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生活化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用数学的思维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究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36-02
中职教育的导向是就业,要求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与操作;而数学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运算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关键。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教活,就应注重“让数学教学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即数学的“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把数学生活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1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陈旧的观念,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实际生活,就地取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并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确只有教师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爱学、乐学;数学才能以她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 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要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整合教材,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介绍第五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章节:“任意角概念的推广”时,可以先问学生下面四个生活中的问题:
2.1 平时大家用过板手吗?当用它来旋紧和拧松螺母时,两者旋的方向一样吗?
2.2 旋哪个方向是紧,哪个方向是松?
2.3 以前学旋一周是360度,可要把螺母旋出或拧紧,要旋好几周,你想一下旋出的角是多大呢?
2.4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在旋转过程中,第一周旋到的位置,第二周时还会旋到这位置,这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道理呢?
3 联系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注重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特别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
在探究知识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中,要很自然而然地注人生活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教学,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这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整个学习过程是亲切、自然、具体、现实,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2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论述时尽量使抽象的理论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强化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3 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个活动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真正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即走“生活经验(解决)一数学问题(获得)一数学知识(解决)一实际问题”的教学途径。教学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生活化
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使其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总之,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编《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肖中文,《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学术研究,2007,(3)
[3]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红鲜,女,1968年11月生,汉族,广西武宣县人,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的数学教学,现任教于广西柳州机电工程学校兼管成人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36-02
中职教育的导向是就业,要求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与操作;而数学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运算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关键。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教活,就应注重“让数学教学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即数学的“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把数学生活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1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陈旧的观念,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实际生活,就地取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并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确只有教师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爱学、乐学;数学才能以她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 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要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整合教材,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介绍第五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章节:“任意角概念的推广”时,可以先问学生下面四个生活中的问题:
2.1 平时大家用过板手吗?当用它来旋紧和拧松螺母时,两者旋的方向一样吗?
2.2 旋哪个方向是紧,哪个方向是松?
2.3 以前学旋一周是360度,可要把螺母旋出或拧紧,要旋好几周,你想一下旋出的角是多大呢?
2.4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在旋转过程中,第一周旋到的位置,第二周时还会旋到这位置,这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道理呢?
3 联系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注重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特别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
在探究知识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中,要很自然而然地注人生活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教学,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这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整个学习过程是亲切、自然、具体、现实,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2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论述时尽量使抽象的理论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强化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3 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个活动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真正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即走“生活经验(解决)一数学问题(获得)一数学知识(解决)一实际问题”的教学途径。教学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生活化
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使其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总之,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编《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肖中文,《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学术研究,2007,(3)
[3]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红鲜,女,1968年11月生,汉族,广西武宣县人,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的数学教学,现任教于广西柳州机电工程学校兼管成人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