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6%,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2.9/10万;中国上海同期数据显示,男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5.83/10万,女性为21.2/10万,甲状腺癌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其中超过80%的病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据北京市肿瘤研究所统计,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2010年,北京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8.78/10万,比2001年的2.70/10万,增长了225.2%。其中,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升至13.63/10万,男女患者性别比为3﹕10。
甲状腺癌高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甲状腺癌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射线、碘摄入量、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基因研究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BRAF、RAS基因突变及RET/PTC基因重排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BRAF基因点突变有关,临床标本检测显示45%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阳性;甲状腺滤泡状癌与RAS基因的点突变有关,临床标本检测显示45%的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RAS基因突变阳性。儿童期颈部电离辐射接触史是发生甲状腺癌的又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一项致力于辐射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事件后,暴露于放射碘辐射污染区的白俄罗斯儿童到青年时,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可知,有家族遗传倾向、生活中易接受辐射、饮食中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等,均有可能诱发甲状腺癌。而预防核辐射、保持适当的碘摄入水平等,则有可能会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生。甲状腺癌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的原因,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关。
早发现:甲状腺超声很“给力”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防治甲状腺癌的最好方法也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大大增加。在常规体检项目中,一般都包括了甲状腺触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超声检查简单实用、价格低廉,可以发现直径在5毫米左右的甲状腺肿块,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甚至能查出直径2~3毫米的结节。目前,超声检查已被列为甲状腺体检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式。
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的临床线索包括: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家族史;短期内结节明显增大;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甲状腺癌主要包括4种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甲状腺髓样癌(MT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前两种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超声引导下的针吸细胞学检查是最有效的确诊甲状腺癌的方法。小部分难确诊者,需进一步行术后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方能明确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预后较好。45岁以下非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20年生存率可达85%~90%。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治疗:手术是首选
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近9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而治愈。手术未切除干净、淋巴结残留、术后复发、远处肺/骨转移者,可追加放射性碘-131治疗及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预后较差,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甲状腺全切和淋巴结清扫),分子靶向治疗价格较高,副作用较大,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未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差,主要采用外放射和姑息手术治疗。
转移灶治疗:放射性核素有效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131治疗,是指外科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后,针对甲状腺转移灶的治疗,而非针对甲状腺癌病灶本身的放射性碘-131治疗。外科手术行全甲状腺切除,是放射性碘-131治疗的必要前提。
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度低,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放射性碘-131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除颅内转移外)首选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甚至达到痊愈的目的。特殊部位的转移,如颅内转移等,应首选放疗,之后再行放射性碘-131治疗。少部分转移灶在经过几次治疗以后,出现摄取碘-131能力明显下降或者不再摄取的情况,提示这些转移灶的恶性度进一步增加,医学上称为 “失分化”。。如果是单发病灶,首选外科治疗。如果为多发病灶,可以选择放疗或化疗。
术后:定期随访很关键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无需化疗。合并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者,大部分属于组织水肿致神经受压或神经牵拉所致,一般术后3~6个月可逐渐恢复。需要提醒的是,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很重要。第一次随访为出院后3~4周。术后一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术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内,每6~12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2~3年复查一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B超,必要时,还需行甲状腺CT、放射性核素检查,以及胸片、胸部CT和骨扫描检查等。
特别提醒:术后甲减莫慌张
由于甲状腺癌手术的切除范围一般会大于一侧腺叶,术后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服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服药剂量。另一方面,术后适当增加外源性甲状腺素片能够提高血液中T3、T4水平,抑制TSH分泌,可起到一定的抑制甲状腺癌复发的作用。
