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是《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个主题单元“家乡的故事”中的“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的课题2。本课教材让学生了解过去的游戏,并积极体验,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
二、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由此看出,品德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行为实践来实现的。因此,我将这次活动设计为从课堂到课外,又回到课堂,再延伸到课外的一系列活动。具体的活动时间为课堂实践两课时,课外活动一周。通过引导学生的调查、访问、观察、体验、创造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老游戏的丰富有趣,并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学会相处。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体验,了解过去丰富多彩的老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2、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中的快乐,理解游戏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在游戏中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3、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回忆小时候玩的游戏,与学生分享快乐,板书课题。
师:老师小时候玩的游戏可多了!跳房子、捡石子、踢毽子样样都玩。我那时最爱把旧衣服(或废纸),剪成一条一条的,做成毽子(出示毽子)。一听到下课铃声响,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凑在一起踢毽子,踢得越多越好(示范踢一踢)。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戏很多,我想选择一种游戏与同学们玩一玩。如:盲人打鱼。
(二)、师生同乐玩游戏。
1、游戏设计: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同学们排成圆形队伍,站在圆圈里,用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第一个盲人,盲人用毛巾(或手帕)捂住眼睛,站在圆心位置,用篮球扔向同学,被击中的“鱼”又扮成盲人,如此反复游戏。
2、游戏规则:盲人眼睛应捂严密,不许偷看,其他同学不得跑出圈外。
3、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玩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从教师旧时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参与的热情,增进师生感情。】
(三)、相互交流,汇报展示
师:课前,老师请大家调查访问爸爸妈妈小时候都玩了哪些游戏,怎么玩的。现在请拿出你的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你们小组最有特色的游戏向全班同学展示。注意:交流时要说明游戏的名称和游戏的规则。(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你们小组最有特色的游戏。(生汇报,重点说清游戏名称和游戏规则。个别游戏让学生现场展示一下,教师相机板书游戏的名称:如:“警察抓小偷”、“编花篮”、“丢手绢”、“跳房子”、“捡石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用自己的眼光,挖掘老游戏的踪迹,调查访问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加深认识
师:要想玩好游戏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如要相互尊重;要团结合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遵守游戏规则)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大家想想看,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图1:“警察”抓到“小偷”后,把“小偷”按倒在地上,又打又踢。
图2:“跳房子”时,个别同学踩到线了,却不换别人玩。
图3:编花篮跳的时候,小明不小心把小刚推倒了。(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发表自己的的看法)
师:游戏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小摩擦总是会有的,我们应该学会解决游戏中的一些小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的展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二)、合作游戏,升华体验
出示准备好的规则:如:“警察抓小偷”:在瓶盖里的胶皮上写上警察、小偷、警官、打手,抛向空中,每人抢1张,拿到小偷的快跑,拿到警察的追,捉到小偷后带到警官处,警官发布惩罚命令,打手执行,打手板、揪耳朵、捏鼻子等。又如:“两人三足跑”:两个同学为一组,把一个同学的左脚与另一个同学的右脚绑在一起,在起跑线上出发,先到终点线的胜出。
教师领学生到操场上一起按规则玩游戏。(教师注意指导和留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不遵守规则,对游戏的不理解、不合作……表扬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和善于合作的小组。)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体验及感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玩、去感受,使学生把过去的游戏与现在的游戏进行比较,知道过去的游戏与现在游戏的不同之处】
(三)乐中感悟,探讨交流
师:现在的游戏与过去的游戏在游戏方式和工具上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尽管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要想玩得有序,玩得有趣,我们就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善于合作;学会谦让;学会和睦相处。
学生讨论交流:1、过去的游戏与今天的游戏相比,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那时候的儿童喜欢这些游戏?3、游戏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说体会,讨论交流,对过去的游戏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游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现在的游戏与过去的游戏在游戏方式和工具上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不但知道了游戏的特点、规则,而且还弄清了游戏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变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道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编花篮”、“跳房子”、“警察抓小偷”,这些游戏多么好玩,至今都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快乐。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多一些交流,让我们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快乐。
(四)创编游戏,课后延伸
