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让未来先来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有以下说明:“需要先在方格纸上标明正整数的刻度,希望学生能够把握数对与方格纸上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并且知道不同的数对之间可以进行比较,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将来直观理解直角坐标系。”[1]特级教师周卫东近日在我校以“小鸭在哪儿”为题,引导四年级学生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可谓深刻体现了这一主旨。
  【片段一】为什么是数对?
  教学开始,老师出示
  师:如何表示小鸭走到了哪里?
  生:小鸭从0点出发向右走了5格。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包含了两条信息:一是向右,二是5格。
  生:如果只有方向没有距离,不能确定小鸭的位置;如果只有距离而没有方向,也不能确定小鸭的位置。
  师:小鸭不满足于在一条线上行走,(随机板书:线)世界这么大——
  生:我想去看看。
  老师接着出示
  师:怎样表示小鸭现在的位置呢?
  生1:小鸭在第一格的上面。
  生2:需要知道小鸭与横线的距离。
  生3:再加一条竖着的标注距离的线,就可以准确描述小鸭的位置了。
  老师让学生根据讨论的想法,画出需要的元素,学生统一到下图:
  师:那么这个点和哪两条线有关系?
  学生上黑板比画如下:
  师:那我们可以看到小鸭现在的位置分明就是两条线的交点,即——
  生:第1列第2行。
  师:小鸭又游到了B和C的位置,如下图,怎么表示?
  生1:第2列第1行。
  生2:第4列第3行。
  师:画面上这样的点还有很多吧?为了研究的方便,老师把网格画全,那么左下角这个点是否可以优化一下?
  生:把两个0写成一个0就好。
  师:数学家在研究描述位置的时候,从未停止过脚步,而且数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这样的描述既不简单,也不容易推广,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描述更好一些?
  生1:列2行1。
  生2:因为有中文,不好。
  生3:1∕2。
  生4:也不好,容易和分数混淆。
  生5:2| 1—。
  生6:虽然好理解,但“|”和“—”容易和罗马数字混淆,也不太美观。
  生7:1,2。
  生8:既简洁,又容易理解,只是1和2应该是一个整体,如果加一个括号就更好了。
  【赏析】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是结合方位词来描述的,常用的方位词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中、下、前、后、左、右、里、外。如果表述座位或者队列中的位置,常用的方位词是:第几排第几个。因此,周老师在教学起始之际,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直线上的行走路径,前述方位词足够满足定位需要。但是,小鸭要去看世界,不在同一条线上游走了,那仅用方位词就不够了,这就需要创造新的数学方法。
  回顾片段一的教学,要表示出物体的动态或者说运动中的位置,显然学生曾经的所学无法满足需求。周老师也正是以此为任务,逼迫着学生将横线上的思考“立”起来,构成两个维度上的方向及距离。这样,学生在平衡之处失衡,同时重新寻找平衡,即同化与顺应同时发生,直角坐标系这个本属于未来的知识,被学生表征了出来。
  同时,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坐标系中的点,学生在创造符号的过程中,感悟了数学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其任何一次扩张,都是一种思维的提升,其每一个规定,都是出于准确性的需要。这样在否定肯定各种数对的表达中,学生明显能感受到自己智力在拓开,那么创新这种品质因为有了经验的积累,便积淀成了素养,化作学生的下意识。
  【片段二】数对有什么用?
  师:你能设计四只小鸭排成一个花样游泳的图案吗?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
  生:(1,4)、(3,4)、(1,2)、(3,2),它们排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横着看,竖着看,每两只小鸭相隔的距离都相等。
  师:我们来消化一下这位同学的发现,能用数对间的关系来解释你的发现吗?
  生:(1,4)、(3,4)这两只小鸭在同一行上,3-1=2格,同样(1,2)、(3,2)这两只小鸭在同一行上,还是3-1=2格;而(1,4)、(1,2)这两只小鸭在同一列上,4-2=2格,同样(3,4)、(3,2),这两只小鸭在同一列上,还是4-2=2格。
  师:河面上还剩下2只小鸭,小白鸭说“我来做原点”,小黄鸭在哪里?
  生:(1,1)。
  师:小黄鸭再动一动,游到了哪里?如下图:
  生:(2.5,2.5)。
  师:哪里来的2.5?
  生:再画两条线就好了。(上台在PPT上描述这两条线相交于小黄鸭。)
  师:是呀,不是所有的数字都会明明白白地写出来,我们还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出没有画出的知识。
  师:小黄鸭再动一动,游到了哪里?
  生:(1,1)。
  师:两只小鸭玩累了,竟睡着了,轴也漂走了(如下图),当小白鸭醒来睁开眼一看,发生了什么?
  生:小白鸭的位置由(0,0)变成了(1,1),小黄鸭的位置由之前的(1,1)变成了(2,2)。
  师:看来位置由谁决定?
  生:轴。
  师:轴由谁决定?
  生:原点。原点动了,轴也就动了。
  师:小黄鸭说“我再动一下”,如下图,到哪儿了?
