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性交流语言在世界语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近几年来,国内英语教育启蒙明显幼龄化。初中英语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处在基本英语教学阶段而是要提供更素质化与更具应用性的语言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模式以及提高教育实效。本文将分析与探索教师该如何与时俱进满足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课堂创新;素质教育;应用英语
【作者简介】李婷(1970.1- ),女,汉族,辽宁营口人,营口市育才初级中学,本科,中教一级。
在以往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易受短期目标驱使,注重成绩提升,忽略实际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往往是英语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习得“死人英语”。然而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不应该仅仅存在与试卷书本之上,更重要的是要活跃在学生的思维与口语表达当中。简而言之,理解与兴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要求死记硬背与机械化的“考点输出”则是英语教学的大敌。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理解?如何才能提升英语学习的乐趣?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思考与实践。
一、创新教学理念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仍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教师也普遍感受到“费时多,收效少”。应试教育带来的“考点”、“重点”机械输入教育法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死记硬背多,理解运用少;应付考试多,讲求实效少。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文章前面提到,理解与兴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教师要逃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就要认真思考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实质上是文化的载体。想要真正的学习一门语言,就要从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入手,这样才能把语言学活。相反,如果只在书本与试卷中学习语言而脱离其丰富的又充满差异性的文化背景,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只能称之为闭门造车。
新《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英语课程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简单来说,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其主旨。因此,无论是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方面出发还是从对英语新课程课程性质的理解方面着手,教师都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放弃死板固化的机械应试教学理念,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二、优化课堂模式
在进行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之后,教师应思考如何将创新的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分析阐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改变与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目前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呈现“单向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单方面输出,学生被动式接受。尽管现代信息技术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许多教师也能够注意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还是由教师操作、演示为主,学生仍然作为观众单方面接收课堂信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没有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主的、注入式的单向交流活动。而语言学习更注重的是互动性与交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識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导演”作用,学生应全面体现其“主演”作用,使课堂充满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的一种教学与学习氛围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为了更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在课下会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预习,充实考试题以外的知识,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拓展,精心备课,这无疑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提升。因此,优化的互动式教学课堂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进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助于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素质教育。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该利用海量音频与视频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在其基础上拓展引申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培养。这也符合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
优化的课堂模式还应具有将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堂之外的能力。也就是说除了高效的课上学习之外,教师要通过介绍丰富的课外资源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推荐英语文章,趣味性与学习性俱佳的英语节目等。多了这些课本以外的有效输入,可以使学生习得的英语更加idiomatic,让语言变活。这种学习效果不仅能够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更是实现了英语语言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素质教育目的。在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文化专题研讨会。主题可以是国外节日、宗教习俗、餐桌礼仪、禁忌常识、体态语和手势语等。在不同主题背景下,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培养早期语言比较学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更好的实现中英两种语言融会贯通。
三、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实效在本文指的是教师在课后真正想看到的教学效果。什么是理想教学实效?该怎么提高教学实效?这一部分将表达笔者关于教学实效的个人观点。
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行为。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效率低下,与预期教学结果背道而驰。一些情况下,尽管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教师得到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实效是不理想的。
文章前一部分提到,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与语言能力培养,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优化课堂模式,丰富创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初中英语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为以后深入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语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初中英语学习打下的坚实语言基础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使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更具应用性和辅助性。这便是本文想讲的理想教学实效——使英语更具应用性。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上的体现尤为突出,提高教学实效就是要促使学生注重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性。这样的教学效果也符合全文一直提到的英语素质教育这一观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些教学效果,教师应在优化的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转变教学评估方式。高效的教学课堂应与有效的教学评价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试卷评估的教学评估方式,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课堂观察,学生之间的评价更注重于交流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受益不止步现阶段学习表现上,更助益于未来英语语言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1201/t20120113_47431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关键词】课堂创新;素质教育;应用英语
【作者简介】李婷(1970.1- ),女,汉族,辽宁营口人,营口市育才初级中学,本科,中教一级。
在以往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易受短期目标驱使,注重成绩提升,忽略实际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往往是英语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习得“死人英语”。然而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不应该仅仅存在与试卷书本之上,更重要的是要活跃在学生的思维与口语表达当中。简而言之,理解与兴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要求死记硬背与机械化的“考点输出”则是英语教学的大敌。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理解?如何才能提升英语学习的乐趣?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思考与实践。
一、创新教学理念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仍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教师也普遍感受到“费时多,收效少”。应试教育带来的“考点”、“重点”机械输入教育法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死记硬背多,理解运用少;应付考试多,讲求实效少。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文章前面提到,理解与兴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教师要逃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就要认真思考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实质上是文化的载体。想要真正的学习一门语言,就要从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入手,这样才能把语言学活。相反,如果只在书本与试卷中学习语言而脱离其丰富的又充满差异性的文化背景,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只能称之为闭门造车。
新《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英语课程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简单来说,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其主旨。因此,无论是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方面出发还是从对英语新课程课程性质的理解方面着手,教师都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放弃死板固化的机械应试教学理念,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二、优化课堂模式
在进行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之后,教师应思考如何将创新的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分析阐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改变与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目前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呈现“单向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单方面输出,学生被动式接受。尽管现代信息技术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许多教师也能够注意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还是由教师操作、演示为主,学生仍然作为观众单方面接收课堂信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没有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主的、注入式的单向交流活动。而语言学习更注重的是互动性与交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識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导演”作用,学生应全面体现其“主演”作用,使课堂充满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的一种教学与学习氛围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为了更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在课下会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预习,充实考试题以外的知识,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拓展,精心备课,这无疑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提升。因此,优化的互动式教学课堂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进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助于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素质教育。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该利用海量音频与视频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在其基础上拓展引申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培养。这也符合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
优化的课堂模式还应具有将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堂之外的能力。也就是说除了高效的课上学习之外,教师要通过介绍丰富的课外资源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推荐英语文章,趣味性与学习性俱佳的英语节目等。多了这些课本以外的有效输入,可以使学生习得的英语更加idiomatic,让语言变活。这种学习效果不仅能够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更是实现了英语语言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素质教育目的。在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文化专题研讨会。主题可以是国外节日、宗教习俗、餐桌礼仪、禁忌常识、体态语和手势语等。在不同主题背景下,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培养早期语言比较学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更好的实现中英两种语言融会贯通。
三、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实效在本文指的是教师在课后真正想看到的教学效果。什么是理想教学实效?该怎么提高教学实效?这一部分将表达笔者关于教学实效的个人观点。
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行为。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效率低下,与预期教学结果背道而驰。一些情况下,尽管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教师得到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实效是不理想的。
文章前一部分提到,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与语言能力培养,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优化课堂模式,丰富创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初中英语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为以后深入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语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初中英语学习打下的坚实语言基础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使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更具应用性和辅助性。这便是本文想讲的理想教学实效——使英语更具应用性。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上的体现尤为突出,提高教学实效就是要促使学生注重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性。这样的教学效果也符合全文一直提到的英语素质教育这一观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些教学效果,教师应在优化的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转变教学评估方式。高效的教学课堂应与有效的教学评价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试卷评估的教学评估方式,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课堂观察,学生之间的评价更注重于交流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受益不止步现阶段学习表现上,更助益于未来英语语言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1201/t20120113_47431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