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纳冈和星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小说,它立足儿童本位,既考虑了儿童的接受心理,又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完整清晰的情节结构、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相对稳定的时空背景,易读易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虚实结合的背景处理、人物的功能分类以及视角、节奏等创作手法和叙述技巧的运用使故事富有趣味、更为饱满。生动俏皮的语言风格以及平衡和谐的文字之美,也为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
【关键词】《纳冈和星星》;叙事艺术;儿童本位
一、引言
帕特里夏·赖特森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1986年,她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家。赖特森对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的突出贡献在于她所主张并率先实践的“本土化”,即从澳大利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挖掘宝藏”。她将土著神话中的精灵融入自己的幻想小说,将重大现实题材和富有情趣的儿童故事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为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开辟了新的创作途径。《纳冈和星星》就是这样一部创新实践的代表之作,赖特森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创作原则,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心理,使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无不展现出极强的艺术魅力,因此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赞誉。
二、《纳冈和星星》的叙事结构
西方叙事学家常用“故事”和“话语”来区分叙事作品的两个层次。福斯特认为,“故事是所有小说不可缺少的最高因素。”叙事性是小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纳冈和星星》讲述的是石怪纳冈经过几个世纪的长途跋涉,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澳洲北部的王鸽迪兰。后被一个名叫西蒙的男孩发现并联合家人和各路精灵制服的故事。整个故事自纳冈的出场开始,至其对人类构成威胁,最终被压在整座大山之下不得动弹,延续了传统儿童文学“惩恶扬善”的故事主题和叙事结构。根据托多罗夫关于叙事总体运动的平衡模式,一个理想的情节结构可以描述为静止(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重新达到平衡。如表1所示,(+)石怪来了与(-)制服石怪,(+)机器来了与(-)破坏机器两两相抵。正是这种“相遇、冲突直至以精确的数学方式互相换位”的情节特点,在福斯特看来,能使读者感受到小说的整体美。
如表一所述,完整清晰的情节结构、为数不多的人物角色、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以及相对稳定的时空背景,符合儿童读者的认知规律和接受心理。那么,赖特森在创作中如何兼顾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呢?从平衡到再次平衡,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在经历冲突和博弈之后实现的更为理想、更加美好的新的平衡。其间,情节结构或许跌宕起伏,人物关系可能悄然变化,读者也会跟随作品经历一次成长;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也因此得以升华,从而实现其“增值”。
三、《纳冈和星星》的叙述技巧和创作手法
《纳冈和星星》是一部立足儿童本位的幻想小说,赖特森巧妙运用了多种叙述技巧和创作手法,力求满足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
对于故事背景的处理,赖特森匠心独具地采用虛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她在讲述现实的人类活动时,还创设了一个隐蔽的精灵世界。两个世界原本各安其道,却因男孩西蒙的出现产生了交集,营造出神秘莫测、亦真亦幻的故事氛围。作者开篇就通过纳冈的出场奠定了这种基调。纳冈经历了“开天辟地,地球雏形初现”,从“1880年的维多利亚州”到“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再到“20世纪60年代”,从“肖尔黑文河和群山之间一路向北”到“卧龙迪利河向东”,又在“米切尔与亨特山脉之间爬行”。当传说中的精灵踏上真实的时间节拍,再和具体的地点联系起来,虚虚实实,如真如幻。叙事的写实性与土著传说的虚构性相结合,赋予了小说极大的活力。
