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亚斯·弗莱茨伯格 我只是一个“复制者”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蒂亚斯是一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指挥家。他语速极快,侃侃而谈,原定二十分钟在排练休息时进行的采访,直到助理再三催促,他才意犹未尽地回去排练,临走时满怀期待地看着我:“你要走了吗?还是你可以待到排练结束,我们还可以再聊一会儿?”我望了一眼手中才问到一半的采访提纲,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户外音乐会必须请最好的音乐家
  在名团济济的维也纳,美泉宫交响乐团也许算不上最有名的一支,但仍然以其和谐的音色、迷人的台风以及高艺术水准而深受欢迎。乐团非常重视对维也纳风格作品的还原,擅长诠释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以及同一时代作曲家的作品,自1994年成立以来,每年举行一百五十多场音乐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一样,美泉宫交响乐团不仅每年定期在美泉宫举办户外音乐会,还出访过日本、克罗地亚、捷克、瑞典和丹麦等国家,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奥地利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由于前阵子上海的辰山植物园刚刚举行过一场大型户外音乐会,我们的话题便自然而然地从此开始。马蒂亚斯告诉我,他本人对户外音乐会相当喜爱,他觉得这是一个让人们了解古典音乐的绝佳方式,而不用去剧院正襟危坐。“当然,古典音乐需要非常集中注意力,这是很重要的,但同时它也需要以另一种轻松的方式向人们开放。”在他看来,古典音乐也有娱乐性的一面。“两百年前,在维也纳的沙龙上,贝多芬、莫扎特在演奏,人们听着音乐、聊着天,分享听到的美妙旋律。就连巴赫都会对他的孩子们说,这个美好的下午,让我们吃吃喝喝,唱唱歌,再演点音乐吧。这就是音乐的意义所在。”而这样的心情在户外音乐会上也能复制。“你可以支起一个帐篷,一边野餐,一边欣赏音乐。也许有那么一天,这些在户外音乐会的人就会去音乐厅欣赏音乐了。”
  说到一场户外音乐会的筹备,人们通常认为,由于其欣赏群体大多是普通观众、非专业乐迷,所以并不需要请一流的艺术家。对此,马蒂亚斯则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因为有了扩音系统,每一个犯的小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如果乐团中有一个人奏错了一个音,扩音系统会将它传送到每一个角落,“所以户外音乐会必须请你能请到的最好的音乐家”。
  在准备一场户外音乐会的曲目时,马蒂亚斯表示,自己会有所“混搭”。首先,他一定会选择那些非常古典、严肃的曲目,比如勃拉姆斯或者贝多芬的交响曲。“为什么不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有价值、有质量的音乐,只要它演奏得够好。”这又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人们总是认为,户外音乐会应该选择那些娱乐性较强、通俗易懂的曲目。“对于那些不太了解音乐的观众来说,他们不会说,哦,这个乐章演得快了点儿,那里的技巧表现得不太好。和一些音乐专家相比,他们对音乐全无偏见,只会带着一种最本真、最自然的感情去欣赏音乐,因此他们更需要高质量的音乐,否则就容易产生误导,会让他们觉得原来古典音乐是这样的。”当然,他还会加一点流行音乐、电影音乐,“如今有很多优秀的流行古典音乐和电影音乐,我觉得应该由很好的乐团来演奏,然后我们会发现,也许它们与一些古典音乐具有同样高的价值”。


  得了布索尼奖却觉得“该死”
  马蒂亚斯在许多国际知名的钢琴比赛中获得过至高奖项,包括1984年的布索尼钢琴大赛银牌、1986年鲁宾斯坦钢琴大赛金牌、1988年贝森多夫钢琴大赛第一名等等。然而马蒂亚斯却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成为一名钢琴家,事实上他想学的是建筑。就在那一年,他的钢琴老师建议他去参加布索尼钢琴比赛,满载而归后,他当时的感觉却是:“啊哈,我想学建筑了,但我今年却得了钢琴比赛的奖。该死!”面对我将他称为“天才”的赞美,他认真地澄清道,天才是指那些创作(Create)音乐的人,而自己只是一个很好的“复制者”(Reproducer):“我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用手和手指工作的‘工匠’(Craftsman)。”
