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精批细改已经不适于当前的作文教学了,老师不可将精力花在作文的评改上,而应自我解放,从作文堆中抬起头来,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多要求学生多写多练,这确实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是,学生作文次数增多,教师的评改负担也必须加重,要求学生多写多练, 就必须多批多改。据初步推算,教师评改作文的时间常常要3~5倍多于讲、备课的时间、倘若教师用了时间,费了心血,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那教师的劳动也算是有价值的。但往往事与愿违,“物不能有所值”,学生拿到作文本,关心的只是分数和评语中有几句好听的话,全然不考虑老师的评改意见,更不会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教师的批阅也就成了无用之功。
从学生方面来讲,多数学生写作时不爱打草稿,常常是想一点写一点,一遍完结,写出的文章也就可想而知了。古今中外,即使是名家巨匠,也难做到“一挥而就”。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同时代的贾岛也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们那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认真态度,真令人惊叹。鲁迅先生对待作品的态度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毫不可惜。”可见,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文从改中来”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学生作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不应该再沿用“一写,二批,三评”的固定不变的模式,精批细改已经不适于当前的作文教学了。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评改活动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作文训练的具体步骤
让学生自己试着评改作文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每次作文训练均可分为四个步骤。
1.指导学生如何写。可以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给予指导。
2.概括讲评。对于学生作文,教师要整体浏览一遍,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情况在班内先讲评一下,选一篇范文示范性评改一下,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写什么。
3.指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有充分的准备,考虑到作文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便于操作,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并一一列出,重点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评改自己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学生自评作文的途径
1.改不鲜明的主题和不恰當的材料
主题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不能凭空捏造,它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不是生活的机械照搬,要能反映生活中的本质东西。所以改不鲜明的主题时,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引导时要掌握好分寸,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余地。如作文《我的同桌》,批阅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主题不明或不正确的两人。②观点和材料脱节的有七人。③观点和材料都有,但一般,读后印象淡漠的有十二人。
(1)先写出主题。评改前先每生发一纸条,要求将原文的主题写出来,然后用概括性的话列出材料,字数在100字左右。有的同学很为难,因为写前就没考虑主题问题,自然无从写起。有的同学归纳出自己的主题后随即发现自己的材料有问题,但不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这种先写出主题的方法,使教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哪些学生的作文主题有问题,责令其修改或重新提炼。
(2)主题是否集中。平常作文的主题一般不复杂,多数较单一。集中地汇集所有材料围绕一个观点就能解决好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教学生在割舍材料时要“狠”。
提出以上两个要求后,让学生两人小组活动。互相评改对方的主题是否合乎要求。全班65人,只有3人有问题,其他同学都成功地过关了。
2.改不典型的材料
要使主题鲜明突出,就必须在选材上下工夫。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活中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平日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日记。学生积累了许多材料,如何从众多的材料中鉴别和选出典型材料,是个大问题。如写《我爱爸爸》一文,批阅后发现:(1)材料堆积,多而乱。(2)材料缺乏典型性,太一般。(3)材料不当,有的材料与主题关系不大。
我们决定让学生重新剪裁材料。一方面,给材料分类排队。把自己初选的几个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筛选出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典型材料,删除典型性不强的。刘丽同学当即删去了爸爸和邻居闹矛盾的事,而选取了爸爸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不顾及颜面,走村串户收破烂的材料。由于情真意切,在班上朗读时,许多同学被感动得掩面流泪。张平同学原先详写了爸爸起早为自己做早饭,觉得不典型,便舍去了这一材料,改为自己做功课到夜半,爸爸也陪到深夜,默默地为自己端来一碗鸡蛋羹,表现了爱女之心,生动极了。
另一方面,注意材料的详和略。作文中易有的毛病是:你要求它详,它就多而杂;你要求它略,它就少而空。修改时我们提的要求是详略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能充分表现主题的材料要写具体;与主题有关系,但处于次要地位的材料就要写得概括和简略。如作文《我的弟弟》,我们将学生四人分组,交叉换本,人手一册,提出要求:首先,你觉得详略得当吗?说说理由,怎么改更好?其次,详和略在文中的比例合不合适,如何增减?最后,要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切中要害。评完后,评者与作者交流意见。鼓励不同意见,鼓励争论,为二次修改做准备。
三、学生自评作文的优势
教师讲完了,学生就要动手互相评改作文了。一般来说,学生在开始评改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做出示范指导,教师可以选一篇典型文章,先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懂得评改一篇文章从中心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等方面着手。通过这种典型的示范评改,学生得到启示,在评改中让每位学生都认真写上自己的评语,指出优缺点,评出成绩,并签上名字。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每位学生都很认真,有的学生还互相讨论,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组织学生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地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启发诱导。既不撒手放羊,又不包办代替。事后,教师要收回全部作文,重新检查订正。对有突出问题的,可以找学生个别指导,对学生的评改情况进行总结评述,使学生每写一篇作文、每参加一次评改都有较大的收获。
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首先可以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提高评改效率,原来用几个晚上才能完成的评改量,现在用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这不仅及时、全面、准确地完成了评改作文的工作,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次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要写作,还要评改作文,这就促使了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评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好作文,激发写作兴趣,写作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老师节省出了更多时间,有利于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多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评改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作文评改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方法应推而广之。
