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阶段是兒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评价,可以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快速发展,并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的智力获得有效发展。本文从幼儿幼儿园区域活动科学的指导与评价入手,探究如何有效促进幼儿多项能力均衡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组织
幼儿阶段教师不宜对孩子开展文化知识教学,但是可以通过多种区域活动,使幼儿的认知能力稳步发展,在游戏和互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幼儿快速成长。幼儿园中的幼儿数量较多,教师难以对他们面面俱到加以专项性引导,但是我们可以组织区域游戏活动,使幼儿开展积极的自我认知。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幼儿自身活泼好动的优势,放开思路,灵活设计,打造良好的幼儿区域游戏乐园。
一、依托充裕的空间资源促进幼儿广泛参与
现在很多家庭都住在楼房之中,因为怕影响楼上、楼下的邻居而限制幼儿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园在保育工作落实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空间资源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区域游戏,孩子们都不用居于一隅,而是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展探究活动。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玩的更加尽兴,而且教师还可以对大区域进行有效细分,让幼儿们巧妙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心理。如随着音乐而律动的呼啦圈,在过家家中引入一些团体协作活动等,儿童的参与意识就非常强。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项目,幼儿园都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这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同时对于他们团队协作意识的发展也有巨大帮助。
二、观察、探究与实践相融合助力幼儿兴趣发展
观察和探究是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让幼儿自主摸索,很多探究活动的开展都带有一些局限性,很多活动孩子们都不能主动动手参与,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们间接掌握一些活动方法,这就极大的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以有效的组织与评价,引导幼儿参与多种认知活动。如植物观察就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白菜、芹菜、菠菜、油菜等;还有一些高大的灌木,遍地的野菜,漫山遍野的小花小草都是孩子们观察实践的良好素材。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幼儿去田间地头观察,还可以自己亲自种一棵,家长还可以在自己家中之间为孩子开辟一片试验田,让孩子们深入观察各种植物的姿态。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让幼儿们直接用来观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优势。以土为例,教师除了让幼儿们直接去观察泥土的外观,颜色,气味等,还可以与幼儿一起挑选一些优质黏土来玩泥巴,让幼儿亲手捏制各种造型。此外,很多的作物种子、植物秸秆、树叶、根、茎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手工创作与科学探究的重要材料。如利用小麦的秸秆儿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尝试一些平面拼贴活动,还可以开展立体的造型捆扎创意实践。不同颜色的树叶,绚丽多彩,本身就是一副天然的水彩画,教师既可以带领幼儿到田间去欣赏、描摹,还可以让幼儿园自主采集带回教师,尝试创意拼贴,都是非常好的材料,既能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还能美化园区,一举多得。
三、落实以生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体验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资源非常多,但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天性,还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在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要单纯去设计一些活动原则,而是要尽量结合幼儿先前的认知,让他们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参与进来。所以教师自身首先要放开教条性思维因素,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快乐成长。
如区域空间的设计就可以从过家家等角度入手,贴近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可以自觉融入进去。在科学区不一定引导幼儿餐开展一些难度较高的实验,而是可以让他们模仿自己见到的父母居家布置的场景,如何进行颜色的搭配,房屋的布局规划,并积极动脑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来设计一座漂亮的房子。如在美术课上。教师期望幼儿能够画出一颗更加逼真的大树,因此都会从技法、构图等方面反复指导。这样要画出的大树可能更加逼真一些,但是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活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把课桌搬到室外,让幼儿亲自坐在大树下仔细去观察这个大树的树干、树枝、树叶,让幼儿在充分观察之后再进行有效创作。在不断的描摹观察中,提升幼儿的运笔灵活性和构图能力。
总之,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幼儿过度干涉,不要让他们刻意去达成某一个目标,而是要鼓励幼儿能够积极创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对每个幼儿进行个性化引导,激发他们的参与心理,鼓励幼儿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董旭花, 韩冰川, 王翠霞等. 小区域,大学问: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 小区域,大学问: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2]李海霞. 浅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设置与指导[J]. 祖国:教育版, 2013, 000(008):P.105-106.
