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好课的认识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课改推进已经十余年,但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和把握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五个实”的标准,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北京教科院的文喆认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是学习者能否积极有效地学习。
华东师大崔允漷则认为好课就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笔者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学习活动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教学。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一堂课好还是不好应该从教师教的怎样,学生学的怎样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二、好课标准的教师维度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对话者和激励者。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有如下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教师的角度看,一堂好课应凸显如下标准:
1、 精心编制目标
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的达到与否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关键。首先教学目标是否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体现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心理。其次要做到使学生知道教学目的,在课堂适当的时机告知学生,从而使师生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活动,配合默契,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巧妙处理教材
教师上课主要以教科书为依据,紧紧围绕教材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能否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材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如何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其次,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向课外开放,把与学生储备的知识相关的背景材料挖掘出来;向社会开放,引导学生投身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网络资源等等。
3、 过程清晰流畅
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一方面体现教师精巧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会给学生清晰的知识和思维,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魏书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过程的清晰流畅还体现在教学引导语的设计中,如“让我们读一读……让我们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归纳……让我们露一手……”将教学的环节串联成一条脉络清晰、简洁明了的一条线给听课者行云流水的感觉。
4、 创设活动情境
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与情境、教师、同学等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议论纷纷,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都有参与的机会,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有专家指出好课应考查学生的三种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
5、 创设安全氛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作为好课的幕后导演、作为师生关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与学生一道创设一种安全、和谐、民主、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保护者,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不是训斥、侮辱而是允许他们在错误中成长,鼓励他们学习、向上。
6、 展示教师素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成为制约新课程在教学中落实的一个大的障碍。它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在如此多变的课堂上,教师除了严密的组织教学、表现丰富的表情、漂亮的板书,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普通话、教态等的美,让学生感受到教室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让听课变成一种美得旅程。
三、好课标准的学习者维度
新课改的理念是在现代西方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这些思潮广泛影响了我们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例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精确和一成不变的。知识始终处于动态中。课本知识不是解释世界的模板、唯一答案,而是解释某一现象的较可靠的假设。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应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合作学习),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从学生的角度看,一堂好课应体现如下理念:
1、 主动性
考查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尤其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突入程度,许多老师有从学生的眼神中见出学生投入的程度以调节教学。
2、 互动性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性,即知识的建构是在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社会自然地互动中完成的。第一,有效互动通常借助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问题的设计优劣决定互动的实效性。第二,交流中教师应有效参与互动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第三,在互动中“动态生成”的目标的落实体现教学互动性的价值。
3、 理解性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将给予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有时是“理解”了,有时只是“通过”了。这启示我们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不是通过口头问“懂了吗?”这样的假问题而是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来检测学生理解的程度和范围。
4、 思维性
一堂课有没有思维的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深入其中的程度怎样是衡量它是否好课的重要标准。有人甚至提出好课就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于此,在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在思考,这一点与教师提问和引导密切相关。
5、愉悦性
人本主义强调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的机制,认为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自我实现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愉快学习、享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安全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者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好课与有效课堂的统一
那么是否一堂好课就要面面俱到体现上述好课的标准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教育教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好课的标准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动态性和伸缩性。地域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的评价标准都会自觉作出弹性调整。那么好课的标准是不是因此成为可大可小的橡皮圈呢?好课是不是就没有最终的标准了呢?我觉得不是,一堂好课还是有一个最终的标准那就是有效性。
当然这里的有效不是建立在教师灌输式的教和题海战术上的,这种牺牲学生的休息与健康,扼杀学生创造力换来的有效其实是低效的表现,是我们在谈论好课和有效教学时要改变和改造的东西。因此好课与有效地统一建立在如下的基础之上:
1、教师的精心设计
教师的工作主要不是向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典范,更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对话者存在。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把握、教材的深入解读、生动的问题情境、清晰地课堂组织、支持鼓励引导等方面做的工作对一堂课的好坏和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2、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确立,主体不再是“刺激——反应”式的被动学习,而是主动担当起意义建构者的角色,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学习的主动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深入思考问题、主动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学会饿任何东西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学生本身是自己成长的主宰者。
