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空间”的翩翩舞者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琦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世界经济》等刊物匿名审稿专家。曾赴英国Exeter大学学习,发表论文百余篇,独立出版专著、教材5部。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国际经贸领域最高学术研究奖——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和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
  
  当16岁的梁琦在家乡那片简易的舞台上以优美的跳、旋、展、转、绷的形体动作演绎着“喜儿”的悲欢离合时,她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小女子”日后会在经济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并在这个似乎属于男人的世界里舞出了炫目的别样风景!
  
  崭露头角
  
  在上大学之前,她是家乡县城的一名舞蹈演员;在来南大之前,她是核工业部中南工学院的教师;在搞经济学之前,她是一名数学讲师。在梁琦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次转型,最近的一次则是十年之前。
  1998年,受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的资助,在赵曙明院长的推荐下,梁琦赴英国进修,开始了与西方经济学的零距离接触。
  英国Exeter(爱塞特)大学的经济专业是全英国的“五星级”专业,在那里,刚跨入经济学大门的梁琦如同来到一个辽阔广袤的世界,浩瀚的资料、纷繁的理论,让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在爱塞特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的还有一位来自中科院的物理学家,一位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给了我很多帮助,教我如何查找研究资料,如何利用数据库,如何与国外学者进行学术合作,以及看哪个电视频道能练听力,做什么样的三明治能泡一天图书馆等,样样都教我。”梁琦说,“更重要的是,从他那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科学精神,因此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那种生活节奏和工作态度,周末以外的每一天都是在紧张读书中度过的。”
  正是在英国,梁琦开始接触西方经济学,发现经济学是一方很有意思的天地。“对我来说,直接在国外开始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梁琦如是说。
  让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广泛知道梁琦的名字,是在她与杨小凯教授讨论的文章发表之后。杨小凯教授后来成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是最著名的华裔经济学家之一。梁琦与杨小凯教授关于传统四大贸易定理的讨论文章在《经济学》上发表后,被每年选择十余篇文章入编的《中国经济学》当年转载。
  
  深入“淘金”
  