《纳冈和星星》中的“人物”来自两个世界,作者赋予他们不同的叙事功能。查理兄妹承载着人物关系变化的情感主线,而各路精灵则被安插在故事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只等情节发展的需要逐一亮相。因为赌气出走,西蒙无意间闯入山谷中的那片湿地,却被波克鲁克捉弄;因为结识了波克鲁克,西蒙方才得知树丛间跳跃的是图龙;最后因为需要制服纳冈,西蒙翻山越岭找到了尼欧。这种对号入座的叙述方式给予各个角色明确的分工,突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符合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
根据福斯特关于小说人物的分类标准,《纳冈和星星》里既有像西蒙这样经历一番变化的“圆形人物”,也有如查理和伊蒂这般相对不变的“扁平人物”。这样的安排使得人物关系更为简单、更显真实,也更容易为儿童读者所接受。赖特森采用间接塑造的手法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西蒙的语言、行动以及他与查理兄妹的关系等多个维度的刻画,作者塑造了一个有点叛逆、有点倔强却又聪明善良的男孩形象。如初见伊蒂时,“他看见大家都在等着他说话,便忽然用生硬的口气蹦出一句”;“他瞥到有人正用这么一双灰眼珠子看着他,就飞快地别过头去”。相处的时间长了,面对查理的表扬,“西蒙脸红了,继续一声不响地给查理递东西”;当伊蒂“扯了扯西蒙的毛毯,给他全身盖好”,“西蒙并不反感她这么做”。直到最后,西蒙发现自己“挺喜欢查理和伊蒂的”。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触及西蒙内心的变化,也让读者读到了一种温情。
基于上述对故事背景和小说人物的精心设计,作者还通过变换叙述视角、控制叙述节奏等技巧来增强叙事效果。小说开篇采用全知视角,无所不知的叙述者不仅详细地观察和讲述了纳冈行进的过程和路线,还能参透它内心的“苦痛与焦躁”,感知它“满腔的怒火和欣喜若狂”。等到西蒙出场,全知叙述者部分隐退,放弃了自己的感知,转而借用西蒙的眼睛来观察,揭示他的内心活动。尽管叙述者知道所有的事情,但她选择了短暂的隐瞒,以增加戏剧化的效果。通过切换故事场景,作者有意制造出动静交替、明暗交织的节奏感十足的叙事效果,屋内程式化的家庭生活和屋外神秘莫测的精灵世界交相辉映,让读者的思绪跟随西蒙游走于两个世界之间,心里总是有份惦念。设置悬念则是作者控制叙述节奏的另一手段:那反复出现的“声音一半像人一半像野兽”的狂吼,“像鳗鱼一样缠住他的脚踝的身体冰冷”的湿地生物,“在树丛间跳跃,乱蓬蓬的胡子飘拂在空中”的黑影,刻着西蒙的名字却不见了的石头,还有那暴风雨夜失踪了的平路机和推土机……揭晓这些谜底的时间和方式完全取决于作者。正因如此,当你还在猜测平路机到底去哪的时候,它突然就出现在你眼前;可当你几乎已经忘记那台失踪的推土机的时候,它又闯入你的眼帘。作者“有意识地控制着叙事的详略疏密、强弱大小、轻重缓急,使得作品自身的节奏感、韵律感得到加强,给结构增加了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 四、《纳冈和星星》的语言特征
《纳冈和星星》展示了作家赖特森深厚的文字功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整部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俏皮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极具特色的精灵形象。无论是长着“金黄色如蜥蜴般的眼睛,指头扁平带蹼的绿色的手,耷拉着两个嘴角的”波克鲁克,还是“灰白色的,乱蓬蓬的胡子像蜘蛛吐丝一样飘动在树干之间”的图龙,抑或是长着“干裂的小手和如水晶般闪烁的眼睛”的尼欧,都给人以新鲜感。
赖特森成功地避免了语言节奏上的大起大落,她从容淡定,娓娓而谈,使作品语言呈现出平衡之美。无论是星星爆炸、物换星移带给人的兴奋惊恐,还是西蒙瞬间失去父母所引起的悲伤怜悯,作者都能平心静气地讲述,让读者在适度生发情绪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不致劳心伤神。换句话说,赖特森特别善于用语言文字来营造情节所需要的氛围,唤起读者的某种心理感受,同时又在相同的语境中寻找另一种气氛与之中和、互补,从而维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或是平和的情绪。当看到两百英尺以下那“月光永远无法到达的谷底”蜷缩着的笨重的石怪,读者不寒而栗的时候,“流水发出吉他般和弦的阵阵回响”立刻舒缓了情绪;当西蒙“浑身颤抖的惊醒过来”,陷入对父母的痛苦回忆时,读者刚刚生发的悲伤情绪就随着伊蒂的出现烟消云散了。賴特森竭力要为读者奉献一部快乐的小说。
故事从石怪纳冈出场开始,到它最终归于尘土结束,首尾自然呼应。和很久以前一样,纳冈又蜷缩在大地的深处,地球仍然“像一只蛾子一样绕着太阳回旋”,破碎的石英波纹就像从前“落下的流水形成的无数根水晶柱”一般,尼欧们为纳冈找来了蜥蜴,它们的眼睛一如最初升起的星星般闪烁着……这种文字处理不仅能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感慨唏嘘;“等待着大山倒塌,等待洪水冲过,等待着时光慢慢逝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悠远深长。
五、结语
《纳冈和星星》摆脱了因循欧洲神话的传统套路,展现了澳洲独有的丛林景观和人文风貌,曾被批评家誉为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在“唤起丛林传奇方面的转折点”。作者帕特里夏·赖特森立足于儿童本位,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大胆取材以及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技巧,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部周身散发强烈艺术气息的佳作。作品在情节建构、人物塑造、背景描绘等方面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如同那些个性鲜活的神秘精灵,已经随故事融入读者的记忆,它将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帕特里夏·赖特森.纳冈和星星[M].赵欣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纳冈和星星》;叙事艺术;儿童本位
