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关爱学生;关注教材;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0(B)—0019—0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进行人文教育应该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表现结合起来。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爱学生,从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他们才会去尊重、关爱、善待别人。
二、关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作为教材,语文课文中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启发教育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则是启发学生要回报社会。《放弃射门》中,由于对方守门员受伤,福勒放弃了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课文,就需要教师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可以组织“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内涵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爱自然,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 、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对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没有认识到位,仍然是以教材、教参为主,忽略了生本因素、时代因素、发展因素。有些课文解读的观念已经陈旧,教师没有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研究文本。要知道那些“关怀弱势群体”、“追求美好生活”、“加强环保意识”等等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孕生的,新课堂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二是教师只注意人文因素,不重视语言因素、语言实践。语言文字训练没有落实到位,虚晃一枪,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割裂,学生无法从语境中感受、体会文章中的人文内涵。三是有些公开课只考虑课堂教学形式的生动,没有考虑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的结合统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努力做到两个防止,就是既要防止人文精神的失落,又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弱化。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0(B)—0019—0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进行人文教育应该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表现结合起来。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爱学生,从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他们才会去尊重、关爱、善待别人。
二、关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作为教材,语文课文中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启发教育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则是启发学生要回报社会。《放弃射门》中,由于对方守门员受伤,福勒放弃了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课文,就需要教师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可以组织“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内涵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爱自然,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 、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对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没有认识到位,仍然是以教材、教参为主,忽略了生本因素、时代因素、发展因素。有些课文解读的观念已经陈旧,教师没有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研究文本。要知道那些“关怀弱势群体”、“追求美好生活”、“加强环保意识”等等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孕生的,新课堂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二是教师只注意人文因素,不重视语言因素、语言实践。语言文字训练没有落实到位,虚晃一枪,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割裂,学生无法从语境中感受、体会文章中的人文内涵。三是有些公开课只考虑课堂教学形式的生动,没有考虑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的结合统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努力做到两个防止,就是既要防止人文精神的失落,又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