  得了奖后,马蒂亚斯常常以演奏家或独奏家的身份与知名乐团合作,包括以色列爱乐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等。在接下去的五年里,他参加了大约一千场音乐会,他很少在家,不是在巡演、就是在去巡演的路上,和朋友的联系也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他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接下去的五十年里我不要这样生活。”于是,在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鼓励下,经过汉堡和巴黎歌剧院幕后管理者罗尔夫·利伯曼(Rolf Liebermann)的推荐,马蒂亚斯开始了他的第二生涯——指挥家。短短时间内,他就征服了众多曲目:在萨尔茨堡演出的《费加罗的婚礼》中,他与彼得·乌斯蒂诺夫(Peter Ustinov)共同担任指挥助理;在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演出的《魔笛》中,他担任维也纳艺术节歌剧制作的音乐总监;他在瑞士的圣加仑歌剧院担任总指挥,直到2000年……
  不过,指挥家不也是要四处巡演的吗?那么和钢琴家有什么不同呢?马蒂亚斯告诉我,指挥家虽然也需要外出巡演,但如果准备歌剧的话,就可以在一个城市待一至两个星期。“你能生活得更从容,有更多的时间,见你想见的人。”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指挥家可以和许多人一起工作,“我喜欢与人交流,那很有趣,我总能学到东西”,而钢琴家即使巡演时也总是独自一个人,寂寞地躲在那个巨大的“黑盒子”后面,“音乐会后,你只能和主办方一起吃饭,然后回宾馆睡觉,因为第二天清晨五点你就要起床,赶往下一个演出地”。
  当指挥让他“学会呼吸”
  从钢琴家转行到指挥,马蒂亚斯觉得给他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学会了“如何呼吸”。“当你练习钢琴的时候,你从来不会去学习如何呼吸,或者说远远不够,因为你的注意力永远是在技巧上,包括手指移动的快慢、声音听起来如何等等。‘呼吸’是我从歌唱家那儿学到的,我学会了每个乐句、每次呼吸要用多少时间,我学会了如何在钢琴上演唱。”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钢琴是一件打击乐器,马蒂亚斯觉得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钢琴绝对是一件旋律乐器,但你需要学习如何让它变得旋律化”。
  马蒂亚斯从指挥中学到的另一件事,就是让乐句慢慢来。“乐手可能会告诉你,一条美妙的旋律充分地发展、变化需要多长的时间,作为指挥家你必须认真考虑这点,并给出足够的时间。”他发现如今很多指挥家与钢琴家合作时常常会犯这个错误,他们总是拘泥于1、2、3、4的节奏,却忘记了聆听音乐,让音乐自己流动,“每个音乐都有自己的时间”。
  那么作为一个过来人,他认为一名演奏家必须做好怎样的准备,才能转行当指挥呢?“好吧,对于指挥这件事本身,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学会了,你看,1、2,1、2、3,就是那么简单。”马蒂亚斯俏皮地向我演示道,“如果你站在乐队面前这么打拍子的话,他们就会跟随。然后,真正的工作就开始了。”他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首先,一名指挥需要把一个乐队中的所有乐器糅合在一起;其次,他必须是个能活跃气氛的人,每个人的情绪都起起落落,你必须感受每个乐句和这些情绪,并将它传达给乐手和观众;第三,他必须善于危机处理,他必须提前知道,谁有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出错,然后在他真正陷入危机之前帮助他……”
  马蒂亚斯坦言,自己并不是十分喜欢“跨界”(Crossover)这个词,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好像不太认真,甚至有一点不专业。在欧洲,跨界有“不太严肃的音乐”(Less-serious music)的意思,他觉得这是不对的,“哪怕你在演奏摇滚音乐时,也应与演奏贝多芬交响曲时一样严肃”。无论是传统音乐会、户外音乐会还是舞会音乐会,马蒂亚斯对待它们的态度都是同样的认真、专注,这一点,我们可以确信,因为即使在排练时,在没有任何音响设计的普通大厅里,乐团奏出的音乐依然摄人心扉,弥漫到了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
其他文献
1613年9月8日,意大利作曲家、琉特琴演奏家卡洛·杰苏阿尔多(Carlo Gesualdo)卒于阿维利诺省杰苏阿尔多城堡,终年约五十九岁。四百年来,这位有显赫地位、悲剧人生、复杂感情、怪异性格、超前意识和不朽作品的音乐奇才不时启迪和影响着后人,尤其是他残杀背叛的妻子及情夫和超越时代的作曲手法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1564年(一说1560或1561年),杰苏阿尔多生于那不勒斯,是维诺萨亲王法布里
期刊
恋爱、结婚、生子,人生中重要的三步曲。在舞台和教学上唱出漂亮高音的周小燕,这人生的“三步曲”唱得又怎么样呢?那么,就让我们来慢慢倾听:  也许是天性的缘故,周小燕自小兴趣面就广泛,喜欢接受新东西。她不仅歌唱得好,还喜欢表演,学会多种乐器,有西洋的也有民族的,钢琴、大提琴、琵琶、吉它、曼陀铃等等。她还喜欢运动,武术打得好,游泳游得好,还会骑马、打坐,当然还有那些放不上台面的爬树、翻墙头等等,可谓“文
