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实施临终关怀的作用。
方法:统计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临终关54例,减轻了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维护了他们最后的尊严。从心理护理,病房设置,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家属安抚等方面实施护理。
结论:社区服务中心是开展临终关怀较理想的机构,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据高不下、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癌症晚期 社区护理 社区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33-01
近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晚期癌症患者则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人们对生存质量的关注,以及临终患者的增多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制度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在社区接受临终关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命弥留之际,情愿与家人一起享受最后的时光,而不愿住在大医院,以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为代价,靠药物和器械来延长生命。对于基本丧失治疗机会的晚期患者,社区服务卫生中心建立社区家庭临终关怀病床,正好可以满足这类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社区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心理和生理照顾,尽量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承担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责任。就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0年1月-2013年5月对54例晚期癌症病人实施临终关怀进行探讨分析。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5月,共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例,男48例,女6例,年龄25-88岁,平均年龄60.4岁;胃癌17例,肺癌11例,食道癌11例,肠癌9例,其他肿瘤6例,文化程度:大、中专文化2例,中学14例,小学18例,文盲20例,临终关怀时间14d~6个月,平均2.3个月。
2 方法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护与支持,它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强调的是对病人的治疗,对生命的抢救。临终关怀也不同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的死亡。主要是控制症状,支持病人,支持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终和优逝成为人们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人桑得斯博士(D.C.Saunders)是一名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桑得斯博士感到濒死的患者需要精心照料,而且死亡前后其亲属都需要精神和心理辅导。经过努力她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 多佛临终关怀院”。目前全世界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形式临终关怀机构,我国台湾、香港于1982年逐步成立“善终服务会”;1990年天津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 1993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并于1996年正式创办“临终关怀杂志”。为我国的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提供理论指导。
临终关怀的实施:临终关怀的基石是临终护理。临终护理是对垂危临终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它通过与一般的医疗手段有着区别的护理程序,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的变化作全面了解和评估,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使病人在心理上缓解或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和震慑,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平静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使患者从消极等待变为正确认识、主动配合的积极情绪。在临终关怀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心理护理。
2.1.1 焦虑心理是临终患者重要的心理特征,多数患者对现实持有一种消极的评价,对未来感到无比艰辛,百般无奈和失落,以致坚信没有任何方法和途径能够摆脱苦难,他(她)进入医院接受各种医疗检查和治疗时,主要表现为心事重重、唉声叹气、情感脆弱。医务人员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心理动态并进行疏导。
2.1.2 忧郁心理是临终患者最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临床观察表明许多患者随着病情的恶化和症状的加重,亲人含泪的目光和特别体贴,多意识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离开人世。主要表现为心情忧郁、痛苦、消沉、失望,有时为避免亲人们的悲伤而暗自流泪,患者先是急于交代后事,然后沉默不语,但希望亲人日夜守护在身边。可与患者聊天,谈些新闻趣事,让患者听些音乐相声,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2.1.3 极端否认心理:这类患者大多具有非好即坏的偏执认识,易在思维上走向极端,甚至有自杀倾向,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为拒绝接受检查、治疗,易与家人和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当患者意识到或间接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心理上不愿接受这种事实,常常反复追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如何,要求家属带自己到大医院进行复查,以图否认客观存在的病情。护理人员正确地引导患者,加强观察情绪举动变化,防止患者的极端行为。
2.1.4 认可心理:患者认为应该交代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于是等着与亲人作最终诀别,这时患者既不痛苦,也不害怕,患者与家属为了避免对方伤感,彼此心意相通,都显得平静安详,不愿与人交谈。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安慰、体贴病人,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把各种想法表达出来,针对不同类型性格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因势利导,帮助病人树立与癌症作斗争的信心,延长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2.2 环境设置:尽可能提供单独的病房,既不会影响其他病人,又能照顾 到家属的休息,房间内带卫生间,配备陪员床,沙发、电视、冰箱、电话、电磁炉等基础生活设施。可摆放一些纪念物、照片、鲜花等,允许家属从家中带来部分生活用品,创建一个温馨,积极,和谐的家庭式环境气氛,房间内可不摆放抢救物品,以免增加病人的恐惧感,可以留有陪客2-3人,尊重病人的意愿,不要轻易改变病人的生活习惯。房间的布置以满足病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为原则,为病人提供一个方便、安静、家庭气氛浓厚的空间,使病人在人生最后的旅途中和家人一同度过,消除病人的孤独感,减轻不良环境对病人情绪的影响,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来缓解患者临终的恐惧。 2.3 加强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合理搭配和烹饪方法,胃癌和食管癌患者以软食为主,避免进食坚硬、带刺、粗糙食物,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等食物。肺癌和肝癌的患者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味,配制患者喜爱的食物,创造舒适的就餐环境,若患者无法进食时,应给予肠外营养或鼻饲,补充足够所需的热量和营养。