师:课后自己编一个游戏吧!比一比,哪一组的游戏编得最有趣。大家还可以选择一个老游戏,尝试修改一下游戏的玩法,让游戏更加有趣、有新意。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保持对老游戏的热情,又锻炼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是《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个主题单元“家乡的故事”中的“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的课题2。本课教材让学生了解过去的游戏,并积极体验,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
二、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由此看出,品德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行为实践来实现的。因此,我将这次活动设计为从课堂到课外,又回到课堂,再延伸到课外的一系列活动。具体的活动时间为课堂实践两课时,课外活动一周。通过引导学生的调查、访问、观察、体验、创造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老游戏的丰富有趣,并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学会相处。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体验,了解过去丰富多彩的老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2、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中的快乐,理解游戏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在游戏中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3、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回忆小时候玩的游戏,与学生分享快乐,板书课题。
师:老师小时候玩的游戏可多了!跳房子、捡石子、踢毽子样样都玩。我那时最爱把旧衣服(或废纸),剪成一条一条的,做成毽子(出示毽子)。一听到下课铃声响,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凑在一起踢毽子,踢得越多越好(示范踢一踢)。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戏很多,我想选择一种游戏与同学们玩一玩。如:盲人打鱼。
(二)、师生同乐玩游戏。
1、游戏设计: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同学们排成圆形队伍,站在圆圈里,用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第一个盲人,盲人用毛巾(或手帕)捂住眼睛,站在圆心位置,用篮球扔向同学,被击中的“鱼”又扮成盲人,如此反复游戏。
2、游戏规则:盲人眼睛应捂严密,不许偷看,其他同学不得跑出圈外。
3、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玩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从教师旧时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参与的热情,增进师生感情。】
(三)、相互交流,汇报展示
师:课前,老师请大家调查访问爸爸妈妈小时候都玩了哪些游戏,怎么玩的。现在请拿出你的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你们小组最有特色的游戏向全班同学展示。注意:交流时要说明游戏的名称和游戏的规则。(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你们小组最有特色的游戏。(生汇报,重点说清游戏名称和游戏规则。个别游戏让学生现场展示一下,教师相机板书游戏的名称:如:“警察抓小偷”、“编花篮”、“丢手绢”、“跳房子”、“捡石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用自己的眼光,挖掘老游戏的踪迹,调查访问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加深认识
师:要想玩好游戏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如要相互尊重;要团结合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遵守游戏规则)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大家想想看,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图1:“警察”抓到“小偷”后,把“小偷”按倒在地上,又打又踢。
图2:“跳房子”时,个别同学踩到线了,却不换别人玩。
图3:编花篮跳的时候,小明不小心把小刚推倒了。(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发表自己的的看法)
师:游戏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小摩擦总是会有的,我们应该学会解决游戏中的一些小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的展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二)、合作游戏,升华体验
出示准备好的规则:如:“警察抓小偷”:在瓶盖里的胶皮上写上警察、小偷、警官、打手,抛向空中,每人抢1张,拿到小偷的快跑,拿到警察的追,捉到小偷后带到警官处,警官发布惩罚命令,打手执行,打手板、揪耳朵、捏鼻子等。又如:“两人三足跑”:两个同学为一组,把一个同学的左脚与另一个同学的右脚绑在一起,在起跑线上出发,先到终点线的胜出。
教师领学生到操场上一起按规则玩游戏。(教师注意指导和留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不遵守规则,对游戏的不理解、不合作……表扬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和善于合作的小组。)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体验及感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玩、去感受,使学生把过去的游戏与现在的游戏进行比较,知道过去的游戏与现在游戏的不同之处】
(三)乐中感悟,探讨交流
师:现在的游戏与过去的游戏在游戏方式和工具上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尽管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要想玩得有序,玩得有趣,我们就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善于合作;学会谦让;学会和睦相处。
学生讨论交流:1、过去的游戏与今天的游戏相比,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那时候的儿童喜欢这些游戏?3、游戏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说体会,讨论交流,对过去的游戏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游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现在的游戏与过去的游戏在游戏方式和工具上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不但知道了游戏的特点、规则,而且还弄清了游戏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变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道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编花篮”、“跳房子”、“警察抓小偷”,这些游戏多么好玩,至今都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快乐。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多一些交流,让我们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快乐。
(四)创编游戏,课后延伸
师:课后自己编一个游戏吧!比一比,哪一组的游戏编得最有趣。大家还可以选择一个老游戏,尝试修改一下游戏的玩法,让游戏更加有趣、有新意。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保持对老游戏的热情,又锻炼了学生创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