从学生方面来讲,多数学生写作时不爱打草稿,常常是想一点写一点,一遍完结,写出的文章也就可想而知了。古今中外,即使是名家巨匠,也难做到“一挥而就”。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同时代的贾岛也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们那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认真态度,真令人惊叹。鲁迅先生对待作品的态度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毫不可惜。”可见,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文从改中来”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学生作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不应该再沿用“一写,二批,三评”的固定不变的模式,精批细改已经不适于当前的作文教学了。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评改活动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作文训练的具体步骤
让学生自己试着评改作文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每次作文训练均可分为四个步骤。
1.指导学生如何写。可以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给予指导。
2.概括讲评。对于学生作文,教师要整体浏览一遍,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情况在班内先讲评一下,选一篇范文示范性评改一下,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写什么。
3.指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有充分的准备,考虑到作文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便于操作,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并一一列出,重点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评改自己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学生自评作文的途径
1.改不鲜明的主题和不恰當的材料
主题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不能凭空捏造,它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不是生活的机械照搬,要能反映生活中的本质东西。所以改不鲜明的主题时,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引导时要掌握好分寸,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余地。如作文《我的同桌》,批阅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主题不明或不正确的两人。②观点和材料脱节的有七人。③观点和材料都有,但一般,读后印象淡漠的有十二人。
(1)先写出主题。评改前先每生发一纸条,要求将原文的主题写出来,然后用概括性的话列出材料,字数在100字左右。有的同学很为难,因为写前就没考虑主题问题,自然无从写起。有的同学归纳出自己的主题后随即发现自己的材料有问题,但不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这种先写出主题的方法,使教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哪些学生的作文主题有问题,责令其修改或重新提炼。
(2)主题是否集中。平常作文的主题一般不复杂,多数较单一。集中地汇集所有材料围绕一个观点就能解决好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教学生在割舍材料时要“狠”。
提出以上两个要求后,让学生两人小组活动。互相评改对方的主题是否合乎要求。全班65人,只有3人有问题,其他同学都成功地过关了。
2.改不典型的材料
要使主题鲜明突出,就必须在选材上下工夫。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活中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平日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日记。学生积累了许多材料,如何从众多的材料中鉴别和选出典型材料,是个大问题。如写《我爱爸爸》一文,批阅后发现:(1)材料堆积,多而乱。(2)材料缺乏典型性,太一般。(3)材料不当,有的材料与主题关系不大。
我们决定让学生重新剪裁材料。一方面,给材料分类排队。把自己初选的几个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筛选出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典型材料,删除典型性不强的。刘丽同学当即删去了爸爸和邻居闹矛盾的事,而选取了爸爸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不顾及颜面,走村串户收破烂的材料。由于情真意切,在班上朗读时,许多同学被感动得掩面流泪。张平同学原先详写了爸爸起早为自己做早饭,觉得不典型,便舍去了这一材料,改为自己做功课到夜半,爸爸也陪到深夜,默默地为自己端来一碗鸡蛋羹,表现了爱女之心,生动极了。
另一方面,注意材料的详和略。作文中易有的毛病是:你要求它详,它就多而杂;你要求它略,它就少而空。修改时我们提的要求是详略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能充分表现主题的材料要写具体;与主题有关系,但处于次要地位的材料就要写得概括和简略。如作文《我的弟弟》,我们将学生四人分组,交叉换本,人手一册,提出要求:首先,你觉得详略得当吗?说说理由,怎么改更好?其次,详和略在文中的比例合不合适,如何增减?最后,要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切中要害。评完后,评者与作者交流意见。鼓励不同意见,鼓励争论,为二次修改做准备。
三、学生自评作文的优势
教师讲完了,学生就要动手互相评改作文了。一般来说,学生在开始评改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做出示范指导,教师可以选一篇典型文章,先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懂得评改一篇文章从中心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等方面着手。通过这种典型的示范评改,学生得到启示,在评改中让每位学生都认真写上自己的评语,指出优缺点,评出成绩,并签上名字。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每位学生都很认真,有的学生还互相讨论,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组织学生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地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启发诱导。既不撒手放羊,又不包办代替。事后,教师要收回全部作文,重新检查订正。对有突出问题的,可以找学生个别指导,对学生的评改情况进行总结评述,使学生每写一篇作文、每参加一次评改都有较大的收获。
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首先可以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提高评改效率,原来用几个晚上才能完成的评改量,现在用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这不仅及时、全面、准确地完成了评改作文的工作,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次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要写作,还要评改作文,这就促使了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评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好作文,激发写作兴趣,写作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老师节省出了更多时间,有利于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多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评改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作文评改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方法应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