  如果说出国学习让梁琦彻底完成了从数学到经济学的转型,那么攻读博士则使她确立了研究方向,并让她成为勇立潮头、跟踪国际前沿的开拓者,成为较早将空间经济学引入中国并与中国现实相融合的佼佼者。
  梁琦接触“空间经济学”是从她的博士论文选题开始的。论文前的开题报告一度让梁琦一筹莫展。那几个月里,平时忙于教学、上课的梁琦一到双休日就去书店逛,为的是寻找灵感。学国际经济学的她对于国际经济学大家的新论自然格外关注,保罗·克鲁格曼的两本小册子《地理与贸易》和《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让她眼前一亮。再读到甘道尔夫的教材《国际经济学》时,她几乎兴奋起来。
  在她看来,一本优秀教材不仅要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还要有新颖性,对成熟的知识要全面系统地介绍,对新的知识要尽可能地介绍。而在这本教材中,“增补”的一章“全球化与经济地理学”却只有薄薄的两页,完全不像其它章节写的那样成熟和饱满。梁琦立刻敏感的意识到:这一定是一个新的方向,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她豁然开朗,决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产业与地理的角度去研究国际经济贸易。
  从2002年6月1日开题起,梁琦或精读或泛读地看完一百多篇英文文献,并用半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产业集聚论》,获准提前毕业。在那半年的日子里,梁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连原本让人称羡的好眼睛也不得不配上了一副近视眼镜。
  梁琦特别感激导师刘厚俊教授,当年,国内还没有“空间经济”一说,导师却对她的选题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她整理了一篇“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向某刊物投稿,结果被拒,梁琦有些沮丧,导师立即给予鼓励,并举例给她听,“当年奥林的博士论文好长时间得不到承认,七年后才得以出版,后来,他正因为这部博士论文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她决定不再为发文章而烦心,潜心做自己的研究。
  梁琦的敏锐与创新为她迎来了一片光明的空间:学术专著《产业集聚论》自2004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连续印刷三次,发行量超万册,出版后两年就被引用114次,是该领域引用频率最高的书目之一;她也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经贸领域最高学术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不论是著作奖还是论文奖,两次都是排名第一;她的论文是2006年经济学惟一的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当外人惊叹于梁琦的杰出才华时,梁琦却把她的所有荣誉归功于她的父亲。对她而言,父亲是她人生和学术道路上的领航人。父爱如山,刻骨铭心。父亲以读书人特有的沉静和严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人格影响了梁琦一辈子。
  记者眼前的梁琦教授端庄优雅,得体的服饰令她看起来依旧光彩照人,“才女”之誉伴随她整个生涯。梁琦笑着说,母亲能歌善舞,又是业余运动员,她的大学体育老师就是歌唱家李谷一的母亲。在文艺方面她深受母亲的影响,继承了母亲的一些禀赋。
  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做大学教师时,梁琦笑着回答,“因为我和孔子是9月28日同一天生日。这大概注定我这一辈子与做教师、做学问有缘。”
  采访刚一结束,梁琦教授便拖着行李箱匆匆踏上赴广州的行程。在那里,她将为期待已久的学子播下“空间经济”的理论火种。看着她的倩影渐行渐远,我知道,那秀美端庄的身形下一定有一颗对人生充满热情、追求和感恩的心!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要提高全民素质,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实现这一任务。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投入”。这是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在接受《教育与职业》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据悉,湖南省政府已经明确并出台措施,依法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加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张放平担任厅长的这几年,他一直秉持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式也从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逐渐转变,这对院校长的管理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种大趋势下,当今校长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与职能?本期我们邀请各院校畅谈各自观点,交流管理心得。    主持人:万祎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张伟贤:  成功管
期刊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都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GDP每年呈10%左右的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企业上市融资再创历史新高。大量企业在飞快成长中必然面临管理水平和人才团队亟待升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中国仍在上升的对MBA人才的需求,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MBA招生整体将增加24%,甚至有可能高达30
期刊
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开办企业大学的热情持续升温。海尔、联想、中兴、华为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效仿外国跨国公司,开始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在企业参与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大学的辐射面是核心企业的整个产业链,有丰富的设备、技术、岗位资源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托,而且在人力资源上也往往对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捆绑式供给。企业大学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向企业及其产业链供给人才的功能
期刊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看紧。与此同时,人才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良好的雇主品牌便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2008年6月19日,由国内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携手中国教育电视台、腾讯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
期刊
从2003年教育部正式确立周期性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5年一轮的评估于今年上半年“结题”。在过去的5年里,有500多所本科高校接受了评估与检验,一同接受考验的还有评估制度本身。有人认为,评估制度是中国大学客观实际需要,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大学的持续快速发展。反对者则认为,这一制度流于形式,弊大于利,应予取消。    “是”者如是说     2006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课
期刊
在整个高校群体中,新建本科院校是一支很特殊的队伍,大都有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烙印。面对老牌名校的身影,回顾曾经走过的历程,他们有着太多的困惑:是“大而全”,还是“少而精”,是综合型还是应用型……也许,破解了难题的他们,将迎来一番别样的风景。    建设之困一    升格的冲动  ◎文·刘君    每当专升本的学校名单公布,都会在专科院校教师、家长、学子们心中激起波澜,升格成功的学校,校园里常常充满了
期刊
民办职业教育立法经历了30年的奋斗历程,政策法规提升了民办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解除了民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困惑,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法规:  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法规是民办职业教育生存的命脉,是促进其发展的有力杠杆,是维护办学秩序、创建良好办学环境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就不可能有民办职业学校蓬勃发展的今天。目前,全国
期刊
建校30周年,是咸阳师范学院加快事业发展、实现“十一五”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学校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一个新起点    回眸师院·渭水情深    时光荏苒,大道漫漫,情系渭水,梦萦毕原。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咸阳师范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历经了三地创业、两校合并、跨越发展的艰辛岁月,如今的咸阳师范学院已经枝繁叶茂,生机盎然。2008年5月25日,风华正茂的咸阳师范学院将迎来自己的三十华诞。
期刊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有一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常熟理工学院,闻名遐迩的沙家浜与她隔湖相望。从1958年建校的苏州师专至2008年的常熟理工,学校走过了50载悠悠岁月,50年历程凝聚着数代人的追求和奋斗。学校在升本后的首次党代会上决定,常熟理工学院将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一时间,吸引了社会众多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