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针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传授和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文化,掌握汉字的使用方式以及领悟其独特的魅力。在新课程改革下,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章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共情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素养,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科目中是非常重要而又明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共情能力 情感升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63-01
  小学生刚刚对世界形成了一定认知观,但是发展还不成熟。由于他们刚刚打开了语文学习的大门,对阅读语文文章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还是一个初体验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感知能力,让学生在简短而又富于寓意的诗歌,短文和童话寓言中体会中国语言的魅力与特别之处,培养情操,提升心理素质是新课标下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学会汉语,领悟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内涵的重要课程,学生对于汉字和拼音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大部分教育来自语文教学。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学生学习并掌握中国汉语语言的开端,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汉字和汉语阅读理解文章的意思,还可以透过文字的表达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感知力,形成良好的价值道德观。
  小学生的人格,三观和对是非对错的评判能力正处于待开发,待完善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正是借助语文课文中的文化知识和正统的作者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完善对于世界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性,陶冶情操,培养出完整的人格和对于是非对错的正确评判标准。同时,由于小学生的生理结构发育尚不完整的原因,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好奇心在,自控力较差,对于自我认知和情感情绪的把控不到位,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和情绪激动等现象,因此他们对于正确价值观和世间善恶对错的评判还有待教育及培养。而小学生时期正是帮助他们形成完整正确的行为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对小学生自控力和情感感知体验的培养也应该提上议程,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应该做并且要坚持做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注重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得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辅助学生提升自控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情绪的把控能力等。
  二、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根据上文的叙述,我们已经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概括,从对于学生良好三观形成,道德思想品格培育,明辨是非能力提升,认知把控情绪能力等的帮助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情感教育课堂的实践策略探索势在必行。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于文章情感的探索
  通过阅读体会文中情感,找到文章线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而注重对于阅读情感的培养是辅助学生情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既可以更好更深层次得理解文章,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于世界和中国文化的认知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出优良品德。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中对于路途上的风景的细节描写作为情感突破口,通过对“小溪”,“小路”的拟人化描述的探究,引出了雷锋叔叔的英勇事迹,而全文又以寻找雷锋叔叔的脚步为线索,顺势描写了雷锋事迹,那朴实又真挚的描写显得十分动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一抹温暖和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寻找雷锋又恰恰道明了我们应该在精神上崇拜雷锋叔叔,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雷锋叔叔的优良品格,将助人为乐精神落到实处。文章中最后一句也道明了主旨和主要思想情感——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一步步引导,要求学生感悟文章中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由此让学生将雷锋叔叔作为榜样,倡导学生弘扬助人为乐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端正的品行。
  (二)通過课后的口语交际从实质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体现学生情商和独特个性的最好表现方式,而通过对课后口语交际的有效实践,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自我认知,通过与别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了解自己与他人。实践可以将小学生的情感培养落到实处,让他们在课堂中学会表达感情,体会别人的感情,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培养情操,增强社交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商量》一课的口语教学中,我组织大家将自己遇到的麻烦和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然后筛选一些自己特别想解决的在班级中向同伴们提问,将班级以分组形式进行小组内提问,互换角色进行商量和被商量,让学生体验将问题分享给别人,让别人帮忙解决问题的好处和必要性,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麻烦,当我们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时,可以试试向外界求助,通过被求助者的体验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被求助者是非常乐意帮求助者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的,而同样如果在两个亲密关系的同伴之间互动求助,被求助者常常会感觉到被重视和被需求,这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模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和课后体验分享来告诉学生阳光积极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正面看待别人和世界,形成一种敢于向别人求助同时乐于助人的正确价值观。
  (三)情境实地体验,从感官角度培养学生情感
  通过带领学生实地探寻课本中的“美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耳,口,皮肤,眼等多角度直观地给学生传递美的刺激和体验,可以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同时提升情感的感知能力,促进语文情感培育教学的进行。例如在《找春天》课文中,我们通过书面生动的表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求,文字的功能始终是有限的,想要学生体验到《找春天》中的那番美景和春意盎然的生机,可以借助春游或者户外活动的机会开展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花朵和绿草,鼻子闻花香和尘土,耳朵听鸟语和微风,再用小手触摸一下清晨的雨露,亲身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美,让人流连忘返。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依据课文里的描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寻找春天里的小草,“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寻找春天里的花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找出春天中的树枝芽等等,来和它们打招呼,并小组间交流分享自己在春天中发现的其他奇妙的事物,提供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它们在你的心中,是春天的什么呢?通过这样现场实地感受课文的形式,不仅可以高效完成教学计划,更是对学生情感培养的一个升华,让学生学会体验世间美好的事物,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结语
  小学生的特殊成长时期应该得到我们的倍加关注,在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初期,我们就应该主抓学生的情感培养,从各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感情价值观,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实现情感升华,形成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和高效方法,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情感的探索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紫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扬州大学[J].2016,06.
其他文献
【摘要】机关作风建设的好坏是高等院校运行是否高效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高校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更是事业发展的推进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机关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当前高校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当前高校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校机关 作风建设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科技计划项目(
期刊
【摘要】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与授课对象均符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求,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管理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也是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推动,从而更好培养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公共管理学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市场中出现大批量高校毕业生滞留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关注点之一。为此,高职院校特开启体验式生涯计划教育模式,企图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知、就业过程的竞争力与发展力,环节高校毕业生滞留现象。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验式教学 生涯规划教育 就业能力 
期刊
【摘要】近年来,校园贷引发的大学生自杀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校园贷将大学生逼上绝路也有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生命观的异化和扭曲造成了校园贷的可乘之机。因此,通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学生生命观异化现状及成因,了解受校园贷侵害的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成因,提出降低校园贷对大学生侵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观异化 校园贷 心理咨询案例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沧州地区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成长。新课改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材施教,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是对教师的一种新的考验,如何设计一节优质课,对教材的充分利用,重新整合,深化教学,使用现代信息手段教学,强调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是我们在教学中所必需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整体感 现实感 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49-01  中学历史课,让学生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及然其后。人教版教材有些课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关键。目前,我国学校越来越趋向于小班化教学,在小班制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健康生活,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班制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37-0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懂得感恩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挖掘语文文本中蕴含的感恩教育元素,对学生实施感恩祖国、感恩母亲、感恩伟人、感恩地球教育,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心田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感恩 学生 品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八步区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恩教育研究》(课题编号:HBY2018C31)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2
期刊
纵观语文课程改革30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历程,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每十年为一个周期,大致可分三个阶段:80年代培养语文能力和发展智力,90年代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语文训练,2001年以来强调提高语文素养加强语文实践。东师附小在“继承与创新,回归与变革”的道路上摸索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变”的是学科的气质和思想;“变”的是结构和形式,“不变”的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非常关注培养学生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发展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3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