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适应有效教学的要求,教师应遵循《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本着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给数学找个“原型”,把生活常识提炼为数学。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而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关键词:身边数学;有效教学;经验;模型;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27-1
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把握生活中的原型,利用原型进行有效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把握,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的小纸盒和火柴盒,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盒(有6个面)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学生去测量、计算火柴盒的外套(有4个面)与内盒(有5个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归”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二、把握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经验转化为知识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
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今天小明过生日,邀请了7名同学一起吃蛋糕,爸爸分了8块蛋糕,每人一块,分得很均匀,都是分的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蛋糕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
三、把握生活中的模型,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把握模型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
四、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
五、把握生活情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把4根小棒用线捆成一个长方形,再带领学生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后,随手一掌把这个长方形打歪了,学生先是一愣,然后突然醒悟(长方形一歪,不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吗),很多学生立即联想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我顺势引导,整节课学得轻松而有效。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创设出更丰富多彩、更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教学氛围中学习,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关键词:身边数学;有效教学;经验;模型;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27-1
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把握生活中的原型,利用原型进行有效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把握,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的小纸盒和火柴盒,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盒(有6个面)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学生去测量、计算火柴盒的外套(有4个面)与内盒(有5个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归”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二、把握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经验转化为知识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
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今天小明过生日,邀请了7名同学一起吃蛋糕,爸爸分了8块蛋糕,每人一块,分得很均匀,都是分的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蛋糕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
三、把握生活中的模型,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把握模型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
四、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
五、把握生活情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把4根小棒用线捆成一个长方形,再带领学生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后,随手一掌把这个长方形打歪了,学生先是一愣,然后突然醒悟(长方形一歪,不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吗),很多学生立即联想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我顺势引导,整节课学得轻松而有效。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创设出更丰富多彩、更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教学氛围中学习,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