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三则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别“乌”、“鸟”
  书刊和解说文字中,有以“鸟”代“乌”之误植,可借对文校勘。例如:
  1、据对文探讨词性。“……顾鸟帽青鞋,难得梁逢大佛;……问黄冈赤壁,何如乡郡挟飞仙。”“乌、青、黄、赤”为颜色词,构成对仗。故“鸟帽”为误植。
  2、据对文探讨声律。“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乌”平声,“燕”仄声,对仗。故“飞鸟(仄声)”是误植。
  3、据对文探讨典故。“燕来雁去……兔走鸟飞……”因辛弃疾词“着意登楼瞻玉兔”与滕迈《庆云抱日赋》云“捧金乌而徐飞”,得知古人以“兔”代月,“乌”代日,且“兔”仄声,“乌”平声。故“鸟飞”为误植。
  掌握语法和语音知识,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意,校勘文字。
  
  猜谜如剥笋
  谜面“春雨绵绵妻独宿”,猜一个字。以“春”为“笋”,逐层剥之:先去外层,“雨绵绵”则无“日”;再去内层,“妻独宿”则无“夫”。于是只剩一个“一”,即为谜底。
  又一谜面“无边落木萧萧下”,猜一个字。以“萧萧”为“笋”。历史上的南朝——宋齐梁陈,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萧萧(之)下”,当然是武帝陈霸先的“陈”了。对其继续剥壳:“无边”,余“東”,再“落木”,便只留下谜底“日”字。
  按,郑樵《通志》:“日在木中为东,日在木上为杲,日在木下为杳。”故谜底绝非“曰”字。(少成)
  
  绝对可当广告
  杨振宁小时曾在王维诗句旁注李白诗句,评为“绝对”,那是他父亲在安徽一个小城的酒家见到的对联(集王维、李白句):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许渊冲教授后来得知,将它译为英文:
  I would ask you to drink a cup of wine again
  Together we may droun our age-old grief and pain
  趣联妙语,名言广告,古今中外,大家共赏。
  (乃勒托)
其他文献
中国四川三星堆发现了一处宏大的古代文明遗址,出土了一批大型青铜器,其中有近三米高的青铜树、大型青铜立人像等,引起世界瞩目。不过,对出土的青铜图腾系列,至今的解读尚不令人信服。笔者已出几部专著,粗略地对其进行了系统解读。本文试图更细致地分析纵目青铜人像的“纵目”。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组器中,有一件独特的器物,一般认为是“纵目人面具”,并采用民间的“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予以解释,但却缺少证据。  
期刊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成书时间当为春秋末期,出于齐人之手。《考工记》所记工艺分六类二十个工种,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它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礼》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  关于《考工记》之名,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说:“百工为大宰九职之一,此稽考其事,论而纪识之,故谓之《考工记》。”笔者案,《礼记·月令》:
期刊
新历元旦 二首  林思进    阅世三朝记,开年八秩翁。  椒盘虽寂寂,花鼓正通通。  天道无私覆,人心期大同。  莫愁巨鱼上,自有射潮工。  户是长年闭,宫余半亩赊。  清名叨馆职,从事且麻沙。  好句怀人得,晨餐慰妇加。  更怜意外喜,季子约还家。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已故副馆长    临江仙·庆春节  孙琪华    窗外腊梅熏我醉,殷勤早报春归。晴光淑气竞相催。鹅黄舒嫩柳,鸭绿上枯莓。半
期刊
民国初期,成都市人口约为四十万人;到抗战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人口已达到七十万人。如此多的人口集中于一个城市,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当时,政府和市民是如何解决饮水卫生问题与公共厕所卫生问题的呢?    一、成都市民饮水方式的变迁    民国前期,成都是一个还未受现代化太多影响的内陆城市。它的子民们仍然保持着几千年来的饮水习惯——主要依靠井水与河水。成都的著名小吃“铜井巷凉面”,就是因为这个巷子的铜井
期刊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云南剑川(今属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毛泽东主席称颂的“云南三老”之一。  周钟岳青年时代曾随从老师赵藩(字樾村,云南白族学者,曾任四川盐茶道,是成都武侯祠“能攻心则反侧自消”名联作者)在成都生活两年时间(自辛丑迄癸卯,其间曾赴湖北公干约一年)。从他留下的《惺庵诗稿》卷二《蜀游草》中部分诗
期刊
现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翰林中国书画艺术进修学院国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的祁博文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他形成了自己重气韵、富传神、寓巧于拙的画风。他长于写意花鸟画和行草书,尤擅写梅,有“祁梅花”之誉。其精品无不体现出以书法笔趣入画、画中有书的艺术个性和意境。    一、老树春深更着花    祁博文先生于1924年出生于四川荣县,其父能诗会文,知书善画。他在父亲的教育培
期刊
公元3世纪,有一位名叫宝掌的印度僧人,经缅甸沿南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游历了长江、黄河流域的许多名山大川,然后再经长安,越过秦岭,入蜀地,上峨眉,先后在灵岩寺、洪椿坪、宝掌峰等处搭起茅棚,驻锡修持。相传他在山中住了一百多年,成为颇为神奇的千岁宝掌。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又和众多名山大川进行比较,遂作出“三峨高出五岳,秀甲九州……此震旦国第一山也”(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的评价。峨眉山名列“震旦第一
期刊
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画《文姬归汉图》存世本子多达九个: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摹本各一幅、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各藏一幅、日本奈良大和文化馆藏一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幅、瑞士苏黎士私人藏一幅以及至今下落不明的“艺林本”。它们上迄唐宋,下至元明,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系统。其间尤以南宋宫廷画师陈居中所绘的画幅影响最大。但是,有关陈居中的相关事迹至今仍旧鲜有人知。  (南吕宫)(瑶台月)“从今至古,自
期刊
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的日子来临。此时此刻,回首半个多世纪来四川舞台艺术事业走过的历程(1997年重庆市直辖,行政区划上不再属四川,本文涉及重庆方面的内容乃此时之前的),可谈论的内容多多。下面,就扼要述说二三,以供读者窥豹。    一、往事闪回舞台撷英    话剧之于中国是舶来品。1907年,川人曾孝谷与李叔同、欧阳予倩等成立“春柳社”,拉开了中国话剧的帷幕。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等地大批进
期刊
20世纪的四川美术在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审美愉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后,来自原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美术家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联合起来先后在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政区的美术组与西南美协、重庆美协、四川美协、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省文史馆、四川人民出版社(后美术出版社)和一些报刊等单位院校的积极组织、团结、指导下,学习有关方针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