  生:(-2,2)。
  【赏析】有了纵横两个维度,点和数对就一一对应了起来,有了数对,我们就可以研究物体的位置规律了。在片段二的教学中,周老师先是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小鸭花样游泳成正方形,来感受为什么要建立点与数对的关系。正如张奠宙先生所言:“为什么要建立数对和格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呢?是为了今后建立坐标系,为了研究曲线和方程。当然,小学里不可能也不必要说清楚建立坐标系的真正意义,但举几个容易体现坐标价值的示例还是不难做到的。”[2]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每两只小鸭相隔的距离为什么都相等”。当然,如果再往前走一步,让学生感受(1,2)、(1,4)构成的边向右平移两格便是(3,2)、(3,4),(1,2)、(3,2)构成的边向上平移两格便是(1,4)、(3,4),学生会感悟并积累对形的分析可以借助数的运算,数的运算也可以由形的直观支撑。
  事实上,用数来描述几何图形,其目的正是为了数形结合,学生看到了根据数对的某种特性,在几何学上就可以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直线。所以不乏名师们会设计(x,3)、(3,x)、(x,x)、(x,y)之类的变式辨析,就是同一个道理。
  尤其值得再提及的是,周老师没有让学生的数学眼光局限于第一象限,轴漂走了小黄鸭游到了轴外的设计,既让学生体悟到了位置的相对性,又让学生经历了整数对无法确定位置的失衡,从而将思维打开,负数就满足重新建立平衡的需要,尽管这些知识是中学的,但学生已然明了为什么象限需要补充。不乏老师喜欢教学生用未来的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可谓拔苗助长;但是周老师却引导学生用眼前的知识解决了未来的问题,学生的智力边疆得以拓宽,思维品质得以加厚,这样才算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才算学习深度发生。
  总之,纵观上述两个片段的教学,周老师引领学生从线上点的位置确定,迁移到用有序的整数数对、负数数对,确定面上的点的位置,感悟着代数数对对形的抽象;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起始点、标注两個方向的刻度、定数对的顺序,并据此渗透其几何与图形教学的价值,这正是有效教学要实现的过程性目标。同时,将点动起来,将数对代数化、关系化,又为今后学习变量、运动类的数学播下了种子。因为学生对数对的表征,已与未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吻合,这种高于生活的几何学表示,正是笛卡尔当年提出的解析几何的思想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7.
  [2]张奠宙,巩子坤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25.
其他文献
吉林抚松,一个实际居住人口不足30万的县城,一个坐落在长白山脚下的边陲小镇,在北大、清华的高考录取名单上已连续6年榜上有名,每年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数及重点本科录取率稳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名。在2016年的全省教育质量监测中,语文成绩在全省遥遥领先,其中经典名著欣赏能力、古诗文诵读能力测试均高出全省平均值,尤其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超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就在今年
期刊
李希贵先生开创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无疑给沉寂多年的语文教学送来了一团暖暖春意,给当前困惑的语文教学局面带来了一片生机,使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春意盎然,充满活力。  平江县从去年下学期开始酝酿启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陆续派人员赶赴北京十一学校,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继而又组织教学一线教师到山东寿光以及湖南的株洲、岳阳等地学习,感受很深,大家都觉得“语文主题学习”确实是诊治当前语文教学疲软的一剂良方。无
期刊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作为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它用各种笔法细细描摹了荷塘和月光,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这忧伤从何而来,按照常见说法,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朱自清由“大革命中的小卒”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寻找安宁而不可得,内心充满了苦闷。这是“黑暗时代”在知识分子心灵上的投影。  细读此文,我认为,文章后半部分关于江南采莲季节
期刊
教学是减法的哲学。一堂课短短45分钟,到底把什么教给学生,教学设计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取舍,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据王荣生教授关于“学的活动”的规定性要求,还需要深入思考怎样“让学生学好”。基于此,我确定了“通过景物描写的学习和散文的语言品读,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独特人生体验,把握主旨”的教学目标。第二个问题,如何将我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对接,实现学生的阅读和作者的叙述的对接?依据
期刊
教育的禅意在哪里  在骆玉明老师《诗里特别有禅》一书的代序中说:“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这句话表明骆老师深谙做人、做事的道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解读。  书中说:“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和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我想,我们的教育,我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如果能有空灵玄妙的智慧
期刊
喜欢当老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仅仅就是喜欢。喜欢自己可以站在学生堆里和他们一起玩耍,喜欢看他们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喜欢他们高高举起小手得到表扬后那花一般的笑容。梦想成真了,我来到孩子们身边,成为了一名老师,一名语文老师。  九年,一段不长也不短的教育旅程。从语文教师,到教研组长,再到今天的教科室主任、区语文工作室成员。一路走来,诚惶诚恐,掌声、鲜花背后的辛酸和泪水,此刻回想起来也是一种幸福。  201
期刊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机遇,也是一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新挑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人深思。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既是践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要,也是反映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需求。何为数学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深层追问与课堂行动。  一、寻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1.百家讲坛
期刊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前正在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阅读教学也已突破原有教材编排体系,由一篇一篇地教,转变为一组一组文章地教、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教、一本书一本书地教。教师希望以此还原阅读教学的本真目的:以大量的阅读,提高“语用”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在实际操作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为提高学生阅读量,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文章,一方面为完成
期刊
【设计缘起】  王荣生教授认为:古诗文既是经世致用的实用文章,又是中国文学中的优秀诗歌、散文作品,它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古诗文学习的落脚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因此,古诗文教学所确立的主轴就是以文言习得为核心的文本解读,即“习得文言,体悟文章,感受文学,传承文化”“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为了让课堂主旨集
期刊
实用文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是偏重于实际应用的文体。这一大类中包含多个亚类:如,新闻、科学小品、说明书、报告、论文、书信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实用文数量远远少于文学作品,不少教师也因此不太重视实用文教学。其实,实用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1]教师应该重视实用文阅读教学,探索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获取实用文阅读经验。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呼风唤雨的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