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启示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h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结合生活,综合语文的一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它大张旗鼓地出现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上,如何学,却是伴着它的诞生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中三了,复习,考试才是最主要的,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加之对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困惑,我打算不做这类尝试了。但是,我的师傅们,她们却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勇敢地去尝试着,实践着。也正是因为她们的尝试,引发了我的学生的兴趣,他们主动提出也要做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于是,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紧张的准备之后,活动正式开始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和心理素质不够好,主持人一上场的时候,三个中的两个都出现口误 ,这让下面的观众一片好笑。好在第一个节目小合唱“最初的梦想”,唱得荡气回肠,情真意切,让观众们很快忘记了刚才的尴尬。第二个节目是一男一女生的才艺表演:中国画现场作画画和篆书展示。这一安排,赢得下面的一片叫好。接着,小品,朗诵,歌舞,英语短剧,形式多样,全员参与。临结束时,我的学生们临时决定邀请兄弟班即兴表演,这一举措立马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赢得了一片掌声。让我意外的是最后一项是班长致毕业词,那么真切,那么动容。活动仿佛戛然而止,又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说来,这次活动给人感觉比较圆满,只是显得粗糙了些。
  一、重新审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课后,我明显地发现,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神专注了,眼神中有对知识的理解和渴求了,面部表情丰富了, 坐姿挺立了,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也认真了。学生在周记中反映希望能多做这类活动。是呀,课程专家吕达先生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我的学生们不是很好地应证了吗?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二、抓住学生的热情和激情,落实合作精神
  学生积极主动的要求作活动,说明他们有兴趣有热情,做为老师,该大力的赞扬并鼓舞更多的人把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而这方面,我 作的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1、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2、对综合性学习认识模糊。3、教师缺乏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经验、知识、能力和方法。4、学校管理方面,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缺乏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支持。因为活动本身就意味着团结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学校与老师和学生的合作。忽略了此,就有可能让活动成为几个人的展示课 ,成为一种呼唤全员参与的口号,成为限制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切实开展的绊脚石。
  三、综合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是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引和指导,这样他们才可以做到更快更好地成长。
  就像一出戏,学生是主体,学生自己去编剧,去设计情节,去把握主题,设计语言,去选取演员,去准备道具,去串起各个环节。如果缺了审剧这个环节和角色,编出的剧本就有可能粗糙肤浅。老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对剧本的审查。表现为人物语言是否符合人物的生活经历,人物形象的表演是否突出了人物心理,道具的准备是否都是表现主题需要的,主题是否突出,前期的宣传工作是否到位,意外请款发生时怎么处理?……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老师这个编剧者去发现,去给学生以指引,并引导学生做的更好。就像,开场白主持人出现的尴尬局面,如果我能在活动前给些提示或建议,那么这样的事情就会避免,活动后的遗憾就会少得多。
  四、主动听取他人意见
  事情往往是旁观者清。
  活动结束了,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都有哪些?可以怎么样改进,哪些同学有着别样的长处,当局者往往是看不到的。主动去请教,去听听其他班同学的真切意见,听听听课老师的评价,主要是缺点方面的,这对于组织和参与活动的学生及老师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交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够为我们今后的路扫开更宽大领地,从而让我们在批评中成长,在批成长中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坚定了一个观点:语文课不该是分析课文课,语文课应该是活动课,是户外课,是读书课,是讨论课,是充满了笑声,充满了紧张争辩和回忆的课 。而要想让语文课达到以上所说,就决不能做一个循规蹈矩的语文老师,要敢于让语文的真性——生活之美渗透其中,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认真切实地落实下去。
其他文献
一、师生互爱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而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一)关爱学困
期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本,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以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为目的。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  一是深刻感受,探究诗歌的语言美。诗歌之美首先体现在词藻、语句的优美之上,因此,诗歌教学首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外在形式之美。学生自由朗读,播放朗读录音,
期刊
一、崇尚师德,敬重师心,尊师爱生  师道兴则教育兴,师道衰则教育衰。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师心并非抽象而是具体可感的,它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中,是教师人格和精神力量的象征。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感召他人,以自己的学识启迪他人,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人。但教师不是上帝的代言人或层出不穷的理论体系的化身。教师对学生关爱与否或关爱程度,直接关系下一代的道德面貌和身心成长,关系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文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多年,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教
期刊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思维已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智能所替代,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而作文教学的的创新我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创新。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
期刊
一、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的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既能把学到的单纯的语言知识变为实喇语言应用能力且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旧知识,为接受新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  二、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其写作兴
期刊
幽默,指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  在教学过程中,幽默的去进行批评,让学生笑着认识错误,领悟道理,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日上课,三个大男生迟到了,如果是正当的理由,我可以原谅他们的晚回,但是,他们手中的零食告诉我
期刊
一、何为“移景对比法”  所谓“移景对比法”是指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假设性4改变审美主体对象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不同背景材料的对比中,明了美的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特定关系,领会作者所创造的美的意蕴。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通的。我们平常所说“红花要用绿叶衬”,正是说明了审美的主体对象和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花”与“绿叶”之间是一种姊妹式的映衬关系;而“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染缸”和“布”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作文,往往都会有一个绝妙的开头,而开头好的作文,一般都不会差的,因为阅卷老师很可能会先入为主,因作文的开头好而对它另眼相看,即使后面有些许瑕疵,也往往瑕不掩瑜,会对它格外开恩,打分的时候,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多给那么几分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毕业班学生的作文得分,就必须训练他们写好作文的开头段落。如果能够让老师在紧张地改卷过程中眼前一亮,于千万篇作文中认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活动和讨论的次数及时间越来越多,这虽然是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和合作的机会,但在讨论的同时,也为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提供了方便。从有效教学的角度,需要审视我们的课堂讨论,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讨论,笔者观察认为,当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乱成一团,毫无成效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