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上应把握如下几点
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與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 “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二、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以存量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教给学生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第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第四,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引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一、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上应把握如下几点
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與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 “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二、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以存量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教给学生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第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第四,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引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