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蓝调音乐的初期发展及其文化探究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cursor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社会文化语境层面分析美国蓝调音乐。它是一种以黑人的母体血缘文化特质为基础而产生的、融入部分欧洲传统音乐特点的混生性音乐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美洲黑人的流行音乐,它还承载着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对于非洲音乐文化的坚守,却也体现着社会文化语境对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的影响与渗透。
  【关键词】蓝调音乐;形态特征;文化内涵
  一、美国黑人蓝调音乐的诞生与初期发展
  17世纪开始,非洲黑人就被奴隶贩子贩卖到美洲,成为了种植园主的劳动机器。白人种植园主让黑奴们每天无休止的劳作,不允许他们有休息娱乐的时间,给他们的食物也是最差的。在这样生活的重压之下,在无限的哀伤中,黑奴们开创了以吟唱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田野小调。而这种抒发内心苦闷、忧愁的小调也为后来蓝调音乐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1863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赋予美国黑人原本应该享有的自由与权利。然而,现实却并不是如此。一方面由于种族歧视的后生影响力继续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得到民权以及公平待遇;另一方面奴隶出生的黑人群体并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不得不留在种植园里继续出卖廉价劳动力。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多黑人陷入了一种忧郁、消极的情绪之中,并且逐渐孕育出了表述忧郁、消极情绪的“蓝调音乐”。正如它所唱到的:“早晨乍起,忧伤凄楚,早晨乍起,忧伤凄楚,满腹哀怨,无人倾诉。悲伤的眼泪强忍住,悲伤的眼泪强忍住,与其痛哭不如进坟墓。”
  一些黑人为了追求更好地生活离开了南方种植园去往北方,在迁移的过程中逐渐将田野小调的“呼答形式”改成了单人自问自答的演唱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用于表达黑人的生活与情感中的哀伤情绪的独唱音乐形式——蓝调音乐。
  二、蓝调音乐的形态特征
  深入蓝调音乐的本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蓝调音乐主要具备以下形态特质:
  1、蓝调音乐的旋律特征
  蓝调音乐在旋律层面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独特的“蓝调音阶”。蓝调音阶,在自然音阶的基础上,通常会将第3、5、7级音降低半音。这些被降低了半音的音符的音高不同于钢琴上黑键的音高,是一种介于黑键和标准音之间的音高。一般情况下,乐手们会在吉他上用滑奏的方式来演奏介于自然音E和降E音之间的音级。这种独特的音声效果在欧洲古典音乐中是找不到的,与欧洲规范化的音级不同,它传承的是美国黑人血缘母体文化——非洲音乐中对非西式音高的审美偏好。非洲传统音乐的一大特点就是喜好打破各音之间音色的界限,不像欧洲传统音乐对每个音的音高都加以固定;其次是对乐音和噪音之间的界限的模糊界定,非洲音乐喜好运用滑音和变化音,每次都会给听众留下不一样的印象。
  2、蓝调音乐的节奏特点
  美国黑人蓝调音乐之所以在听觉上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节奏上来说,主要是因为切分音和复节奏的大量使用,带给听众一种不同于欧洲传统音乐的听觉效果。
  在歌曲进行的过程中,切分音的应用改变了歌曲常规的、规整的节奏规律。音符由弱拍起,时值持续到强拍,使歌曲原本强拍和弱拍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成一种新的节奏形式。而在节奏层面上,演奏蓝调音乐时,节奏的纵向发展是丰富且立体的:演唱者的歌声是一种节奏,不同大小的鼓所敲击出来的是一种节奏,演唱者拍手或跺脚是一种节奏。不同的乐器弹奏着不同的节奏型,当它们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演奏时,听众们能感受到一种复杂且独特的音乐节奏。
  3、蓝调音乐的和声特色
  蓝调歌曲的歌词结构为AAB结构,第二句为第一句的重复,第三句可以看成是对第一、二句歌词的一种回应和总结。为了不让听众们在听第二句歌词的时候产生和第一句太过相似的感觉,避免这种单一感,演奏者们及其聪明的改变了歌曲的和弦。同样的歌词用不同的和弦旋律伴奏,再加上演唱者情感处理的不同,带给听众们的感觉截然不同。
  在早期黑人蓝调音乐中,已经出现了规范化的和弦序列。蓝调音乐中大都以三句歌词为一段,一段12小节,每句歌词4个小节,每小节4拍,每小节使用一个和弦。歌曲的和弦进行是:主和弦——下属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每一句的前2小节为歌词演唱,后2小节为乐器独奏,乐器独奏部分是一种对歌词部分的呼应。蓝调歌曲主要以每段12小节为主,也存在着一部分每段8小节或16小节的蓝调歌曲。整体而言,这种和弦进行更多地呈现出了黑人在被贩卖到美洲大陆后,对白人音乐审美偏好的或许主动或许被动的吸收。
  结语
  回溯蓝调音乐诞生,我们可以看到蓝调音乐的产生并非一种偶然,而是社会文化语境孕育的结果。而对于蓝调音乐形态的分析,则让我们看到了蓝调音乐形态本体中所体现的美国黑人对白人音乐文化审美偏好的妥协以及对血缘文化母体—非洲音乐文化特质的坚定继承。尽管看似矛盾,但并不难以理解。一定意义上,蓝调音乐是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上开创出的一种特殊的、混生性音乐文化,其中一些特质呈现着与白人音乐审美认同的趋同,但在另外一些层面却又在坚定不移地制造着差异,既体现着白人的主流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强制渗透,也宣扬着黑人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坚定背离。
  参考文献:
  [1](美)艾琳·索森(E.Southen)著;袁華清译. 美国黑人音乐史[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03.
