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解于“董”
顺着音韵:董?是懂?或古董?或听得咚咚之声?
顺着字形:草创?很威重?相当“强力”?或非常“权重”?
古书《大禹谟》说:“董之用威。”这恐怕是中华文化对“董”之深意的第一个文字表述吧。那么,威在何处?如果将“董”译为英文,就是Director。对应中文的意思,则表示“督察”,在中国古代,这可是三品以上“公务员”呢!
所以,对“督察之威”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它不同于市井等闲之怒:不易嬉笑于堂,不得卑猥于市,更不可秽亵于私。正是一种士大夫的气质!如屈原在《楚辞·九章·涉江》吟道:“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董昏而终身。”
我听出了屈大夫的言外之意:望而生畏之威,并非上上之威。上上之威,在于持己之重、正君之道。所以,后人注《楚辞》时写道:“董,正也。(屈原)言己虽见先贤执忠被害,犹正身直正不犹豫而狐疑也。”
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将“董”的深义理解为“正直”。解“董”至此,我恍然大悟。
孔夫子曾经说自己: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我们应当予以相信。年近四十就能不怀疑自己的信念,这也是非常高的要求。不然,如果等到五六十岁而不惑,诸多神奇事业必定已经化为了腐朽!
孔子所说的“天命”就是指“事理”,所说的“耳顺”就是指“宽容”。言外之意非常地清楚:古代的持威权重者当然都是些长老了。西方政界与商界至今仍然保留着长老或元老的尊贵地位,尊敬元老之风也在当今董事会中盛行。然而,究竟是什么使得长老们能够获得如此的尊敬呢?
《史记·仓公传》早已点破:“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原来,大董并非指那些持威权重或者通晓经纶的能人,而是指拥有大气度与大器量的老者。
老者,人人必经之归途。人生拼搏一生,最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金钱与财富也许最终将变成一种符号,只有大气度与大器量才能够日积月累成为宝贝。于是,浮财渐渐变成了古董,其价值将变得不可限量。
就古董价值而言,年代乃属次要,品相应放在首位。于是乎,大气度与大器量的老者就并非一定指年龄了,它首先指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留下岁月痕迹的古器玩具才是古董,这是人们容易模糊的认识。
所以,古代贤士徐广对“董”字有这样的注解:“董谓深藏。”细细揣摩,的确言之有理。
再说于“事”
远古时期,甲骨文就记载有组织秩序的场景,这是中国象形文字的长处所在。一个人,用手举着一件东西,这东西形同一“中”字。是何物,我们尚且不知,但是它具有权杖的意味,这是比那权杖要大了许多。这就是“事”的原生本意。
有人说,这样看来,“事”原来竟是由手中那件像“中”模样的物开始的。但是,一旦举起这物,必定有“事”。是的,正如甲骨文记载:“立事于南。”原来,举着的这件物器竟是权力的象征。
从古代卜辞记载中看到,“事”这件物器一旦树立,那么就是在召集众人聚拢于下。长而久之,事的词义渐渐地被抽象、概括了。它由手举具体物器虚化为某一特殊含义,这就是:为了完成一个集体行为而将人群聚集起来。于是,古时又将“事”字与“使”字通假。
由此可见,“事”这不就是“秩序”的代名词吗?
于是,有好事者便将这一件件事记录了下来。后人见过,便给它们一个名字,这就是“史”。从象形上看,“史”字与“事”是一个字。
所以,我们称“史是历史的秩序”,这句话不仅变得通顺起来,而且充满着训诂的味道。
当然,都是“事”,却有“君王之事”与“庶民之事”的分别。那么,当今董事们所“董”的“事”,究竟是君王之事呢?还是庶民之事?
此事可往大的地方说,也可往小的地方解。但是,不论事大事小,欲成事者无不首先将修身放在第一位的。即使是远古的那位手举权杖的祭司等部落首领,它同样首先示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不然,何以服众?
所以,大儒荀子曾经说过:“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回到上述的“董”字之解,这不正是大气度与大器量的体现吗?
