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的文化呈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丧葬礼俗是民俗的一部分,其出现是一个事实,和自然界里的其他事物的出现一样,缘起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产物。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传至今天已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一套丧葬礼俗,其中的“哭丧”仪式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关键词】哈尼族;丧葬礼俗;哭丧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民俗对人的控制,是一种‘软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深层控制。”丧葬礼俗是民俗的一部分,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传至今天已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一套丧葬礼俗,其中的“哭丧”仪式别具一格,耐人寻味。本人以一个哈尼族村寨——云南元江县车垤村的田野调查中呈现该民族丧葬礼俗中别具一格的“哭丧”仪式。
  一、哈尼族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尚书·禹贡》记西南民族有“和夷”,这虽不是某一民族的专称,但无疑包含有“哈尼”的先民。自“和夷”一词出现后,哈尼族自北向南的迁徙路线清晰可寻。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礼社江)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即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
  这一分布区域,约当北纬21度以北到北纬26度,东经99度以东到104度之间,处于汉、彝、白、傣、拉祜等族分布地点中间地带,并有苗、瑶、回、壮、布朗等族分布其间。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体是:傣族分布河谷平坝;汉族分布于城镇和交通沿线;哈尼族和彝族分布于半山区;苗族、瑶族居于高寒山区。在同一地区内各民族多以村寨为单位交错杂居,杂居共处的也不少。
  车垤,云南元江县的一个哈尼族村寨,村民全部为哈尼族。本文即是在对该村寨的哈尼族丧葬礼俗文化做了长期大量个案调查后的一个初探,以期对这一民族的文化研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哈尼族的丧葬礼俗历史沿革
  丧葬礼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迁徙与自然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历程中都相应地形成了一些稳定的社会文化,这些稳定的社会文化在人们生活、生产活动中随处可见,丧葬礼俗亦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甚至举止谈吐都受到相应的约束。作为人类文化传统中最具有民族性 、地域性 ,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 ,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 。
  哈尼族十分重视丧葬仪式,历史上也曾一直沿袭火葬习俗,据清乾隆《开化府志》卷9载:“窝尼丧无棺,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饮忽泣三日,采松为架,焚而葬其骨,祭同牛羊,棕扇环歌,拊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这就是古代哈尼族先民丧葬舞蹈表演的历史情形。也表明古代哈尼族先民其实最先实行的还是火葬,直到明中叶以后,土葬才逐渐取代了火葬。
  哈尼族居住的环境一般比较封闭,所居之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从事山地农耕。生活习惯熏陶着人们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迁徙长河中,哈尼族形成了今天特有的丧葬礼俗,这种丧葬礼俗是因为人们“普遍地生活在相对隔绝的地域和社会中,正是因为生活在相对隔绝的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历了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需求所做的各种漫长的历史适应,人们才形成了自己的族群文化特点。”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促生了哈尼族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而丧葬文化,又成了哈尼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
  三 、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哭丧”仪式