3、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设计与落实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在教学内容和环节上落实和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课改推进已经十余年,但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和把握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五个实”的标准,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北京教科院的文喆认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是学习者能否积极有效地学习。
华东师大崔允漷则认为好课就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笔者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学习活动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教学。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一堂课好还是不好应该从教师教的怎样,学生学的怎样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二、好课标准的教师维度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对话者和激励者。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有如下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教师的角度看,一堂好课应凸显如下标准:
1、 精心编制目标
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的达到与否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关键。首先教学目标是否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体现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心理。其次要做到使学生知道教学目的,在课堂适当的时机告知学生,从而使师生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活动,配合默契,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巧妙处理教材
教师上课主要以教科书为依据,紧紧围绕教材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能否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材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如何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其次,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向课外开放,把与学生储备的知识相关的背景材料挖掘出来;向社会开放,引导学生投身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网络资源等等。
3、 过程清晰流畅
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一方面体现教师精巧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会给学生清晰的知识和思维,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魏书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过程的清晰流畅还体现在教学引导语的设计中,如“让我们读一读……让我们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归纳……让我们露一手……”将教学的环节串联成一条脉络清晰、简洁明了的一条线给听课者行云流水的感觉。
4、 创设活动情境
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与情境、教师、同学等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议论纷纷,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都有参与的机会,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有专家指出好课应考查学生的三种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
5、 创设安全氛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作为好课的幕后导演、作为师生关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与学生一道创设一种安全、和谐、民主、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保护者,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不是训斥、侮辱而是允许他们在错误中成长,鼓励他们学习、向上。
6、 展示教师素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成为制约新课程在教学中落实的一个大的障碍。它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在如此多变的课堂上,教师除了严密的组织教学、表现丰富的表情、漂亮的板书,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普通话、教态等的美,让学生感受到教室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让听课变成一种美得旅程。
三、好课标准的学习者维度
新课改的理念是在现代西方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这些思潮广泛影响了我们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例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精确和一成不变的。知识始终处于动态中。课本知识不是解释世界的模板、唯一答案,而是解释某一现象的较可靠的假设。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应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合作学习),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从学生的角度看,一堂好课应体现如下理念:
1、 主动性
考查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尤其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突入程度,许多老师有从学生的眼神中见出学生投入的程度以调节教学。
2、 互动性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性,即知识的建构是在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社会自然地互动中完成的。第一,有效互动通常借助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问题的设计优劣决定互动的实效性。第二,交流中教师应有效参与互动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第三,在互动中“动态生成”的目标的落实体现教学互动性的价值。
3、 理解性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将给予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有时是“理解”了,有时只是“通过”了。这启示我们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不是通过口头问“懂了吗?”这样的假问题而是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来检测学生理解的程度和范围。
4、 思维性
一堂课有没有思维的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深入其中的程度怎样是衡量它是否好课的重要标准。有人甚至提出好课就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于此,在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在思考,这一点与教师提问和引导密切相关。
5、愉悦性
人本主义强调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的机制,认为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自我实现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愉快学习、享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安全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者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好课与有效课堂的统一
那么是否一堂好课就要面面俱到体现上述好课的标准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教育教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好课的标准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动态性和伸缩性。地域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的评价标准都会自觉作出弹性调整。那么好课的标准是不是因此成为可大可小的橡皮圈呢?好课是不是就没有最终的标准了呢?我觉得不是,一堂好课还是有一个最终的标准那就是有效性。
当然这里的有效不是建立在教师灌输式的教和题海战术上的,这种牺牲学生的休息与健康,扼杀学生创造力换来的有效其实是低效的表现,是我们在谈论好课和有效教学时要改变和改造的东西。因此好课与有效地统一建立在如下的基础之上:
1、教师的精心设计
教师的工作主要不是向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典范,更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对话者存在。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把握、教材的深入解读、生动的问题情境、清晰地课堂组织、支持鼓励引导等方面做的工作对一堂课的好坏和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2、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确立,主体不再是“刺激——反应”式的被动学习,而是主动担当起意义建构者的角色,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学习的主动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深入思考问题、主动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学会饿任何东西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学生本身是自己成长的主宰者。
3、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设计与落实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在教学内容和环节上落实和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一个真正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