当然,我说这样一种大气度与大器量的“处事”,其对象乃是“庶民之事”。董事们高居显位,大人不记小人过,这是起码的素质。然而面对“君王之事”又当如何?我们的董事们,你们所做之事的成败,往大处讲,哪一件不得依着“君王”?为着“君王”?也许您觉着这“君王”二字怎么听起来那么封建!您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国家”。
在春秋时代,卫灵公便向他的臣民申明大义: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是《论语》中的记载。其中,這个“食”是指“食俸受禄”。如今,既然食受俸禄,那么说白了,“事君”之事就是图个职务或者谋个官阶。《韩非子·五蠹》写出一些“小人所为”,这就是:“无功而受事,无功而显荣。”然而,俗有“无功不受禄”之说,这是不是一个“从事”者们通行的法则呢?
由此,我便联想到几个与“从事”十分近意的词,这就是“执事”和“监事”。执事也许就是“执行董事”的简称,而“监事”则是监理董事会行为的一个法定职务,它的功能有点像美国联邦法律制度中的“独立检察官”。
结合“董”字中那种“督察”的解译,可见,“执行董事”原来是直接行使督察权的一个肥差!于是执事们便欣欣然起来,而后欲将飘飘然。
不过,人们并不熟悉,这个“事”字还有一个令人非常悲观的意思,这就是“事故”,较小的事故那叫“变故”。人的心情也会经常出“事故”。不然,人的一生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蓦然回首了。这不,执事们正值兴高采烈,那监事却已悄然而至。
终说于“会”
用甲骨文解字如此切意,几千年的词义竟然今天仍然如此具有生命力。语言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东西,它虽有脾气,却有灵性。这不, “终说于‘会’”的那个“终”字,其本意不就是“会”吗?怎么讲?
还是先讲甲骨文。试问:东西怎样才算有个“终”?人嘛可谓“棺材钉钉”,物呢可谓按班就序。
古人却不怎么想。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物品奇缺,敝帚自珍。值钱的东西往往藏入一个土陶罐器或藤筐编篓之中,然后加以盖子,再压上一块大青石头。这就是远古时代的收藏,也是“会”字的象形所喻。你看,上面那个“人”字好似一只盖子,甲骨文写法中“会”的下方则是一个盛物之器,中间那部分也是物品的形状。
上下合并,就是“会拢”或“会合”。然而,“会拢”与“会合”并不是目的。目的被盖子压在了罐篓里。所以,我们将揭开那盖子,探明下面被收藏的“目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首先弄清“盖上盖子”意味着什么?
我们能不能发挥一点想像力呢?如果下面那个罐篓的位子放上一个写字台,如果在台面上放的是一个商业合同之类的文件,那么,您要盖上去的恐怕就不会是个盖子了,应当是一个公章什么的。盖了章子的文书,实际上就是一份法律的文件,不可不慎重。
经此一解,怎么将这个“会”字与法律挂上了钩?不要觉得奇怪。中国文化之源的《周易》称:世间万物有“元、亨、利、贞”四德,其中, “亨者,嘉之会也。”做企业,不就是聚人气、搞合作吗?聚人气、搞合作没有法律保障怎么行,所以该签约的就得签约,尤其要亲兄弟明算账。如果董事会都无视法律、不走程序、不按规矩,整个公司岂不乱了?
于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终于明白:最大的“会”不是董事会,而是每件事是否能够与法律相“会合”。这就是董事会要做的头等大事。
如果能够这样,贵公司就能巧妙地利用政策的时机,及时地抓住发达的机会。“时机”与“机会”不正是“会”的另一层含义吗?
我们所期望的机会一定是一种成功立业的机会。遇到机会,有人麻木,有人欣喜。据古籍《文选》记载,东汉袁绍欲征战豫州,但动力不足,麻木而犹豫。这时陈孔璋以书“檄豫州文”向袁绍进言: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成就伟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然而,我们所经常遇到的并非良机,却是挫折。这些突如其来的“恰逢”或“巧遇”,也是一层“会”之含义。《史记·陈涉世家》记载: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认命则头将被砍,抗争则造就了一代英雄。
我想,诸位董事没有不愿做英雄的。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顺着音韵:董?是懂?或古董?或听得咚咚之声?
