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的传递与融通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理论家袁可嘉说:“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热情的宣泄。”
  这一说法主要针对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的滥抒情,还有前期现代派诗歌的感伤癖,导致诗歌思想的硬度和质地缺失的弊病。而矫治的方法便是:以西方现代诗为参照,通过现实、象征、玄想的综合,让新诗由情绪内质向思想内质、经验内质转化,从而实现新诗的现代化。
  这种追求显然是贴近现代诗歌本质的,也暗合了世界范围内日渐强势的工具理性思潮。当然,为了防止过分崇尚“认识的深度”所带来的诗歌阅读的“涩度”与“难度”,现代诗人也追求“情感的深度”,努力谋求诗情的深沉与诗思的深邃的统一。
  这是现代诗歌创作的挑战。看似自由表达,实际上却难关重重。然而正是这种“难”造就了现代诗歌独特的滋味和趣味。诗人王家新深有感触地说:“诗意的呈现,尤其是诗歌可能性的呈现,总是伴随着对某种难度——有时甚至是一种‘看不见的难度’——的克服。”
  说得多好!诗歌创作是伴随着对某种难度的克服,诗歌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人抱怨“看不懂”现代诗歌,殊不知这正是现代诗歌富有滋味的一个重要表征啊。难度出现,调动所有的生命积累、美学积淀、情感经验,去拥抱、去体悟、去融化,总能声气相通、经验相合、生命相融。
  一、从意象的角度切入
  意象仿佛一个魔瓶,任你思想、情感、欲念再怎么桀骜不驯、奔放不羁、游踪不定,都能神奇地收服、聚合和安抚;意象一如气候适宜,肥力十足的土壤,一俟思想、情感的种子落下,便能使之迅速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所以,从意象的角度切入,沿波讨源,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往往能迅速地感受诗人传递的诗歌经验,以及深藏其间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里有“嘶哑地歌唱”和“羽毛腐烂”这两个意象。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诗体悟:“嘶哑地歌唱”是极限生命状态下迸发的激情与深情,这和发着高烧依然挣扎着起床给孩子做饭的母亲,伤痕累累依然冒着炮火奋力前行的战士,在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没有大爱盈胸,也断然不会有如此的崇高之举。倘若将这置换成一只活泼伶俐,婉转歌唱的小鸟,绝不可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羽毛腐烂”的意象乍一看,很不雅。“腐烂”一词很容易令人想起肥蛆蠕动、苍蝇乱飞、恶臭弥漫的场景,相对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典雅、高贵,其粗俗、丑陋更显突出。但恰恰是这个粗鄙的意象最能表达作者奉献祖国的激越情感、笃定意志,还有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有力回击。话糙、情糙,但是理儿一点也不糙!
  抠住意象不断进行审美的追问,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正是无限逼近诗人诗思核心重要秘诀。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什么那么感人?和诗中精心营构的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破旧的老水车竟然还在“纺着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竟然还在“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这不也是在生命极限状态迸发的大热爱、大执着么?这是探究性学习的矿藏。
  马雅可夫斯基的《唯一的腿》为什么一经写出,连诗人都觉得有如神启?爱心上的人,竟然像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他唯一的腿”,爱之火热,爱之崇高,爱之神圣,在一条幸存的腿上得到集中而淋漓的展示。这是意象鉴赏法的延伸,牛汉的《华南虎》,艾青的《礁石》都属于此列。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可谓道尽了人类此种情爱的悲壮与伟岸,博大与美好。而这种审美效果的获得,正是凭借了诗人精心选择,体现了“共感”与“独感”统一的意象!