一、引言
帕特里夏·赖特森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1986年,她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家。赖特森对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的突出贡献在于她所主张并率先实践的“本土化”,即从澳大利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挖掘宝藏”。她将土著神话中的精灵融入自己的幻想小说,将重大现实题材和富有情趣的儿童故事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为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开辟了新的创作途径。《纳冈和星星》就是这样一部创新实践的代表之作,赖特森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创作原则,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心理,使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无不展现出极强的艺术魅力,因此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赞誉。
二、《纳冈和星星》的叙事结构
西方叙事学家常用“故事”和“话语”来区分叙事作品的两个层次。福斯特认为,“故事是所有小说不可缺少的最高因素。”叙事性是小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纳冈和星星》讲述的是石怪纳冈经过几个世纪的长途跋涉,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澳洲北部的王鸽迪兰。后被一个名叫西蒙的男孩发现并联合家人和各路精灵制服的故事。整个故事自纳冈的出场开始,至其对人类构成威胁,最终被压在整座大山之下不得动弹,延续了传统儿童文学“惩恶扬善”的故事主题和叙事结构。根据托多罗夫关于叙事总体运动的平衡模式,一个理想的情节结构可以描述为静止(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重新达到平衡。如表1所示,(+)石怪来了与(-)制服石怪,(+)机器来了与(-)破坏机器两两相抵。正是这种“相遇、冲突直至以精确的数学方式互相换位”的情节特点,在福斯特看来,能使读者感受到小说的整体美。
如表一所述,完整清晰的情节结构、为数不多的人物角色、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以及相对稳定的时空背景,符合儿童读者的认知规律和接受心理。那么,赖特森在创作中如何兼顾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呢?从平衡到再次平衡,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在经历冲突和博弈之后实现的更为理想、更加美好的新的平衡。其间,情节结构或许跌宕起伏,人物关系可能悄然变化,读者也会跟随作品经历一次成长;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也因此得以升华,从而实现其“增值”。
三、《纳冈和星星》的叙述技巧和创作手法
《纳冈和星星》是一部立足儿童本位的幻想小说,赖特森巧妙运用了多种叙述技巧和创作手法,力求满足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
对于故事背景的处理,赖特森匠心独具地采用虛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她在讲述现实的人类活动时,还创设了一个隐蔽的精灵世界。两个世界原本各安其道,却因男孩西蒙的出现产生了交集,营造出神秘莫测、亦真亦幻的故事氛围。作者开篇就通过纳冈的出场奠定了这种基调。纳冈经历了“开天辟地,地球雏形初现”,从“1880年的维多利亚州”到“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再到“20世纪60年代”,从“肖尔黑文河和群山之间一路向北”到“卧龙迪利河向东”,又在“米切尔与亨特山脉之间爬行”。当传说中的精灵踏上真实的时间节拍,再和具体的地点联系起来,虚虚实实,如真如幻。叙事的写实性与土著传说的虚构性相结合,赋予了小说极大的活力。
《纳冈和星星》中的“人物”来自两个世界,作者赋予他们不同的叙事功能。查理兄妹承载着人物关系变化的情感主线,而各路精灵则被安插在故事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只等情节发展的需要逐一亮相。因为赌气出走,西蒙无意间闯入山谷中的那片湿地,却被波克鲁克捉弄;因为结识了波克鲁克,西蒙方才得知树丛间跳跃的是图龙;最后因为需要制服纳冈,西蒙翻山越岭找到了尼欧。这种对号入座的叙述方式给予各个角色明确的分工,突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符合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