期刊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欧洲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生存和发展无不与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古希腊文明是人类文化的先驱之一,它的灿烂光芒直到今天仍是那样耀眼和夺目。  古希腊艺术的繁荣是颇为壮观的,它的精神力量延续数千年,是当今西方文化真正的根基,尽管中世纪的黑暗曾使它淹没,但其后于十四、十五世纪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再一次令它复活并重新得到新的认识和价值。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
期刊
这一年,推却了许多事,生活在周小燕的世界里。但是,以一年的时间,追随她九十五年的丰富人生,显得又是那样短促。  记得2010年12月的一天,在她的家里,她对我说:“我希望写一个普通的周小燕,不要把我写得很伟大,我就是一个人民教师,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应上海音乐学院的约请,接下这个任务,我的内心是胆怯的。能否写好,对自己没有信心。音乐,在我心里最神圣了。杨雄里先生说,有两门科学是需要天赋的,一是数学
期刊
这几年,上海的夏夜对于爱乐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的MISA夏季音乐节。从7月7日开始的十五天中,三十二场演出横跨浦江两岸。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市政厅工部局管弦乐团就已经仿照欧美的做法,将常年音乐会分为夏季露天音乐会和冬季音乐会两个演出季。夏季露天音乐会每年6到9月举行,地点设在外滩公园、兆丰公园和虹口公园等处。交响音乐会的票价很便宜,一般为
期刊
“睽违宝岛二十二载,乐自香江来。”这是香港中乐团重访台湾的宣传单张及场刊封面上的标语。也就是说,香港中乐团此行是双方期待超过二十年的事,观众在强烈的期待下,对乐团必然有极高的要求,乐团的表现要满足这种高度期待不是易事。再加上首场于台北中山堂的演出是首次举办的香港周闭幕节目,而中山堂是近年来在台湾风头强劲的台北市立国乐团的驻地,台北亦是台湾国乐发展的重镇,在这种种情况下,香港中乐团上下的压力自然不小
期刊
艾略特·卡特(Elliott Carter),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1908年出生于纽约,早期的音乐风格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后来逐渐走向艰涩、严苛和高度理性的风格,但其中的活力依然强大。艾略特·卡特的音乐实验大部分和节奏有关,听众必须接受这样的挑战——多种乐器同时演奏,而且是跟着不同的节拍。他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和《第三弦乐四重奏》分别于1960年和1973年获得普利策奖。2008年,巴伦博伊
期刊
约尔格·德穆斯(J?rg Demus)是谁?可能大多数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士也不一定知晓多少,但是如果提及古尔达(Friedrich Gulda)和巴杜拉-斯科达(Paul Badura-Skoda)的名字,想必是耳熟能详了。殊不知,他们三位并称“维也纳钢琴三杰”,如果说古尔达天生的任性潇洒、特立独行、行径古怪的个性让人记忆犹新,斯科达经常穿梭于国内的音乐院校讲学和音乐厅演出让人啧啧
期刊
艺术批评并不是艺术的精髓。它只是三道贩子,既非创作也非表演,它的诞生只是为了比人们丢弃花束或者对着路过的仪仗呕吐先知先觉一步而已。  糟糕的评论家从来不会短缺,中场休息时他们总是在中庭里被一群小助理围着,趾高气扬。好的评论家则为艺术的日渐式微而忧心忡忡,总是坐在酒吧最角落处独饮消愁。伟大的评论家知道躲避谄媚者和兴奋剂。他们卓尔不群,不论对错与否,总是在重新估量他们时代的艺术。  两位最优雅的评论家
期刊
翻阅、整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特别是国立音专史方面的老档案,是我近年来最重要的读书生活。“巫一舟”这个名字频繁遇到,引起我的注意。网上搜索之,信息甚少。再过几年,上海音乐学院与武汉音乐学院能记起巫一舟(1913-1997)这位杰出学长与敦厚师长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吧。一代大家,就要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相对于作曲家有作品,理论家有文字,表演家有录音,不论好坏,总能留下踪迹,而老一辈表演艺术教育家则存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