  [2]郝苗苗.纽约黑人说唱乐演的衍变及其异文化阐释[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4)
  基金项目:
  1、本成果系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早期美国黑人蓝调音乐的形态特质及其文化内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0543;
  2、本成果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纽约黑人说唱衍变的表述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0938
其他文献
【摘要】埃尔李西斯基(Els Lissirzky)是俄罗斯出生的艺术家,他探索是在表达对未来主义的感激,用于绘画设计,展现了作为社会转型手段的现代主义的美学视野的迭代。它们标志着一个将抽象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关键词】埃尔李西斯基;符号;关系;平面空间  符号是带意义的感知,研究符号、符号现象、符号体系的一般理论。它是以符号为研究对象,研究符号的性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意义
期刊
【摘要】广东汉剧,皮黄声腔,中州音韵,原称“外江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在粤东流播,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末至民国初颇为繁荣,主要有“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新天彩”四大班社。活动区域为粤、闽、赣三省客语及潮语地区,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客籍侨居地亦有它的足迹。公元1933年始称“汉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戏剧普查,定名为“广东汉剧”,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称誉为“南国牡丹”。广东汉剧
期刊
【摘要】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工笔画发展迅速,本文从线条、造型、色彩、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四个角度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工笔画;创作;研究  中国传统工笔画产生了二千多年,曾在魏晋时期有过很大发展,产生了以顾恺之、阎立本为代表的大批优秀画家和传世佳作,推动了工笔画的发展。但是到宋元以后,束缚了画家的个性与创造力,工笔画逐渐转向写意画的兴起。再将当
期刊
【摘要】当提起建筑,提起居住空间。首先映像出来的便是钢筋混凝土、以及新材料的建筑。而那些有历史底蕴的,记载着无数辈人生活与智慧的民居已经寥寥无几。通过对海草房的特性进行分析,了解其成因、优缺点。在保护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建筑文脉中不断前行。  【关键词】传统民居;海草房;保护;活力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与人类的息息相关。传统民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显示了一个区域的文化与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二维动画片中不再采用单一的二维动画技术,而是采用了二维和三维结合应用的动画技术,通过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大大提高动画片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结合当前主流动画风格以及技术来分析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发展,阐述二维动画在表现形式和视觉效果上的局限性。通过分析三维动画技术的优势,重点探讨二维动画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在相互融合过程的实现方法,提出未来二维动画发展的见解与思路。
期刊
【摘要】意象即是根据人类的意思、想法、观念与客观事物的表象、形象想结合,将主观的内心情感寄托于客观物象而形成的形象。色彩的意象性就是艺术家将自己的主观思想观念与色彩的本质属性相结合,根据画面需要所呈现出来的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色彩,它能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思考。新工笔的色彩是画家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很强意向性的色彩。这些色彩有独特的时代性特征,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都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音乐文化的需求,西方音乐史需要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改革,以此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音乐文化需求。本文主要是对各种网站的西方音乐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网络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找出促进西方音乐史网络资源利用的方式,以期引起相关专业人士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网络资源;网络调查  西方音乐史网络资源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期刊
印象中,西方哲学的文章几乎毫无例外通篇充斥着由大量难以读解的词语所组成的语句。但若细细探究,还是能从中抓到某种气息,从而以自身经验相对应检验。《荷马史诗》这一被西方人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由于选题的局限,无法避免的有着大量的英雄人物的描写,而其中“勇敢”自热而然的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也不足为奇。  在我少的可怜的文学阅读记忆中,关于古希腊的认识,除了《荷马史诗》就只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这些“个人故
期刊
【摘要】《童年往事》是侯孝贤的代表作,影片质朴平实,以细腻的笔法写出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和一代人的思乡情结,发人深思。一系列长镜头的冷静叙述增加了影片的生活感和真实感。影片感人至深,经久不衰,平淡之中见真情。  【关键词】《童年往事》;乡愁;成长  《童年往事》是侯孝贤半自传式的一部电影。1986年上映。影片开头说,“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实际上,父亲出现的次数很少,
期刊
一、地域性文化传承  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去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设计,才能真正的实现景观的个性及特色。  比如说西安大雁塔广场的景观设计,在由花草树木、林荫小道、亭台楼阁环绕中,还有一系列戏曲脸谱、中国结、剪纸、及一些生活的雕塑,那种朴实和特色充分体现了陕西当地浓厚的风土民情。  再比如说,安微滁州市文化广场上再现了当地特色的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