  哈尼族的丧葬礼俗主要程序有备寿衣、接气、浴尸、报丧、备丧、哭丧、纳棺、办丧、送魂或指路、吊丧、出殡、择墓地、埋葬、清屋、叫魂、守灵。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丧葬过程中,不同个体有不同的需求,需要通过丧葬仪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恐惧或情绪,从而通过这些仪式寄托愿望,使得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让恐惧的情绪得到释放。
  “事死如事生”,哈尼族认为,人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活着的其他的宗族成员产生对永生强烈无比的渴求。
  一旦家人死了,尤其是老人去世,都难免悲哀,这种悲哀通过眼泪和哭泣来表达,而哭泣中又有诉说的言辞,便是哭丧。所以,丧家亲人和部分村中族人除了应付各种应酬外不失时机地对丧者哭诉。
  族人的哭诉有三种情形:一是儿女及家人发自肺腑的、悲伤的哭泣,诉说老人养育之恩或难分难舍的心情;二是为不会哭的姐妹、亲友和不懂事的小孩代哭,特地告诉过世老人,“虽然他们不会哭,但他们有孝心,尽了儿女的义务,望不要责难他们”等等;三是请村中“哭娘”来哭,需要送哭娘一块头帕,目的是使丧事活动始终充满悲戚的气氛。
  请来的“哭娘”多半以拟人化的比喻手法来诉说死者身世,或者把死者比作一棵大树,叙述其生长直至枯萎的过程,并把死者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表述一番。又劝慰死者:你在阳间一世,做完了应该做的事,繁衍了子孙后代,现已儿孙满堂,不必有何牵挂,安心于阴曹地府。由于非亲非故,致使哭娘哭得假意虚伪,甚至不会流眼泪,只是为丧事活动增添了特定的气氛和完成她的使命而已。然而,她是妇女们的崇拜者,有许多妇女羡慕她哭的本领,就是男子也会为之倾倒。在死者灵柩前哭诉的多半是妇女,这也许是妇女们易于伤感悲哀的缘故。为了多学到一点哭诉的本领,一些妇女常常守于棺前听人哭诉。
  哭诉的音调富有歌唱性,但充满了伤心悲哀的情调,然而,与本民族的情歌、哈巴等的区别就在于此。哭诉的音调多用于丧事活动中,故视其叫做“哭丧调”。
  “哭丧调”在韵律上没有多少变化,要说有什么不同,也只是语句的不同或语言高低的差异引起的微小变化。而哭诉的词意或语句是不固定的,这只能靠哭诉者的即兴发挥,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当然不可能超出现实背景的范围,只不过在言词中不可避免地沿用先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言词罢了。然而,“哭娘”的哭诉言词属传承,它的语句词义较为古老深奥,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哭诉”时严格按照原始的词句、格律和段落进行,不轻易即兴发挥。   从形式上看,哭丧可分为自由型和传统型两种。
  自由型哭丧,是由远房亲戚、邻居、村寨族人在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为填补丧家因忙碌于杂事冷落死者灵堂的空隙而即兴哭诉的一种方式。其哭诉的基本内容为:
  听见村边大树倒,
  原来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仙逝啊。
  平日里象一把撑开的大伞,
  多少孩儿受到关照,
  多少族人接受指教,
  如今,
  您老人家虽已“昏睡”,
  我们依然渴望得到你的教诲。
  我急忙丢下碗筷来看你,
  跪在你的灵前,
  止不住的眼泪犹如雨下,
  淋湿了手袖和衣襟。
  ……
  传统型哭丧,是指亲生女儿、儿媳、直系亲属在习俗约定的时间中的哭诉。
  有三个传统约定的哭诉时间。
  黎明鸡鸣时分为第一哭诉时间。儿媳,或其他家人在灵柩前这样哭诉道:
  我家阿爹,
  吃谷子的公鸡叫了,
  吃米粒的公鸡叫了,
  您有双眼睛请睁开看,
  您有双耳朵请竖起听。
  吃谷子的公鸡叫,
  叫醒孩儿早起床,
  吃米粒的公鸡叫,
  叫醒儿媳早做事。
  ……
  早、晚用餐前为第二哭诉时间。家人在开饭前向死者祭献食物时哭诉道:
  我家的阿爹,
  身躯死了心不要死,
  身体睡了灵魂不要睡,
  小孩桌前哭闹是饥饿,
  我在阿爹面前哭泣是守灵,
  美味佳肴阿爹来享用,
  清香美酒阿爹来品尝。
  ……
  午夜时分为第三哭诉时间。午夜时分是新旧一天的交替时间,据说,此时乃人鬼混杂、万物显灵、死者复苏之时刻。于是,儿媳哭道:
  我家的阿爹,
  夜深人静万物入睡,
  唯有儿媳跪在你面前。
  莫道田头青蛙呱呱叫,
  别说地边知了闹吱吱,
  听到的是儿媳的悲戚声,
  洒下的是儿媳的伤心泪,
  儿女力单挑不了重担,
  家人财薄办不了大事,
  在世时能够体谅儿女的不足,
  到阴间也要包容家人的短处。
  ……
  在上述哭诉言词中不难看出,不同时间的哭诉或不同的人物哭诉,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表述。
  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上,人生“通过仪礼”中不能缺少关于死亡这一项目,对于各个民族对待死亡、丧葬也应值得关注。哈尼族的丧葬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厚积淀的表现,也是展示一个民族文化的全景窗口,本文仅是从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哭丧”仪式做了一个粗浅的述论。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著.民俗学概论(第1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第1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曙光.丧葬礼俗起源初探[J].中原文物,1994(2).