2.4 正确使用止痛剂:晚期癌症病人疼痛较为明显,那种撕肝裂肺般的叫喊声让人不寒而栗,首先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再根据疼痛的程度选用镇痛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2.5 家属安抚。
2.5.1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实行24小时全天照顾,妥善做好各项生活护理,争分夺秒地抢救,做到有呼必应、一呼即到。尊重临终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即使面对病人的无礼,亦应言语热情、态度和蔼,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心灵深处的同情,使患者感到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和关怀,而是一如既往力图将其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减少或驱除患者及家属的怨尤和遗恨。
2.5.2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的病人家属希望病人在家中去世,因此在患者弥留之际,协助家属给患者穿好衣服,安排好医护人员陪同送回家中,拔除导尿管、输液针等导管,取出金属假牙等异物,使病人安然离世。为了抚慰病人家属,遵从民俗,帮助办理结账、联系亲属,减轻家属的心负担,缩短悲痛期,使家属顺利度过居丧期。
3 结果
通过对54例癌症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房设置、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家属安抚等方面实施护理,全部患者可以面对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正确面对死亡,带着温暖离开。家属心理及情绪稳定,没有发生1例纠纷。
4 讨论
在我国尽管设立了临终关怀的专门机构,但多数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对临终关怀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识来接受,还没有完全取得社会及广大医护人员心理上的认可。因此,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应增加临终关怀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我们要推广临终关怀,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关心临终关怀。让临终关怀这一学科和充满爱心的事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作为社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倡导和推广社区临终关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解决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据高不下、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起着重要作用,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方法:统计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临终关54例,减轻了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维护了他们最后的尊严。从心理护理,病房设置,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家属安抚等方面实施护理。
结论:社区服务中心是开展临终关怀较理想的机构,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据高不下、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癌症晚期 社区护理 社区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33-01
近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晚期癌症患者则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人们对生存质量的关注,以及临终患者的增多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制度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在社区接受临终关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命弥留之际,情愿与家人一起享受最后的时光,而不愿住在大医院,以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为代价,靠药物和器械来延长生命。对于基本丧失治疗机会的晚期患者,社区服务卫生中心建立社区家庭临终关怀病床,正好可以满足这类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社区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心理和生理照顾,尽量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承担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责任。就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0年1月-2013年5月对54例晚期癌症病人实施临终关怀进行探讨分析。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5月,共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例,男48例,女6例,年龄25-88岁,平均年龄60.4岁;胃癌17例,肺癌11例,食道癌11例,肠癌9例,其他肿瘤6例,文化程度:大、中专文化2例,中学14例,小学18例,文盲20例,临终关怀时间14d~6个月,平均2.3个月。
2 方法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护与支持,它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强调的是对病人的治疗,对生命的抢救。临终关怀也不同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的死亡。主要是控制症状,支持病人,支持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终和优逝成为人们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人桑得斯博士(D.C.Saunders)是一名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桑得斯博士感到濒死的患者需要精心照料,而且死亡前后其亲属都需要精神和心理辅导。经过努力她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 多佛临终关怀院”。目前全世界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形式临终关怀机构,我国台湾、香港于1982年逐步成立“善终服务会”;1990年天津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 1993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并于1996年正式创办“临终关怀杂志”。为我国的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提供理论指导。
