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高考,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已成为过去,但对于高三的任课教师来说,有很多地方需要认真总结反思,以更好地应对2008年的高考。下面针对历史学科,谈谈我对高考备考的一些思考。
一、抓好基础是根本
2007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中的历史客观试题很少有靠死记硬背能够完成的,因此,一些学生便认为看历史课本用处不大,甚至有些老师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却不这样认为。看课本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真正内涵。所谓历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学生们普遍认同的单个历史事件、人物等,而且包括这些历史事件、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比如2007年全国卷Ⅰ文综第18、19、21题,四川卷文综第12题,江苏单科卷第5、13题,上海单科卷B组第4题,海南卷第8题,广东单科卷第10、12题,等等。这些题型都不是靠死记单个知识点能够完成的,而需要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对于这些题,学生刚碰到时不知如何下手,但将试题分析之后却恍然大悟——都是基础知识,只不过自己不会运用而已。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彻底纠正“历史就是读读背背”及考前临时突击的观点,而且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和系统的学习,帮助他们养成构建知识体系的习惯。
另外,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体现在知识面的开阔上。它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古迹、科技文化及帝王年号等。比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12题,上海单科卷A组第3、6题和B组第11题及共同部分的第9、32题等,对这一要求都有所体现。
二、培养能力是目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做到学以致用,是历史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对近两年历史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平时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文献材料的阅读能力。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规律的总结,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实地考察、实物考证之外,更多的需要了解文献资料。2006、2007年的全国卷Ⅰ文综卷第37、38题和2007年海南卷第31题都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考完试后,大部分同学都感觉题难,但一看答案又觉得很简单,基本上都已蕴涵在材料之中,但为什么自己一时发现不了呢?这就是阅读能力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文献资料,以培养他们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运用世界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往我们讲课或学生学习时,都容易不自觉地将历史内容以国别加以区分,这样便于了解和掌握具体国家的发展进程。但高考考查的角度往往是通过对某一国的了解来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这仅靠区分国别进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以世界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比如2007年重庆卷第19题,上海卷共同部分第30题,山东卷第15、16题,海南卷第24、28题以及四川卷第37题等,都体现了对这一能力的考查。
3.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学勤教授认为,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也不是什么党派的历史,而应当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文明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历史发展观正在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这在2007年的全国高考题中已有所体现,如四川文综卷第37题,海南卷第28题,广东单科卷第27题等,都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为科学应对2008年的高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文明史观评价历史,这不仅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我们还历史以客观、公正的重要实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关键
前面我谈到了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历史基础知识是否能真正掌握,运用能力是否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得到切实的改进。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以前总是怀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总是认为很多地方若不讲,学生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或不能很好地理解,总是千方百计地查资料并多方学习以求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答案。这一过程中,老师的水平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学生却仅仅得到了一个答案而已,他们对于这一答案是怎样得来的、应该怎样去消化没有深刻理解,这从长远看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
教学手段的灵活正确运用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怎样才能做到灵活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呢?我在此主要说一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般而言,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具有新颖、形象、生动、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图文并茂等效果。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些效果能够真正实现的是少之又少,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进而影响他们在高考中的获胜几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强调多媒体的使用次数,更要重视其使用效果。
(责编 涵 冰)
一、抓好基础是根本
2007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中的历史客观试题很少有靠死记硬背能够完成的,因此,一些学生便认为看历史课本用处不大,甚至有些老师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却不这样认为。看课本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真正内涵。所谓历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学生们普遍认同的单个历史事件、人物等,而且包括这些历史事件、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比如2007年全国卷Ⅰ文综第18、19、21题,四川卷文综第12题,江苏单科卷第5、13题,上海单科卷B组第4题,海南卷第8题,广东单科卷第10、12题,等等。这些题型都不是靠死记单个知识点能够完成的,而需要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对于这些题,学生刚碰到时不知如何下手,但将试题分析之后却恍然大悟——都是基础知识,只不过自己不会运用而已。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彻底纠正“历史就是读读背背”及考前临时突击的观点,而且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和系统的学习,帮助他们养成构建知识体系的习惯。
另外,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体现在知识面的开阔上。它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古迹、科技文化及帝王年号等。比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12题,上海单科卷A组第3、6题和B组第11题及共同部分的第9、32题等,对这一要求都有所体现。
二、培养能力是目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做到学以致用,是历史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对近两年历史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平时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文献材料的阅读能力。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规律的总结,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实地考察、实物考证之外,更多的需要了解文献资料。2006、2007年的全国卷Ⅰ文综卷第37、38题和2007年海南卷第31题都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考完试后,大部分同学都感觉题难,但一看答案又觉得很简单,基本上都已蕴涵在材料之中,但为什么自己一时发现不了呢?这就是阅读能力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文献资料,以培养他们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运用世界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往我们讲课或学生学习时,都容易不自觉地将历史内容以国别加以区分,这样便于了解和掌握具体国家的发展进程。但高考考查的角度往往是通过对某一国的了解来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这仅靠区分国别进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以世界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比如2007年重庆卷第19题,上海卷共同部分第30题,山东卷第15、16题,海南卷第24、28题以及四川卷第37题等,都体现了对这一能力的考查。
3.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学勤教授认为,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也不是什么党派的历史,而应当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文明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历史发展观正在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这在2007年的全国高考题中已有所体现,如四川文综卷第37题,海南卷第28题,广东单科卷第27题等,都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为科学应对2008年的高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文明史观评价历史,这不仅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我们还历史以客观、公正的重要实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关键
前面我谈到了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历史基础知识是否能真正掌握,运用能力是否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得到切实的改进。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以前总是怀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总是认为很多地方若不讲,学生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或不能很好地理解,总是千方百计地查资料并多方学习以求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答案。这一过程中,老师的水平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学生却仅仅得到了一个答案而已,他们对于这一答案是怎样得来的、应该怎样去消化没有深刻理解,这从长远看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
教学手段的灵活正确运用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怎样才能做到灵活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呢?我在此主要说一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般而言,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具有新颖、形象、生动、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图文并茂等效果。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些效果能够真正实现的是少之又少,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进而影响他们在高考中的获胜几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强调多媒体的使用次数,更要重视其使用效果。
(责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