势群体—具体表现为军官,当地资本家,工兵,女仆的逐层剥削和不平等的人身关系,进行了尖锐化处理。同时作者还对爱情进行了剖析,区分了爱情幻想,真正的爱,物质的爱和肉欲的爱。 除此之外,剧本在歌曲的运用和对场次内容的说明上不仅发挥了间离的作用,也为作品在结构上增添了更多叙事性的因素。唱歌的演员就像全知角度小说中的兼任叙述者的作者一样对剧中人物和时间进行叙述和评论。
比如第二场中贝尔塔和阿尔玛坐在长椅上一起歌唱:海因里希睡在新婚妻子的身旁,噩梦让他痛苦难言,难以入睡。阿尔玛:今天是如此安静,午夜的钟声响起,穿过窗帘,突然一只白色的手,他瞥见他的威廉明妮,穿着死亡之衫站于他的面前......[9]
以悲伤为基调的歌唱暗示的是贝尔塔和阿尔塔两人想在工兵中寻找爱情,却只能以失败告终的悲惨命运,通过歌曲的方式,既拉开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也使观众跳出剧本作为观察者对贝尔塔和阿尔塔的行为和观念做出评价。以歌曲的形式进行的叙述和评论实际上采取的就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小说的叙述手法,打破了传统戏剧“把剧中人物本身摆到眼前来,让他们自己流露感情和发出动作,诗人不作为中间人插足进来干预”。[10]
四、结语
《英格史达特的工兵》德国作家玛丽路易斯.弗莱瑟的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叙事式结构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人物数量、时空跨度、場次发展以及冲突的表现方式上,这符合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叙述式结构。作品也因叙述式理论而更富生命力和表现力。比如对歌曲的运用,唱歌的演员就像全知角度小说中的兼任叙述者的作者一样对剧中人物和时间进行叙述和评论。在阅读弗莱瑟的《英格史达特的工兵》以及布莱希特的其他作品时,从戏剧的叙事式结构入手可以使我们对他们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2]Bertolt Brecht:Gesammelte Werke.Band 15.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67:196,707.
[3][4]谢芳.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以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为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
[5]霍洛道夫(苏联).戏剧结构[M].李明琨、高士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5.
[6]阿契尔.剧作法[M].吴钧燮、聂文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7]Bertolt Brecht: Brecht/Ein Lesebuch für unsere Zeit. Berlin und Weimar: Aufbau-Verlag, 1987.
[8][9]Marieluise Flei?er:Pioniere in Ingolstadt, Fassung 1929.
[10]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