临终关怀的实施:临终关怀的基石是临终护理。临终护理是对垂危临终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它通过与一般的医疗手段有着区别的护理程序,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的变化作全面了解和评估,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使病人在心理上缓解或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和震慑,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平静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使患者从消极等待变为正确认识、主动配合的积极情绪。在临终关怀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心理护理。
2.1.1 焦虑心理是临终患者重要的心理特征,多数患者对现实持有一种消极的评价,对未来感到无比艰辛,百般无奈和失落,以致坚信没有任何方法和途径能够摆脱苦难,他(她)进入医院接受各种医疗检查和治疗时,主要表现为心事重重、唉声叹气、情感脆弱。医务人员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心理动态并进行疏导。
2.1.2 忧郁心理是临终患者最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临床观察表明许多患者随着病情的恶化和症状的加重,亲人含泪的目光和特别体贴,多意识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离开人世。主要表现为心情忧郁、痛苦、消沉、失望,有时为避免亲人们的悲伤而暗自流泪,患者先是急于交代后事,然后沉默不语,但希望亲人日夜守护在身边。可与患者聊天,谈些新闻趣事,让患者听些音乐相声,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2.1.3 极端否认心理:这类患者大多具有非好即坏的偏执认识,易在思维上走向极端,甚至有自杀倾向,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为拒绝接受检查、治疗,易与家人和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当患者意识到或间接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心理上不愿接受这种事实,常常反复追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如何,要求家属带自己到大医院进行复查,以图否认客观存在的病情。护理人员正确地引导患者,加强观察情绪举动变化,防止患者的极端行为。
2.1.4 认可心理:患者认为应该交代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于是等着与亲人作最终诀别,这时患者既不痛苦,也不害怕,患者与家属为了避免对方伤感,彼此心意相通,都显得平静安详,不愿与人交谈。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安慰、体贴病人,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把各种想法表达出来,针对不同类型性格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因势利导,帮助病人树立与癌症作斗争的信心,延长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2.2 环境设置:尽可能提供单独的病房,既不会影响其他病人,又能照顾 到家属的休息,房间内带卫生间,配备陪员床,沙发、电视、冰箱、电话、电磁炉等基础生活设施。可摆放一些纪念物、照片、鲜花等,允许家属从家中带来部分生活用品,创建一个温馨,积极,和谐的家庭式环境气氛,房间内可不摆放抢救物品,以免增加病人的恐惧感,可以留有陪客2-3人,尊重病人的意愿,不要轻易改变病人的生活习惯。房间的布置以满足病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为原则,为病人提供一个方便、安静、家庭气氛浓厚的空间,使病人在人生最后的旅途中和家人一同度过,消除病人的孤独感,减轻不良环境对病人情绪的影响,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来缓解患者临终的恐惧。 2.3 加强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合理搭配和烹饪方法,胃癌和食管癌患者以软食为主,避免进食坚硬、带刺、粗糙食物,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等食物。肺癌和肝癌的患者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味,配制患者喜爱的食物,创造舒适的就餐环境,若患者无法进食时,应给予肠外营养或鼻饲,补充足够所需的热量和营养。
2.4 正确使用止痛剂:晚期癌症病人疼痛较为明显,那种撕肝裂肺般的叫喊声让人不寒而栗,首先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再根据疼痛的程度选用镇痛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2.5 家属安抚。
2.5.1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实行24小时全天照顾,妥善做好各项生活护理,争分夺秒地抢救,做到有呼必应、一呼即到。尊重临终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即使面对病人的无礼,亦应言语热情、态度和蔼,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心灵深处的同情,使患者感到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和关怀,而是一如既往力图将其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减少或驱除患者及家属的怨尤和遗恨。
2.5.2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的病人家属希望病人在家中去世,因此在患者弥留之际,协助家属给患者穿好衣服,安排好医护人员陪同送回家中,拔除导尿管、输液针等导管,取出金属假牙等异物,使病人安然离世。为了抚慰病人家属,遵从民俗,帮助办理结账、联系亲属,减轻家属的心负担,缩短悲痛期,使家属顺利度过居丧期。
3 结果
通过对54例癌症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房设置、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家属安抚等方面实施护理,全部患者可以面对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正确面对死亡,带着温暖离开。家属心理及情绪稳定,没有发生1例纠纷。
4 讨论
在我国尽管设立了临终关怀的专门机构,但多数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对临终关怀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识来接受,还没有完全取得社会及广大医护人员心理上的认可。因此,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应增加临终关怀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我们要推广临终关怀,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关心临终关怀。让临终关怀这一学科和充满爱心的事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作为社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倡导和推广社区临终关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解决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据高不下、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起着重要作用,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