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逐步增强,建筑安全疏散通道的科学合理设计,是保证建筑物中的所有人员在烟气、火焰热、恐慌及其他因火灾造成的各种危险中的安全。在建筑设计中采取主动与被动的消防安全措施,来保证建筑物中的所有人员在危险来临之前能疏散至安全地点。文章对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安全疏散的设计方法及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疏散;设计分析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走廊、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疏散指示、应急照明、消防广播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
  一、火灾时人员疏散心理及行为情况分析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因烟气中毒、火烧和房屋倒塌而受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失火建筑,同时消防队员也要迅速对起火部位进行火灾扑救。因此,需要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们在火灾事故时的心理状态与行动特点、火灾危险性大小、容纳人数、面积大小合理布置疏散设施,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火灾事故发生时,人们在疏散时的心理和行为与正常情况下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例如,在紧张和恐惧心理下,不知所措,盲目跟随他人行动,甚至钻入死胡同等,都是火灾事故疏散时的异常心理状态。在这些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往往造成惨痛的后果,疏散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如下:
  1.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口疏散。在旅馆、剧场等发生火灾时,一般旅客和观众习惯于从原出入口或走过的楼梯疏散,而很少使用不熟悉的出入口或楼梯。就连自己的住处也要从常用的楼梯去疏散,只有当这一退路被火焰、烟气等封闭了,才不得已另求其它退路。
  2.习惯于向明亮的方向疏散。人具有朝向光明的习性,故以明亮的方向为行动的目标。例如,在旅馆、饭店等建筑物内,假设从房间内走出来后走廊里充满烟雾,这时如果一个方向黑暗,相反方向明亮的话,就会向明亮方向疏散。
  3.奔向开阔空间。这一点,与上述趋向光明处的心理是相同,在大量火灾实例中,确有这些现象。
  4.对烟火怀有恐惧心理。对于红色火焰怀有恐惧心理是动物的一般习性,一旦被烟火包围,则不知所措。因此,即使身处安全之地,亦要逃向相反的方向。
  5.危险迫近,陷入极度慌乱之中,就会逃向狭小角落。在出现死亡事故的火灾中,往往发现缩在房间、厕所或把头插进橱柜的伤亡人员。
  6.越是慌乱,越容易跟随他人。人在极度的慌乱之中,就会变得失去正常行动的能力,于是无形中产生跟随他人的行为。
  7.紧急情况下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遇到紧急情况时,失去了正常的理智行动,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应付紧急情况上,会发挥出乎时意想不到的力量。如遇火灾时,甚至敢从高楼跳下去。
  二、疏散安全分区
  当建筑物内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并达到轰燃时,沿走廊的门窗被破坏,导致浓烟、火焰涌向走廊。若走廓的吊顶上或墙壁上未设有效的阻烟、排烟设施,则烟气就会继续向前室蔓延,进而流向楼梯间。另一方面,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行动路线,也基本上和烟气的流动路线相同,即,房间——走廊——前室——楼梯间。因此,烟气的蔓延扩散,将对火灾层人员的安全疏散形成很大的威胁。为了保障人员疏散安全,最好能够使疏散路线上各个空间的防烟、防火性能逐步提高,而楼梯间的安全性达到最高。
  为了阐明疏散路线的安全可靠,需要把疏散路线上的各个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间,称为疏散安全分区,简称安全分区,并依次称之为第一安全分区,第二安全分区等。离开火灾房间后先要进入走廊,走廊的安全性就高于火灾房间,故称走廊为第一安全区;依此类推,前室为第二安全分区,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一般说来,当进入第三安全分区,即疏散楼梯间,即可认为达到了相当安全的空间。
  如前所述,进行安全分区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人员疏散时的安全可靠,而安全分区的设计,也可以减少火灾烟气进入楼梯间,并防止烟火向上层扩大蔓延。进一步讲,安全分区也为消防灭火活动提供了场地和进攻路线。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超过32m的与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层厂房等要设防烟楼梯间。这样,建筑物的走廊为第一安全分区,防烟前室为第二安全分区,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由于楼梯间不能进入烟气,所以,人员疏散进入防烟楼梯间,便认为到达安全之地。为了保障各个安全分区在疏散过程中的防烟、防火性能,一般可采用外走廊,口安全分区田前室或合用出室畴—避难路线或在走廊的吊顶上和墙壁上设置与感烟探测器联动的防排烟设施,设防烟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安全分区的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等,为火灾中的人员创造一条求生的安全路线。
  三、疏散设施的布置与疏散路线
  1.合理组织疏散流线。综合性高层建筑,应按照不同用途,分别布置疏散路线,以便平时管理,火灾时便于有组织地疏散。如某高层建筑地下一、二层为停车场,地上几层为商场,商场以上若干层为办公用房,再上若干层是旅馆、公寓。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火灾时紧急疏散,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完全分流,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的办公、住宿人流分流。
  2.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端部设置对中心核式建筑,布置环形或双向走道;一字形、L形建筑,端部应设疏散楼梯,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近电梯间设置。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熟悉并经常使用的、由电梯所组成的疏散路线,靠近电梯间设置疏散楼梯,既可将常用路线和疏散路線结合起来,有利于疏散的快速和安全。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时,楼梯间应按防烟楼梯间设计,以免电梯井蔓延烟火而切断通向楼梯的道路。
  4.靠近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安全性最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队进人高楼灭火救人。
  5.出口保持间距。建筑安全出口应均匀分散布置,也就是说,同一建筑中的出口距离不能太近。太近则会使安全出口集中,导致人流疏散不均匀,造成拥挤,甚至伤亡。而且,出口距离太近,还会出现同时被烟火封堵,使人员不能脱离危险区域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高层建筑的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m。
  6.设置室外疏散楼梯。当建筑设置内楼梯不能满足疏散要求时,可设置室外疏散楼梯,既安全可靠,又可节约室内面积。室外疏散楼梯的优点是不占使用面积,有利于降低建筑造价,又是良好的自然排烟楼梯。
