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细致有序审题习惯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iva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审题成为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审题失分所占的比重愈加严重。因此近年来我从日常学习和测评中细心的观察,探究学生在这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现将所得与大家分享。审题,简而言之,就是仔细阅读,深入理解,反复推敲。就历史学科来讲具体应该做到审好以下几点。
  一、 审好重点、审好题型
  一是审好重点,注意问题的侧重点,由于问法不同,同一史实答题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审题时看好侧重点,这样答题才能具有针对性。二是审好题型,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要求,答题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题型题。
  二、抓“题干”
  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三、审好范围、审好字词、审好采分点
  一是审好范围;这是审题中重要的一环。这里的范围很广泛,包括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空间)人物、领域、知识甚至是论点。二是审好字词;这是审题中重要的另一环。有人说:做历史题也太咬文嚼字了。可如果不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子,找出中心词解决问题就会出现偏差。三是审好采分点;历史试卷中有的试题是一句一问,但有的是一句几问,这就容易丢漏,这时看看采分点可以提醒答案的多少。
  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此类题中材料只是个引题,解答过程中可以不用过多考虑材料内容。例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看到“查理的断首”就会知道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而引出《权利法案》;看到“美利坚”就会联想到两次革命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从而引出《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多加训练分析和概括总结能力。
  五、审题受心理习惯的支配及定势思维的干扰;紧扣条件,培养学生审题的严密性
  一是审题受心理习惯的支配及定势思维的干扰;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犯下错误,多数情况都是因为心理习惯、定势思维干扰造成的。定势思维在审题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影响确实值得教师的注意和重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既要重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又要重视训练他们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学生消除不利的思维定势。
  二是紧扣条件,培养学生审题的严密性;历史问题的陈述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点滴、细致审题、严密思考的审题能力。
  六、找齐材料
  在“审清题目”之后,学生的思维应立即转向对答题所需材料的收集上来。找齐材料是解好问题的关键。只有找齐了材料,才能保证回答问题时不漏要点。对答题所需材料搜集的齐全与否,将决定着答题的最后得分。
  七、题目条件多而复杂
  对问题与条件的关系难以分辨,或者是一组问题构成的连续追问,这时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审题受阻。部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当他看到繁多的条件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心情立即变得紧张起来,再也不想把题目看多一遍,更谈不上认真、仔细分析题中的问题与条件的关系。我们平常应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勇于克服障碍的心理素质。
  八、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解题结果出现错误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学习西方后的一次较量。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8]学生大多数判断这道题是错的!其实是对的。其原因这里面内含了一个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后的一次较量),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结果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所以出现以上的情况,主要是学生对一些看似简单或者很熟悉的问题自以为掌握得很好,麻痹大意,结果忽视了“隐藏”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着重要求学生读题,在读题中认真审题,使学生在读题中学会抓重点、抓关键词语,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九、注重转化,培养学生审题的灵活性
  注重转化可使问题的形式朝有利于审题或能更好地运用资料信息提示,朝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行。例如阅读下列资料(节选)。
  材料一:在1840年之后,中国人虽然被西方列强一再敲打,但仍在半梦半醒十分。真正把中国人从落后中彻底‘闹醒’的应该是日本:怎么“变革”才不到30年,就把中国给打败了?…… ——均摘编自《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1)写出材料一中日本进行的“变革”及“把中国给打败了”的战争名称。“醒”过来的中国在19世纪末试图通过哪场改革救亡图存?(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2)作者把日本比作雄狮身边的“闹钟”,这其中有何寓意?(是对中国一种警醒、警示,它告诉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并保持敏锐洞察力。)
  解析:如材料一提到时间限定“1840年之后” “19世纪末”;国家限定“日本”“中国”;事件限定“变革”“战争”“改革”学生根据这些限定转化为有用信息灵活判断为(1)正确答案为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又如,学生如能理解“雄狮”“闹钟”的意义?那么问题自然转化为“中国”“ 警醒、警示”,学生再灵活运用,形成正确寓意。
  总而言之,题海战术,猜题压宝,都不能提高历史成绩,只有掌握了历史答题的审题方法,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法宝。
其他文献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班级集体的面貌,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班级常规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我们老师用心、用脑去做。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来探讨,如何在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通过营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榜样、提高家园互动质量为策略,从而实现班级常规管理目标。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了数学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生活中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学生看来,数学
期刊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高效课堂使学生学得更轻松了,学得更好了,能力更强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又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如何打造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第一,兴趣可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孩子们对英语有兴趣了,你的教学就成功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系统化的英语教材发挥了科学化、合理化的诸多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的弊端。对于喜好尝新,对世界充满无限想象的孩子来说,这近乎千篇一律的教材形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与排斥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绘本教学”应运而生。在教学中,穿插英文绘本教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英语
期刊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取向,并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什么是学习取向  学习取向是具有不同的信念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有目的地、带有情绪特征的努力方式和努力程度。  二、学习取向的类型  1.转化型学习者(Transforming Learne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课越来越突显人文性的一面,许多课文优美,引人入胜。但是,高中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却常常遭受冷遇,不少学生往往都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少听几节无所谓,即使能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学习,但是参与学习的状态不佳,勉强应付,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更不用谈课程改革,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
期刊
新课标对写作的性质作了明确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作文的本质是创新,是要用创新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新的感受和新的发现,只有内容和形式都有新意,都体现着自己的个性创造的作文,才是真正的好作文。但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并非如此,“作文真难”是普遍小学生的反映。作文到底难在哪里?经过十多年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不难
期刊
人类文明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发明家和创造者,21世纪是生化迅猛发展的时代。青蒿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冬虫夏草食用方法的重大变革,不断地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这就需要教育教学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具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见解的思维活动,是使前人的发明创造能
期刊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本色,回应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就应以读为本,以情促读的语文教学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应从读入手,以读为本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
期刊
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平时检查教学效果的考试中最令学生们头痛的也最令老师们失望的就是阅读理解的部分。学生在完成阅读题目时常有“力不从心”“难懂”“没把握”的感觉,而老师们面对学生的阅读成绩是也常常反问自己“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有何意义?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