编辑部的话:尽管与人们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相比,甲状腺疾病的受关注程度明显较低,而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却表明,由于生活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患者总量已超过2亿,绝不亚于任何一种常见慢性病。甲状腺疾病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类型。依据不同的病因,又可以再细分。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千变万化,病情轻重程度不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养成定期检查甲状腺的好习惯,发现异常“信号”立即就医,是人人都应当具备的甲状腺健康素养。
由于篇幅限制,有关甲状腺炎、甲状腺与妊娠的科普文章,我刊将在后几期几敬请关注。
甲状腺癌高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甲状腺癌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射线、碘摄入量、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基因研究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BRAF、RAS基因突变及RET/PTC基因重排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BRAF基因点突变有关,临床标本检测显示45%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阳性;甲状腺滤泡状癌与RAS基因的点突变有关,临床标本检测显示45%的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RAS基因突变阳性。儿童期颈部电离辐射接触史是发生甲状腺癌的又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一项致力于辐射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事件后,暴露于放射碘辐射污染区的白俄罗斯儿童到青年时,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可知,有家族遗传倾向、生活中易接受辐射、饮食中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等,均有可能诱发甲状腺癌。而预防核辐射、保持适当的碘摄入水平等,则有可能会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生。甲状腺癌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的原因,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关。
早发现:甲状腺超声很“给力”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防治甲状腺癌的最好方法也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大大增加。在常规体检项目中,一般都包括了甲状腺触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超声检查简单实用、价格低廉,可以发现直径在5毫米左右的甲状腺肿块,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甚至能查出直径2~3毫米的结节。目前,超声检查已被列为甲状腺体检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式。
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的临床线索包括: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家族史;短期内结节明显增大;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甲状腺癌主要包括4种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甲状腺髓样癌(MT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前两种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超声引导下的针吸细胞学检查是最有效的确诊甲状腺癌的方法。小部分难确诊者,需进一步行术后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方能明确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预后较好。45岁以下非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20年生存率可达85%~90%。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治疗:手术是首选
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近9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而治愈。手术未切除干净、淋巴结残留、术后复发、远处肺/骨转移者,可追加放射性碘-131治疗及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预后较差,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甲状腺全切和淋巴结清扫),分子靶向治疗价格较高,副作用较大,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未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差,主要采用外放射和姑息手术治疗。
转移灶治疗:放射性核素有效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131治疗,是指外科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后,针对甲状腺转移灶的治疗,而非针对甲状腺癌病灶本身的放射性碘-131治疗。外科手术行全甲状腺切除,是放射性碘-131治疗的必要前提。
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度低,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放射性碘-131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除颅内转移外)首选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甚至达到痊愈的目的。特殊部位的转移,如颅内转移等,应首选放疗,之后再行放射性碘-131治疗。少部分转移灶在经过几次治疗以后,出现摄取碘-131能力明显下降或者不再摄取的情况,提示这些转移灶的恶性度进一步增加,医学上称为 “失分化”。。如果是单发病灶,首选外科治疗。如果为多发病灶,可以选择放疗或化疗。
术后:定期随访很关键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无需化疗。合并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者,大部分属于组织水肿致神经受压或神经牵拉所致,一般术后3~6个月可逐渐恢复。需要提醒的是,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很重要。第一次随访为出院后3~4周。术后一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术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内,每6~12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2~3年复查一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B超,必要时,还需行甲状腺CT、放射性核素检查,以及胸片、胸部CT和骨扫描检查等。
特别提醒:术后甲减莫慌张
由于甲状腺癌手术的切除范围一般会大于一侧腺叶,术后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服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服药剂量。另一方面,术后适当增加外源性甲状腺素片能够提高血液中T3、T4水平,抑制TSH分泌,可起到一定的抑制甲状腺癌复发的作用。
编辑部的话:尽管与人们熟知的高血压、糖尿病相比,甲状腺疾病的受关注程度明显较低,而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却表明,由于生活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患者总量已超过2亿,绝不亚于任何一种常见慢性病。甲状腺疾病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类型。依据不同的病因,又可以再细分。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千变万化,病情轻重程度不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养成定期检查甲状腺的好习惯,发现异常“信号”立即就医,是人人都应当具备的甲状腺健康素养。
由于篇幅限制,有关甲状腺炎、甲状腺与妊娠的科普文章,我刊将在后几期几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