[3]泽仁拉宗.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教师的有效指导[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4):101-101.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组织
幼儿阶段教师不宜对孩子开展文化知识教学,但是可以通过多种区域活动,使幼儿的认知能力稳步发展,在游戏和互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幼儿快速成长。幼儿园中的幼儿数量较多,教师难以对他们面面俱到加以专项性引导,但是我们可以组织区域游戏活动,使幼儿开展积极的自我认知。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幼儿自身活泼好动的优势,放开思路,灵活设计,打造良好的幼儿区域游戏乐园。
一、依托充裕的空间资源促进幼儿广泛参与
现在很多家庭都住在楼房之中,因为怕影响楼上、楼下的邻居而限制幼儿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园在保育工作落实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空间资源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区域游戏,孩子们都不用居于一隅,而是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展探究活动。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玩的更加尽兴,而且教师还可以对大区域进行有效细分,让幼儿们巧妙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心理。如随着音乐而律动的呼啦圈,在过家家中引入一些团体协作活动等,儿童的参与意识就非常强。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项目,幼儿园都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这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同时对于他们团队协作意识的发展也有巨大帮助。
二、观察、探究与实践相融合助力幼儿兴趣发展
观察和探究是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让幼儿自主摸索,很多探究活动的开展都带有一些局限性,很多活动孩子们都不能主动动手参与,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们间接掌握一些活动方法,这就极大的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以有效的组织与评价,引导幼儿参与多种认知活动。如植物观察就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白菜、芹菜、菠菜、油菜等;还有一些高大的灌木,遍地的野菜,漫山遍野的小花小草都是孩子们观察实践的良好素材。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幼儿去田间地头观察,还可以自己亲自种一棵,家长还可以在自己家中之间为孩子开辟一片试验田,让孩子们深入观察各种植物的姿态。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让幼儿们直接用来观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优势。以土为例,教师除了让幼儿们直接去观察泥土的外观,颜色,气味等,还可以与幼儿一起挑选一些优质黏土来玩泥巴,让幼儿亲手捏制各种造型。此外,很多的作物种子、植物秸秆、树叶、根、茎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手工创作与科学探究的重要材料。如利用小麦的秸秆儿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尝试一些平面拼贴活动,还可以开展立体的造型捆扎创意实践。不同颜色的树叶,绚丽多彩,本身就是一副天然的水彩画,教师既可以带领幼儿到田间去欣赏、描摹,还可以让幼儿园自主采集带回教师,尝试创意拼贴,都是非常好的材料,既能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还能美化园区,一举多得。
三、落实以生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体验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资源非常多,但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天性,还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在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要单纯去设计一些活动原则,而是要尽量结合幼儿先前的认知,让他们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参与进来。所以教师自身首先要放开教条性思维因素,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快乐成长。
如区域空间的设计就可以从过家家等角度入手,贴近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可以自觉融入进去。在科学区不一定引导幼儿餐开展一些难度较高的实验,而是可以让他们模仿自己见到的父母居家布置的场景,如何进行颜色的搭配,房屋的布局规划,并积极动脑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来设计一座漂亮的房子。如在美术课上。教师期望幼儿能够画出一颗更加逼真的大树,因此都会从技法、构图等方面反复指导。这样要画出的大树可能更加逼真一些,但是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活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把课桌搬到室外,让幼儿亲自坐在大树下仔细去观察这个大树的树干、树枝、树叶,让幼儿在充分观察之后再进行有效创作。在不断的描摹观察中,提升幼儿的运笔灵活性和构图能力。
总之,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幼儿过度干涉,不要让他们刻意去达成某一个目标,而是要鼓励幼儿能够积极创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对每个幼儿进行个性化引导,激发他们的参与心理,鼓励幼儿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董旭花, 韩冰川, 王翠霞等. 小区域,大学问: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 小区域,大学问: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2]李海霞. 浅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设置与指导[J]. 祖国:教育版, 2013, 000(008):P.105-106.
[3]泽仁拉宗.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教师的有效指导[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4):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