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
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点在绿化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栽种的点是指单体或几株植物的零星点缀,点的合理运用是园林设计师创造力的延伸,其手法有:自由、陈列、旋转、放射、节奏、特异等,不同点的排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点是一种轻松、随意的装饰美,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所称的线也就是指用植物栽种的线或是重新组合而构成的线,例如:绿化中的绿篱。线可分直线、曲线两种。要把绿化图案化、工艺化,线的运用是基础,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的关系,同时,线有很强的方向性,垂直线庄重有上升之感,而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神以线而传,形以线而立,色以线而明,绿化中的线不仅具有装饰美,而且还充溢着一股生命活力的流动美。
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建园”就是“深刻理解园林的文化属性,掌握各类园林的文化内涵,加大园林绿化的精神文化底蕴,从弘扬优秀古代园林文化和展现时代文明风范的结合上,赋予城市园林建设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绿地系统规划应从“见缝插绿”向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绿”转变,体现大气魄和高水平。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使之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要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尽最大可能扩大绿地面积。规划设计中,尽量使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广场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等布局合理,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其次,构建大绿化体系,营造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着力高起点、高档次、高品位,解决好平面规划与立体设计的关系,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植物造型造景等绿化形式充分运用,并努力吸收国内外城市园林规划的先进经验,使园林绿化向多元化发展,形成“空、松、透、绿、亮、美”的大园林景观。坚持城乡一体,
实现大环境绿化,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在重点搞好中心地区规划的同时,抓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制订和对郊区绿地系统规划設计的指导。园林绿化参与城市设计问题,是园林绿化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以建设一流园林城市为目标,首先重视规划设计,使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再设计的一个主要手段,为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做出贡献。
园林景观设计学的出现使这一领域里传统的以审美为基础的理论,让位于对专业知识、社会需求及与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可持续理念的追求。今天,实践层面的中国景观设计将会在民族与国际语境的碰撞中展开一系列的实验,而中国当代部分景观基于理性的实践和理论已经走到国际景观的前沿并产生了影响,与当前普遍意义上的景观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与不平衡的状态。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不平衡激发了更多现代意义上的景观作品的出现。当下,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界需要有超越民族文化的视野,才能与国际上景观规划设计界的先进思潮和作品进行对话,在这个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时代,中国景观设计应该而且必须有更多的展现与贡献。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
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点在绿化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栽种的点是指单体或几株植物的零星点缀,点的合理运用是园林设计师创造力的延伸,其手法有:自由、陈列、旋转、放射、节奏、特异等,不同点的排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点是一种轻松、随意的装饰美,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所称的线也就是指用植物栽种的线或是重新组合而构成的线,例如:绿化中的绿篱。线可分直线、曲线两种。要把绿化图案化、工艺化,线的运用是基础,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的关系,同时,线有很强的方向性,垂直线庄重有上升之感,而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神以线而传,形以线而立,色以线而明,绿化中的线不仅具有装饰美,而且还充溢着一股生命活力的流动美。
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建园”就是“深刻理解园林的文化属性,掌握各类园林的文化内涵,加大园林绿化的精神文化底蕴,从弘扬优秀古代园林文化和展现时代文明风范的结合上,赋予城市园林建设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绿地系统规划应从“见缝插绿”向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绿”转变,体现大气魄和高水平。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使之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要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尽最大可能扩大绿地面积。规划设计中,尽量使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广场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等布局合理,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其次,构建大绿化体系,营造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着力高起点、高档次、高品位,解决好平面规划与立体设计的关系,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植物造型造景等绿化形式充分运用,并努力吸收国内外城市园林规划的先进经验,使园林绿化向多元化发展,形成“空、松、透、绿、亮、美”的大园林景观。坚持城乡一体,
实现大环境绿化,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在重点搞好中心地区规划的同时,抓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制订和对郊区绿地系统规划設计的指导。园林绿化参与城市设计问题,是园林绿化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以建设一流园林城市为目标,首先重视规划设计,使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再设计的一个主要手段,为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做出贡献。
园林景观设计学的出现使这一领域里传统的以审美为基础的理论,让位于对专业知识、社会需求及与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可持续理念的追求。今天,实践层面的中国景观设计将会在民族与国际语境的碰撞中展开一系列的实验,而中国当代部分景观基于理性的实践和理论已经走到国际景观的前沿并产生了影响,与当前普遍意义上的景观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与不平衡的状态。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不平衡激发了更多现代意义上的景观作品的出现。当下,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界需要有超越民族文化的视野,才能与国际上景观规划设计界的先进思潮和作品进行对话,在这个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时代,中国景观设计应该而且必须有更多的展现与贡献。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