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属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元素的导入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语法知识以及句型词汇等知识,也应当有效传授相关的文化背景,例如目的语的国家风俗民情以及社交习惯、语言礼节等等。当前外语教学十分重视将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实践中,民俗语言以及语言民俗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民俗文化与初中外语教学的重要关系,并提出具体的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外语教学;新课程标准;民俗文化
【作者简介】刘小萍(1982.09-),女,汉族,甘肃白银人,甘肃省会宁县实验中学,本科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郭龙,甘肃省会宁县实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为:《会宁民俗文化研究》,课题立项号为: GS[2019]GHB0633。
引言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在发展与进化中创造的精神财富语言,属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语言并不全部等同于文化。语言属于历史悠久文化,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文化活动主要是依靠语言实现的,所以语言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例如:英语相比较汉语而言较多的应用被动语态,被动句强调客观以及课题事实,这也是英语文化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映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将民俗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效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民俗教育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英语语言与民俗文化
语言包含文化,语言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要与民俗文化进行对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主动性。民俗文化当中包含着风俗习惯,是人类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礼仪和信仰,在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都代表了民俗文化,所以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当中,要结合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英语的认识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注重在民族文化当中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语法的构建和修辞手法的应用,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完善学生的英语探索意识。
二、民俗文化与外语教学
1.分析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每一个国家都有特定的文化节日,随着文化不断的交融和发展。在国外倍受欢迎的中国节日: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作端午节(Danger-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英语介绍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程度,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中国文化学习英语的知识,使学生学习中西方的先进文化特点,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语言源自交流,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兴趣引导。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民俗文化,深入的理解英语知识内涵。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对话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能够掌握到生活中的实用语句。
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
B:What’s it?
A:Between us, I will tell you.(你知,我知)
B:Of course!
由于社會是一个整体,所以风俗习惯与外语教学相互联系能够使语言更加具有真实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索意识,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时,通过对语法、词语和语句应用的方式,结合民族文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语言。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有沉淀的文化精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业余专栏,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竞猜,教师事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显示英语谚语,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起立翻译,但是必须要应用汉语谚语进行翻译。通过此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结合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英语谚语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以及翻译水平。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民俗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效融合,带领学生分析中西方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以及差异之处。通过结合中国文化带领学生先生英语谚语,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郝亦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开展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8,(05):154-155.
[2]王璐.民俗文化对成人英语学习者学习信念的影响[J].英语教学与学生发展2017,(21):247-248.
[3]黄金子.民俗文化对于英语教学积极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2017,(08):121-122.
【关键词】外语教学;新课程标准;民俗文化
【作者简介】刘小萍(1982.09-),女,汉族,甘肃白银人,甘肃省会宁县实验中学,本科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郭龙,甘肃省会宁县实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为:《会宁民俗文化研究》,课题立项号为: GS[2019]GHB0633。
引言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在发展与进化中创造的精神财富语言,属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语言并不全部等同于文化。语言属于历史悠久文化,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文化活动主要是依靠语言实现的,所以语言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例如:英语相比较汉语而言较多的应用被动语态,被动句强调客观以及课题事实,这也是英语文化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映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将民俗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效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民俗教育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英语语言与民俗文化
语言包含文化,语言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要与民俗文化进行对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主动性。民俗文化当中包含着风俗习惯,是人类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礼仪和信仰,在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都代表了民俗文化,所以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当中,要结合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英语的认识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注重在民族文化当中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语法的构建和修辞手法的应用,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完善学生的英语探索意识。
二、民俗文化与外语教学
1.分析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每一个国家都有特定的文化节日,随着文化不断的交融和发展。在国外倍受欢迎的中国节日: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作端午节(Danger-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英语介绍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程度,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中国文化学习英语的知识,使学生学习中西方的先进文化特点,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语言源自交流,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兴趣引导。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民俗文化,深入的理解英语知识内涵。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对话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能够掌握到生活中的实用语句。
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
B:What’s it?
A:Between us, I will tell you.(你知,我知)
B:Of course!
由于社會是一个整体,所以风俗习惯与外语教学相互联系能够使语言更加具有真实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索意识,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时,通过对语法、词语和语句应用的方式,结合民族文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语言。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有沉淀的文化精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业余专栏,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竞猜,教师事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显示英语谚语,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起立翻译,但是必须要应用汉语谚语进行翻译。通过此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结合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英语谚语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以及翻译水平。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民俗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效融合,带领学生分析中西方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以及差异之处。通过结合中国文化带领学生先生英语谚语,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郝亦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开展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8,(05):154-155.
[2]王璐.民俗文化对成人英语学习者学习信念的影响[J].英语教学与学生发展2017,(21):247-248.
[3]黄金子.民俗文化对于英语教学积极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2017,(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