  二、从结构的角度切入
  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现代诗歌极为短小,所以结构之美的营造显得尤为突出。诗歌教学中,如果引领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切入,不仅可以充分感受诗歌的形式之美,而且也能一窥诗人心灵的堂奥。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在“对联式”的整体结构中曲尽变化,既折射了是非颠倒,人性沦丧的文革时代,又将自我不屈的抗争,执着的守望,合盘托出。余光中的《乡愁》属于“线性结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时间的长度也是诗人乡愁的长度,时间越长,乡思越浓——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风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带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特色,“生鸟——死鸟——泪人”,三个不同空间的画面被蒙太奇式地组合在一起,分别代表意志的巅峰状态——信念的巅峰状态——情感的巅峰状态,执拗而富有张力,已经不知何者为鸟,何者为人,无限丰富的情感,尽在这个巨大的诗意空间之中了。
  结构性的考查,目前的中高考试题中极少涉猎。课堂教学中,偶有深入钻研的老师有所涉及,估计也是出于板书精美的需要。事实上,结构之美的探寻和诗意之美、诗人讴歌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说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在“苦难(历史)、理想(现实)、责任(未来)”之间展开对个体与祖国关系的诗意思索,属于“思辨式”结构的话,那么莱蒙托夫的《祖国》则是“论辩式”结构,即对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变态的爱国观的反讽与摧毁。在莱蒙托夫的心中,他心中恋人般的祖国,不是以暴力为美(鲜血换来的光荣),不是以顺从为美(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更不是以虚伪为美(远古时代的传言),而是以乡村的和谐为美(如微微颤动的灯火,闪着微光的白桦),以农人的幸福为美(醉酒的农人笑谈、伴着口哨的舞蹈等)。诗中所有的繁密意象,其实都是服务于哲思的运行的。如果说哲思是灵魂,意象是血肉的话,那么结构则是筋骨,成了哲思与意象最好的庇佑。
  当代诗人孙文波写过一首题为《幸福——为儿子所作》的诗歌。诗人由儿子“躺在院子里/肮脏/然而幸福”的现象引发了丰富的沉思:看到了自己的虚荣、脱光衣服嚎叫的诗人、叔本华的《快乐的原则》,并且祈愿自己“有一天/我是不是也能向你一样/如果做到了,愿意了,我就能够在春熙路和人南广场躺下来/我会像那样扬起四蹄,打滚”。这种“纺锤形”的结构简直成了他粗粝、野性、真诚、热血个性的绝配。
  三、从手法的角度切入   表现手法的运用表面上属于诗歌创作的微观雕琢,实际上仍涉及诗意与诗艺的系统建构。因此,在表现手法上引导学生逗留,品味,不但可以领悟诗作的诗艺之美,而且也能发现诗人心灵世界的天光云影。
  戴望舒笔下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家乡的湖,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夹泥带沙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如数家珍,不厌其烦。少写两处行不行?行,但是祖国山河破碎之痛,诗人至死不渝的爱憎就难以尽情体现了。似乎显得冗长沉闷,却成了诗人铁血丹心的最好写照。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正是得力于“铺陈”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抓住这一手法进行揣摩、玩绎,则可以很好地入境、入情,真切地体悟诗人的写作匠心。有学者指出:“感性生命的升华和现代灵魂的拯救,只有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完成。”戴望舒笔下的痴情自我形象,正是因为有了铺陈这一表现手法的美学放大,才显得感天动地,义薄云天!
  读济慈的诗歌《蝈蝈与蛐蛐》,我们会一下子喜欢上这两位大地的歌者。何以故?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时,蝈蝈却能“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当严霜将世界凝成一片宁静时,炉边竟然能“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将昏睡的人们一下子带进“草茸茸的山上”,这是多么神奇力量啊!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启迪,还有整个诗意的春天!
  这种艺术魅力的产生,显然少不了“反衬”这一手法的功劳。
  四、从措辞的角度切入
  优秀的诗人都是讲究炼意与炼字的统一的。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都是从各自的创作体验出发,道出了措辞的重要性。《红楼梦》中的香菱领略诗歌的滋味,更是从具体的字词“抓手”落实的。
  鉴于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对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进行吟哦、品鉴,深入体悟其间的丰富意蕴。
  比如,莱蒙托夫说“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奔上小路”体现的是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缓慢的目光”则又是悠闲、从容的写照,二者放在一块,是否矛盾?
  将这种问题抛给学生,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并最终明白:急切是一种爱,缓慢更是一种爱,两者并不矛盾。急切写出了诗人的童心,缓慢写出了诗人的诗心。苍茫的夜色,模糊不清,本没有什么美感,他却猴急着要跑去看,并且置身其间后又缓慢地打量,打量得如痴如醉,这不正是我国唐代作家柳宗元所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么?因为爱,所以慢;因为慢,随意滋生更浓郁的爱。从审美的角度说,“缓慢的目光”还暗合了阿尔卑斯山上的温馨提醒:“慢慢走,欣赏啊!”似乎是诗人的一家之言,却无意中接通了人类心灵深处对慢生活向往的共同期望!这是很值得人玩味的。
  再如戴望舒写到那位“超我”形象用残损的手掌摸到解放区的一角时,原先抑郁的心情顿时明朗起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如果将“手中”变为“口中”是否可以?显然不行!“口中乳”带有生命的原始冲动,珍视、可爱、柔情、惊奇等复杂的情感很难曲韵全包。
  一句话,诗歌创作中可以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歌教学中也完全可以。抓住诗眼词,抓住体现召唤结构的词,深入开掘下去,定能使教学焕发夺目的光彩。
  五、从节奏的角度切入
  既然形式是有意味的,节奏自然也是有意味的了。品味诗歌的节奏美,自然可以在审美的世界里别有洞天。
  比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既遵循了“低沉——上扬——高潮”这一“慢热型”的节奏,也吻合了“生死相依的历史——萌生簇新希望的现实——慷慨奉献的宣言”思想理路,情感之自然、结构之精致,堪称匠心独具。无论是深情朗读,还是解读其间的审美秘妙,都是有章可循的。
  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则是“快热型”的爵士乐节奏,诗歌的一开始,诗人的情感便像瀑布一样飞冲直下——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的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的深邃。
  然后连续运用了四个关于河流的意象: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入眠,在尼罗河边建造金字塔,在密西西比河上聆听林肯废除奴隶制的宣言,疾风骤雨般礼赞黑人历史的古老和深邃,然后再度咏叹——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高亢、火烈、浑厚,而自豪、自信、乐观之情立现。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没有半点的温婉吞吐,却宛如情感的飓风,将人紧紧裹挟;又如璀璨的霞光,令人目眩。这种带有异域风情的审美新鲜感恰恰是从节奏中显示的!