  四、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的内容,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非常的重要,随着建筑形式和功能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能够确保火灾时人员通过建筑安全疏散设施到达建筑的首层,并迅速撤离火场,在设计时,要始终将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基本知识、规范的规定、放宽的条件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平面布局、竖向布置等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力求疏散路线简捷、易于辨认,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确保安全出口宽度,正确设计疏散楼梯间,从而减少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方正,程方涛. 公众娱乐场所的人员疏散安全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7(4).
  [2]李涛,王东. 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2).
  [3]孔留安,周爱桃,景国勋,等. 人员疏散时间预测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1).
  作者简介:覃浩,壮族,广西环江人,广西天艺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校对等。
  
其他文献
摘要:公仆是一个特殊的群众,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脊梁,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精英。文章对公仆精神的由来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族精神;公仆精神;精神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每一个关键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宏大队伍中,都曾涌现出一个个杰出代表,一位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的应用。文章根据这种现象提出结构概念设计的准则。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一、概述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的应用。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广西容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排污管网管基化学灌浆加固施工实际情况,介绍灌浆托换在排污管已完成顶管铺设后出现的局部管段发生了管基淘空破坏、管道下沉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加固中的应用,使排污管道恢复正常使用。  关键词:排污管网;管基淘空破坏;管道下沉;灌浆托换  一、概述  广西容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排污管网绣江北岸排污干管位于容县县城中部下井、繡江河北岸,沿绣江河布置。该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排
期刊
摘要: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应认真对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最大限度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章探讨了建筑企业施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办法,对在施工中的成本与质量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企业流程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人工费
期刊
摘要: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业主与投资商的经济利益,影响国家、地方基建项目的实施。文章首先分析了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程量审核    工程的预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所存
期刊
摘要:文章对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易发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      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国内应用十分普遍的一种桩基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单桩承重力大、抗拔性好、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强。能在各种土层条件下施工、也可运用高大建筑物外,还可以水下施工,特别是施工时无振动、噪音小,不挤土,更适合在已建住宅群之间
期刊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始终贯穿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各项管理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文章对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应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
期刊
摘要:文章对框架结构工程中填充墙在粉刷后容易出现的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关键词: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分析;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比例不断加大,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又以框架为主体辅以填充墙分格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此类建筑在设计时考虑荷载等因素,填充墙材质均以轻质砌块为主(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空心页岩砖、陶粒轻质砌块等)。而此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框架一剪立墙结构的布置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受力与变形特点,以及框架一剪力墙协同工作原理。给出了铰结体系和刚结体系两种计算简图的内力计算方法。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刚结体系    一、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及变形  (一)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特点  纯框架的工作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变形呈剪切型,楼层越高水平位移增长越慢。在纯框架结构
期刊
摘要:建筑领域农民工具有从业人数多、整体水平低、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较高等特点,这一群体生存现状的研究对于整体了解农民工心理有标本意义。建筑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等权益保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提高建筑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应从完善立法、职业培训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  关键字:建筑农民工;生活条件      近年来,农民工生存现状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