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i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该转向通识教育的实践活动。本文在阐述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主要启示。
  【关键词】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1-02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是基于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而提出来的。美国哈佛大学在1945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是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它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补足大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谱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主发展的现代“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外语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
  二、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启示
  1.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修改指定符合本校实情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这正是体现了通识教育观的人性化特征。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着力提升学生的通识观点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系统地融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使之变成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要设置丰富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开设各种有深度、广度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和选修课,满足学生发展对英语的需求。投入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交际等多方面的具体实践情景结合起来,如:涉及跨文化方面的课程(英美概况、美国文化等)、实用性的课程(商务英语、四六级备考等)、文学方面的课程(美国文学选读、英诗欣赏等)。让学生通过英语通识教育掌握具有实践意义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同时拓展其交际和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这些课程内容可以把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2.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互动与合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首先,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对话、采访、短剧表演、作文互评等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悟英语语言文化,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心智发展,从而使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其次,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创新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配备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网络课程的习惯,不断满足学生通识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均衡发展。
  3.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是旨在挖掘、发展学生潜力和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学生主体性、注重过程性、开放发展性等特点,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进程的反馈信息,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和课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形式主要包括一个单元、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方面的评价。此外,还应丰富评价标准,综合考查学生的创新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通识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该转向通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教学安排情况,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教学目标,以科学的通识教育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切实做好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周莹. 实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J]. 江苏高教,2008(5).
  [2]孙盛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识教育的开展[J]. 大学英语( 学术版) ,2007(2).
  [3]庞国斌. 吴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4]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5—18.
  作者简介:
  李洪斌(1975-),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创境、指导、启发、激励、参与、释疑、评价,也就是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帮助和推动学生接受英语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系统全面的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 主人 缩短差距 科学评价 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本研究以实验室保藏的酵母菌株10Y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并以甜菜糖蜜为发酵原料,经摇瓶发酵培养,筛选到一株总蛋白得率较高的突变菌株12B-8 ,其生物量为11.26g/L,蛋白质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I型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包括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毒的天然宿主和贮存者
【摘要】本文结合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及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听力策略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专业 听力教学 多元化 听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24-01  引言  听、说、读、写作为语言的四个基本技能
【摘要】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传统词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掌握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本文运用现代外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及词汇学习规律,探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词汇教学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词汇教学 教学模式 策略  Abstract: Vocabulary is the basis of language learning, patter
【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将译作看作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下选择译文的结果。《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内容涉及不伦描写一度被列为禁书,然而该书却于2005年以“全译本”形式再次译介到中国,本文旨在根据翻译生态学的理论探索该书的译介生态。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27-01  一、生态翻译学
【摘要】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动力并取得成绩;我们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和谐,愉快学习;要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要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成功。  【关键词】和谐 课堂 氛围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28-01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
γ干扰素(IFN-γ)也称为免疫干扰素,主要由活化T细胞、NK细胞产生,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抗肿瘤,抗寄生虫及免疫调节等作用,随着养犬业的发展,犬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疾病尤其是病毒病危害
【摘要】在外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中,听说先行,这是交际的前提条件,却也是学生学习外语时最薄弱的环节。在基础日语听力课程中,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基本的交际技能,是日语教师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而“跟读法”通过使学生跟读原版材料训练,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代入说话人的情感,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跟读法 基础日语 听说课程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