根据福斯特关于小说人物的分类标准,《纳冈和星星》里既有像西蒙这样经历一番变化的“圆形人物”,也有如查理和伊蒂这般相对不变的“扁平人物”。这样的安排使得人物关系更为简单、更显真实,也更容易为儿童读者所接受。赖特森采用间接塑造的手法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西蒙的语言、行动以及他与查理兄妹的关系等多个维度的刻画,作者塑造了一个有点叛逆、有点倔强却又聪明善良的男孩形象。如初见伊蒂时,“他看见大家都在等着他说话,便忽然用生硬的口气蹦出一句”;“他瞥到有人正用这么一双灰眼珠子看着他,就飞快地别过头去”。相处的时间长了,面对查理的表扬,“西蒙脸红了,继续一声不响地给查理递东西”;当伊蒂“扯了扯西蒙的毛毯,给他全身盖好”,“西蒙并不反感她这么做”。直到最后,西蒙发现自己“挺喜欢查理和伊蒂的”。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触及西蒙内心的变化,也让读者读到了一种温情。
基于上述对故事背景和小说人物的精心设计,作者还通过变换叙述视角、控制叙述节奏等技巧来增强叙事效果。小说开篇采用全知视角,无所不知的叙述者不仅详细地观察和讲述了纳冈行进的过程和路线,还能参透它内心的“苦痛与焦躁”,感知它“满腔的怒火和欣喜若狂”。等到西蒙出场,全知叙述者部分隐退,放弃了自己的感知,转而借用西蒙的眼睛来观察,揭示他的内心活动。尽管叙述者知道所有的事情,但她选择了短暂的隐瞒,以增加戏剧化的效果。通过切换故事场景,作者有意制造出动静交替、明暗交织的节奏感十足的叙事效果,屋内程式化的家庭生活和屋外神秘莫测的精灵世界交相辉映,让读者的思绪跟随西蒙游走于两个世界之间,心里总是有份惦念。设置悬念则是作者控制叙述节奏的另一手段:那反复出现的“声音一半像人一半像野兽”的狂吼,“像鳗鱼一样缠住他的脚踝的身体冰冷”的湿地生物,“在树丛间跳跃,乱蓬蓬的胡子飘拂在空中”的黑影,刻着西蒙的名字却不见了的石头,还有那暴风雨夜失踪了的平路机和推土机……揭晓这些谜底的时间和方式完全取决于作者。正因如此,当你还在猜测平路机到底去哪的时候,它突然就出现在你眼前;可当你几乎已经忘记那台失踪的推土机的时候,它又闯入你的眼帘。作者“有意识地控制着叙事的详略疏密、强弱大小、轻重缓急,使得作品自身的节奏感、韵律感得到加强,给结构增加了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 四、《纳冈和星星》的语言特征
《纳冈和星星》展示了作家赖特森深厚的文字功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整部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俏皮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极具特色的精灵形象。无论是长着“金黄色如蜥蜴般的眼睛,指头扁平带蹼的绿色的手,耷拉着两个嘴角的”波克鲁克,还是“灰白色的,乱蓬蓬的胡子像蜘蛛吐丝一样飘动在树干之间”的图龙,抑或是长着“干裂的小手和如水晶般闪烁的眼睛”的尼欧,都给人以新鲜感。
赖特森成功地避免了语言节奏上的大起大落,她从容淡定,娓娓而谈,使作品语言呈现出平衡之美。无论是星星爆炸、物换星移带给人的兴奋惊恐,还是西蒙瞬间失去父母所引起的悲伤怜悯,作者都能平心静气地讲述,让读者在适度生发情绪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不致劳心伤神。换句话说,赖特森特别善于用语言文字来营造情节所需要的氛围,唤起读者的某种心理感受,同时又在相同的语境中寻找另一种气氛与之中和、互补,从而维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或是平和的情绪。当看到两百英尺以下那“月光永远无法到达的谷底”蜷缩着的笨重的石怪,读者不寒而栗的时候,“流水发出吉他般和弦的阵阵回响”立刻舒缓了情绪;当西蒙“浑身颤抖的惊醒过来”,陷入对父母的痛苦回忆时,读者刚刚生发的悲伤情绪就随着伊蒂的出现烟消云散了。賴特森竭力要为读者奉献一部快乐的小说。
故事从石怪纳冈出场开始,到它最终归于尘土结束,首尾自然呼应。和很久以前一样,纳冈又蜷缩在大地的深处,地球仍然“像一只蛾子一样绕着太阳回旋”,破碎的石英波纹就像从前“落下的流水形成的无数根水晶柱”一般,尼欧们为纳冈找来了蜥蜴,它们的眼睛一如最初升起的星星般闪烁着……这种文字处理不仅能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感慨唏嘘;“等待着大山倒塌,等待洪水冲过,等待着时光慢慢逝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悠远深长。
五、结语
《纳冈和星星》摆脱了因循欧洲神话的传统套路,展现了澳洲独有的丛林景观和人文风貌,曾被批评家誉为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在“唤起丛林传奇方面的转折点”。作者帕特里夏·赖特森立足于儿童本位,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大胆取材以及灵活运用多种叙述技巧,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部周身散发强烈艺术气息的佳作。作品在情节建构、人物塑造、背景描绘等方面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如同那些个性鲜活的神秘精灵,已经随故事融入读者的记忆,它将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帕特里夏·赖特森.纳冈和星星[M].赵欣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