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线条特征判读
1.闭合
等高线理论上都是闭合的,但由于制图的实际需要或命题人故意为之,许多试题提供的等高线是被切割过的局部图,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和判读技巧把等高线补充完整,更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例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黑粗线表示河流。
判断O、P、Q、R分别位于山脊还是山谷。试说明判断理由。
技巧:利用所学知识和判读技巧把等高线补充完整,更有利在整体上把握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2.弯曲
等高线弯曲是最主要的判读点。破解弯曲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剖面切线法。
下面是利用剖面切线法对典型山谷和山脊进行判读,更能立体展示地形特征。
应用:河流发育于山谷之中,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3.疏密——地形坡度随等高线疏缓密陡。
二、数字特征判读
1.高低有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在地势起伏连贯的情况下,等高线之间的数字关系呈现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有序变化。我们可以借此推断出未标出的等高线高度。当然,在地势起伏较大(地势不连贯)的地貌单元,相邻等高线数字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2.同图等距(一般情况)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在地势起伏连贯的情况下,通常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相同的。等高距的大小决定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精准程度和实用价值,等高距越小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貌单元越复杂,其实用价值越大。
三、线条与数字组合特征判读
1.同线等值
2.线间估值
我们可以借用数学里面集合的概念来理解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相当于集合里的元素,相邻等高线的高度相当于集合的边界,则元素的大小可为边界内任一值。
例2:(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推断: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果没有瀑布,桥梁附近河岸海拔高度应为200米至300米之间任一值,考虑到瀑布落差,则桥梁附近河岸海拔高度应为200米至228米之间任一值。则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应为352米至380米之间任一值。
3.地势不连贯地貌单元等高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在相邻等高线之间出现闭合等高线时,通常是由于出现了地势不连贯地貌单元,其高度必不在相邻等高线高度之间(“跳出三界外”),出现所谓“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利用剖面切线法可形象地理解这一变化(如下图所示)。
4.陡崖相对高度计算
陡崖相对高度取决于陡崖顶和陡崖底的海拔高度,如图中所示,600米等高线未与陡崖顶重疊,则陡崖顶海拔高度最大不能达到600米,陡崖顶海拔高度<600米;而500米等高线必须与400米、300米等高线重叠,则陡崖顶海拔高度最小不能小于500米(不然500米等高线就会脱离重叠的状态),陡崖顶海拔高度≥500米。同理,200米等高线未与陡崖底重叠,则陡崖底海拔高度>200米,而300米等高线必须与400米、500米等高线重叠,则陡崖底海拔高度≤300米。则陡崖相对高度范围为≥200米,<400米。
1.闭合
等高线理论上都是闭合的,但由于制图的实际需要或命题人故意为之,许多试题提供的等高线是被切割过的局部图,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和判读技巧把等高线补充完整,更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例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黑粗线表示河流。
判断O、P、Q、R分别位于山脊还是山谷。试说明判断理由。
技巧:利用所学知识和判读技巧把等高线补充完整,更有利在整体上把握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
2.弯曲
等高线弯曲是最主要的判读点。破解弯曲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剖面切线法。
下面是利用剖面切线法对典型山谷和山脊进行判读,更能立体展示地形特征。
应用:河流发育于山谷之中,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3.疏密——地形坡度随等高线疏缓密陡。
二、数字特征判读
1.高低有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在地势起伏连贯的情况下,等高线之间的数字关系呈现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有序变化。我们可以借此推断出未标出的等高线高度。当然,在地势起伏较大(地势不连贯)的地貌单元,相邻等高线数字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2.同图等距(一般情况)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在地势起伏连贯的情况下,通常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相同的。等高距的大小决定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精准程度和实用价值,等高距越小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貌单元越复杂,其实用价值越大。
三、线条与数字组合特征判读
1.同线等值
2.线间估值
我们可以借用数学里面集合的概念来理解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相当于集合里的元素,相邻等高线的高度相当于集合的边界,则元素的大小可为边界内任一值。
例2:(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推断: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果没有瀑布,桥梁附近河岸海拔高度应为200米至300米之间任一值,考虑到瀑布落差,则桥梁附近河岸海拔高度应为200米至228米之间任一值。则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应为352米至380米之间任一值。
3.地势不连贯地貌单元等高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在相邻等高线之间出现闭合等高线时,通常是由于出现了地势不连贯地貌单元,其高度必不在相邻等高线高度之间(“跳出三界外”),出现所谓“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利用剖面切线法可形象地理解这一变化(如下图所示)。
4.陡崖相对高度计算
陡崖相对高度取决于陡崖顶和陡崖底的海拔高度,如图中所示,600米等高线未与陡崖顶重疊,则陡崖顶海拔高度最大不能达到600米,陡崖顶海拔高度<600米;而500米等高线必须与400米、300米等高线重叠,则陡崖顶海拔高度最小不能小于500米(不然500米等高线就会脱离重叠的状态),陡崖顶海拔高度≥500米。同理,200米等高线未与陡崖底重叠,则陡崖底海拔高度>200米,而300米等高线必须与400米、500米等高线重叠,则陡崖底海拔高度≤300米。则陡崖相对高度范围为≥200米,<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