顺着字形:草创?很威重?相当“强力”?或非常“权重”?
古书《大禹谟》说:“董之用威。”这恐怕是中华文化对“董”之深意的第一个文字表述吧。那么,威在何处?如果将“董”译为英文,就是Director。对应中文的意思,则表示“督察”,在中国古代,这可是三品以上“公务员”呢!
所以,对“督察之威”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它不同于市井等闲之怒:不易嬉笑于堂,不得卑猥于市,更不可秽亵于私。正是一种士大夫的气质!如屈原在《楚辞·九章·涉江》吟道:“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董昏而终身。”
我听出了屈大夫的言外之意:望而生畏之威,并非上上之威。上上之威,在于持己之重、正君之道。所以,后人注《楚辞》时写道:“董,正也。(屈原)言己虽见先贤执忠被害,犹正身直正不犹豫而狐疑也。”
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将“董”的深义理解为“正直”。解“董”至此,我恍然大悟。
孔夫子曾经说自己: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我们应当予以相信。年近四十就能不怀疑自己的信念,这也是非常高的要求。不然,如果等到五六十岁而不惑,诸多神奇事业必定已经化为了腐朽!
孔子所说的“天命”就是指“事理”,所说的“耳顺”就是指“宽容”。言外之意非常地清楚:古代的持威权重者当然都是些长老了。西方政界与商界至今仍然保留着长老或元老的尊贵地位,尊敬元老之风也在当今董事会中盛行。然而,究竟是什么使得长老们能够获得如此的尊敬呢?
《史记·仓公传》早已点破:“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原来,大董并非指那些持威权重或者通晓经纶的能人,而是指拥有大气度与大器量的老者。
老者,人人必经之归途。人生拼搏一生,最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金钱与财富也许最终将变成一种符号,只有大气度与大器量才能够日积月累成为宝贝。于是,浮财渐渐变成了古董,其价值将变得不可限量。
就古董价值而言,年代乃属次要,品相应放在首位。于是乎,大气度与大器量的老者就并非一定指年龄了,它首先指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留下岁月痕迹的古器玩具才是古董,这是人们容易模糊的认识。
所以,古代贤士徐广对“董”字有这样的注解:“董谓深藏。”细细揣摩,的确言之有理。
再说于“事”
远古时期,甲骨文就记载有组织秩序的场景,这是中国象形文字的长处所在。一个人,用手举着一件东西,这东西形同一“中”字。是何物,我们尚且不知,但是它具有权杖的意味,这是比那权杖要大了许多。这就是“事”的原生本意。
有人说,这样看来,“事”原来竟是由手中那件像“中”模样的物开始的。但是,一旦举起这物,必定有“事”。是的,正如甲骨文记载:“立事于南。”原来,举着的这件物器竟是权力的象征。
从古代卜辞记载中看到,“事”这件物器一旦树立,那么就是在召集众人聚拢于下。长而久之,事的词义渐渐地被抽象、概括了。它由手举具体物器虚化为某一特殊含义,这就是:为了完成一个集体行为而将人群聚集起来。于是,古时又将“事”字与“使”字通假。
由此可见,“事”这不就是“秩序”的代名词吗?
于是,有好事者便将这一件件事记录了下来。后人见过,便给它们一个名字,这就是“史”。从象形上看,“史”字与“事”是一个字。
所以,我们称“史是历史的秩序”,这句话不仅变得通顺起来,而且充满着训诂的味道。
当然,都是“事”,却有“君王之事”与“庶民之事”的分别。那么,当今董事们所“董”的“事”,究竟是君王之事呢?还是庶民之事?
此事可往大的地方说,也可往小的地方解。但是,不论事大事小,欲成事者无不首先将修身放在第一位的。即使是远古的那位手举权杖的祭司等部落首领,它同样首先示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不然,何以服众?
所以,大儒荀子曾经说过:“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回到上述的“董”字之解,这不正是大气度与大器量的体现吗?