  (作者单位: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1   课多从故事开始,一些故事指向新的主题和专题的学习,其余则指向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业中存在问题,通过故事带出来。  课堂上讲植物的叶,我给孩子们讲《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故事。几个孩子在故事开始时还说,这本书家里有,早已读过。讲着讲着,教室里越来越安静,只闻故事中弗雷迪的一个又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我们全都会死吗?”“我们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既然我们要飘落下去死掉,我们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他在1944年的时候就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要把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其中,我感触比较大的是后面两种,即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间。  其一,解放儿童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小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放大的鸟笼比鸟笼大些,有一棵树,有假山,有猴子陪着玩,但仍然是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
张敷荣(1904-1998),贵州普安人,192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1936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教授、博导,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我国知名教育家。  张敷荣对教育的学习与研究长达60多年,成果丰硕。其主要著作有《1885年以前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隔离华裔学生运动的研究》(英文),合译有《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等。
【摘 要】第1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3)把概率教与学作为重要议题之一。基于ICME-13的文献与报告,综述了概率教与学的研究进展。(1)数学教师对概率教学的态度较好,相比之下,对概率内在知识的兴趣稍低。职初教师对概率知识的理解较差;(2)小学生对事件随机性的理解非常好。基于此,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教师教学的建议和学生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概率教与学;随机性;数学理解;学生认知 
开学前产生莫名的恐惧,有的教师甚至一到开学就生病,身体恢复正常需要一定的调适。心理咨询师指出恶劣的情绪在开学的时候爆发是因为开学后,教师要重新回到竞争环境,心里不自觉会产生抵制情绪。其实,这种不佳的情绪并非因为开学引起,而是平时的压力已积聚到一定程度,但在假期有所松弛,才会在学期开始时集中爆发。所以,平时就要做好自我疏导与心理按摩。在教师个人及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做到如下几点,1. 恰当地认
庚子新春佳节,“新冠”疫情肆虐,笔者以读刊抵抗“毒害”,受益良多。所载诸文,可以“差异”一词串而释之,以启实践之步。故不顾浅薄愚陋,不待每月7日导读,亟欲借贵刊一角,谈谈感受。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客观万物如此,教学世界亦然。差异从来都客观存在,但在班级授课制的刚性制约下,学情有参差、知识的难易有差别等虽为常识,却总被忽视且被嫌、被避。随着以人为本的生本理念渐成共识,发现差异、分析差异、利
“情”出有因    课堂作为师生间直接交流的场所,包含着各种情感因素。这些情感中既有师生间的情感,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我曾经上过一节以加深同学间了解、促进同学间团结为目标的英语课。这堂课给了我许多感慨,让我懊悔又激动。这是一堂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Part B对话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Happy birthday. /How many…?/This is for you.”这些
虽然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但人类之所以能告别蒙昧,去迎接文明的曙光,完全有赖于知识的传播。教育,就如那太阳。“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儒学教育的光芒,并不能永远照亮古老帝国的天空。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日新”的阳光催生出的西方文明,在一百多年前,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刺穿帝国的天空。映照之下,我国的思想天空,竟阴霾密布,有如暗夜。一时间,风雨如晦,新潮涌动,内忧外患,
【摘 要】算法、算理构成了运算能力的左、右两翼,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正确理解运算能力的内涵是前提,着力突出法理并重的意识是基础,达标检测体现素养的功能是保障。  【关键词】运算能力;算理;算法;抽象;支撑  【教材简介】  苏教版教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學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项练习(见图1)。  例题以做中国结为素材,
国庆到了,耳畔国歌嘹亮,眼前红旗飘扬,伴随油然生起的一种庄重的情愫,每一位有志于文明传承的师者不经意间都会扪心自问:在一个价值多元、社会正在激变转型的时代,“我”的价值何在?“我”应如何自我驱驰以展现才华、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  对于事业乃至人生而言,信念无疑是最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让人久久感怀:在美国洛杉矶曾经发生一场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马上奔向儿子上学的学校,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