  作者简介:李春文(1983-),男,云南元江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民族音乐 学,其主旨是将音乐融入到文化中来看待。梅里亚姆的著作《音乐人类学》是该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他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和他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的关系。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包含了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此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音乐人类学。从最基本的“人”的角度出发,研究音乐、人、文化的三重特征。本文拟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
辛安亭(1904—1988),字适然,山西离石人,他31岁从北京大学毕业,在太原的师范学校和中学教了三年书,1938年毅然奔赴延安时已经34岁了。他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教材编审科,很快成了行家里手,长期担任编审科科长。1942年,他组织编写出版了全部初小和高小的教科书,包括国语、算术、历史、自然、地理、卫生等门类,每个门类有一至三册,是普及陕甘宁边区、晋西北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山东解放区
【摘要】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延续着丰富多彩的诞活动,活动背后寄托着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佛山诞文化为例,对广府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广府文化;诞文化;佛山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诞文化的含义  诞,顾
【摘要】为解决“入园难”问题目前国家在甘肃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新建大量幼儿园,新建园在新生管理中存在小班幼儿入园初期分离焦虑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入园分离焦虑的概念,其次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说明入园焦虑的产生原因,并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班幼儿;焦虑;入园分离焦虑;缓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与核心
【摘要】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水墨动画片开始出现在银幕上,开启了中国画元素动画的模式。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搭配古乐,形成了东方特色的视觉画面。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年中,涌现了《小蝌蚪找妈妈》《鹿铃》《牧笛》等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堪称经典。1988年创作的《山水情》更是将水墨动画带入了一个新的欣赏视角。本文着重从《山水情》动画的构图艺术、艺术符号
茅盾《鲁迅论》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也是茅盾诞辰125周年。茅盾是鲁迅的知音。茅盾于1927年写的《鲁迅论》,立足鲁迅作品评论鲁迅,他的评论客观求实,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鲁迅研究史上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相当的权威性,至今仍没有丧失它的价值。为什么写《鲁迅论》  茅盾是鲁迅的知音。早在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时起,茅盾便对鲁迅作品产生兴趣。那时茅盾22岁,入职商务印
【编者按】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为视野的局限、经验的不足,导致操作失当、失范而陷入困境。“解惑”栏目一方面收集来自心理健康教育一线的疑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征集先行者、思维敏捷者及时提供的思路或经验教训,旨在为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管理者提供支持,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新手教师与成熟教师架起沟通的友谊桥梁。  本栏目长期征集实践问题,凡有疑问者请与栏目主持人联系:杨静平
【摘要】经参观、考察、研讨后,我们对传统文化现实性的思考如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现实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五月十二日,县老干局组织全县老新四军及部分老干部前往太湖县,重点考察文博园。  拥有1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太湖县,素来民风纯朴,民俗丰富,文化厚重。至今太湖民间还流传着 “一门十进士,十里两状元”的
【摘要】女性主义艺术将现代主义中的“自我的独白”替换成对话——艺术与社会的对话、艺术家与观众的对话、现在的女艺术家和过去艺术家对话,她们创造了一种社会性。因为女性主义艺术就是来自社会,她们可以很从容地在艺术中加上“公共”和“社会”的内容。在20世纪末,公共艺术领域中女性艺术家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公共艺术是一个社会的舞台,那么女性艺术家则是令人不能忽视的演员。她们用自己的对白来诉说时代的变迁,追
一、焦灼的小A  一天下午,一个女生轻轻地敲门。她个子很高,身材偏瘦,满脸愁容,肩膀下沉,让人感觉很压抑与无奈,与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女形象相差甚远。看着眼前这个无精打采又满心焦虑的孩子,我的心中不乏几分心痛与不安:她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扰?是什么问题让她这般无奈与焦灼?  二、焦灼背后的秘密  小A是一名高三女生,从小跟爷爷奶奶在乡下住,小学时因为成绩优秀,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小A家庭比较富裕,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