当然,我说这样一种大气度与大器量的“处事”,其对象乃是“庶民之事”。董事们高居显位,大人不记小人过,这是起码的素质。然而面对“君王之事”又当如何?我们的董事们,你们所做之事的成败,往大处讲,哪一件不得依着“君王”?为着“君王”?也许您觉着这“君王”二字怎么听起来那么封建!您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国家”。
在春秋时代,卫灵公便向他的臣民申明大义: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这是《论语》中的记载。其中,這个“食”是指“食俸受禄”。如今,既然食受俸禄,那么说白了,“事君”之事就是图个职务或者谋个官阶。《韩非子·五蠹》写出一些“小人所为”,这就是:“无功而受事,无功而显荣。”然而,俗有“无功不受禄”之说,这是不是一个“从事”者们通行的法则呢?
由此,我便联想到几个与“从事”十分近意的词,这就是“执事”和“监事”。执事也许就是“执行董事”的简称,而“监事”则是监理董事会行为的一个法定职务,它的功能有点像美国联邦法律制度中的“独立检察官”。
结合“董”字中那种“督察”的解译,可见,“执行董事”原来是直接行使督察权的一个肥差!于是执事们便欣欣然起来,而后欲将飘飘然。
不过,人们并不熟悉,这个“事”字还有一个令人非常悲观的意思,这就是“事故”,较小的事故那叫“变故”。人的心情也会经常出“事故”。不然,人的一生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蓦然回首了。这不,执事们正值兴高采烈,那监事却已悄然而至。
终说于“会”
用甲骨文解字如此切意,几千年的词义竟然今天仍然如此具有生命力。语言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东西,它虽有脾气,却有灵性。这不, “终说于‘会’”的那个“终”字,其本意不就是“会”吗?怎么讲?
还是先讲甲骨文。试问:东西怎样才算有个“终”?人嘛可谓“棺材钉钉”,物呢可谓按班就序。
古人却不怎么想。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物品奇缺,敝帚自珍。值钱的东西往往藏入一个土陶罐器或藤筐编篓之中,然后加以盖子,再压上一块大青石头。这就是远古时代的收藏,也是“会”字的象形所喻。你看,上面那个“人”字好似一只盖子,甲骨文写法中“会”的下方则是一个盛物之器,中间那部分也是物品的形状。
上下合并,就是“会拢”或“会合”。然而,“会拢”与“会合”并不是目的。目的被盖子压在了罐篓里。所以,我们将揭开那盖子,探明下面被收藏的“目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首先弄清“盖上盖子”意味着什么?
我们能不能发挥一点想像力呢?如果下面那个罐篓的位子放上一个写字台,如果在台面上放的是一个商业合同之类的文件,那么,您要盖上去的恐怕就不会是个盖子了,应当是一个公章什么的。盖了章子的文书,实际上就是一份法律的文件,不可不慎重。
经此一解,怎么将这个“会”字与法律挂上了钩?不要觉得奇怪。中国文化之源的《周易》称:世间万物有“元、亨、利、贞”四德,其中, “亨者,嘉之会也。”做企业,不就是聚人气、搞合作吗?聚人气、搞合作没有法律保障怎么行,所以该签约的就得签约,尤其要亲兄弟明算账。如果董事会都无视法律、不走程序、不按规矩,整个公司岂不乱了?
于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终于明白:最大的“会”不是董事会,而是每件事是否能够与法律相“会合”。这就是董事会要做的头等大事。
如果能够这样,贵公司就能巧妙地利用政策的时机,及时地抓住发达的机会。“时机”与“机会”不正是“会”的另一层含义吗?
我们所期望的机会一定是一种成功立业的机会。遇到机会,有人麻木,有人欣喜。据古籍《文选》记载,东汉袁绍欲征战豫州,但动力不足,麻木而犹豫。这时陈孔璋以书“檄豫州文”向袁绍进言: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成就伟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然而,我们所经常遇到的并非良机,却是挫折。这些突如其来的“恰逢”或“巧遇”,也是一层“会”之含义。《史记·陈涉世家》记载: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认命则头将被砍,抗争则造就了一代英雄。
我想,诸位董事没有不愿做英雄的。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