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廉洁清明政治的比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世界,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一直未停止对廉洁清明政治的追求,西方国家从制度方面来建设法治,力图使得国家政治清明,而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研究西方和我国廉洁政治思想无疑对我国现在的廉洁清明政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廉洁清明政治 廉洁建设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72-01
  一、对廉洁清明政治概念的解析
  (一)对“清明政治”的解读
  “清明”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如政治清明、清明治世。《古代汉语大词典》认为清明一词具有以下含义:(1)犹治平。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2)谓神智思虑清晰明朗。(3)晴朗。“政治”一词的来源历史悠久,《周礼》中便有“掌其政治禁令”[1]。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处理各种政治关系。(2)治理、统治国家。(3)统治人民。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表现,是以一定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国家政权而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现代汉语词典的“政治”一词源于对Politics的翻译。孙中山从管理学角度将传统治国思想和西方民权思想相结合,他认为,“政事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因此,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3]
  清明政治作为政治的一种良性状态,其概念和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语境下具有不同含义和表现形式。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将会对我国的廉政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二)对“廉洁清明政治”的解释
  学界至今没有关于“廉洁清明政治”的定义。根据上文对“廉”“廉洁”和“清明政治”相关概念的阐述与实践并结合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得出“廉洁清明政治”就是在传统廉洁政治与清明政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复合多元化的概念。也就是说,“廉洁清明政治”是在党领导下的,充分继承传统优秀廉洁政治文化的基础,在法治的框架下以治吏为突破口,以为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为重点,以自上而下的改革为主要推动力,实现清明廉政政治良性生态系统。
  二、西方国家廉政清明政治相关概念和理论
  中世纪之后,西方政治发展进入了漫长的黑暗时期。一直到14世纪下半叶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和新世界观,表现出强劲的人文主义精神,重新开启了政治科学研究的大门。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一)分权理论。
  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分权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把国家的职能权力划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二)社会契约和公意理论。
  卢梭根据社会契约的理论,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原则和法治原则。并且这种契约所寻找的结合形式,足够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安全,并且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4]
  (三)分权制衡和法的精神理论。
  孟德斯鸠深入考察了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和专制政体,认为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改体的原则是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而专治改体的原则是恐怖。孟德斯鸠认为法是由实物的性质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存在物都有他们的法,在这里法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三、中国和西方廉洁清明政治理论存在的差异
  西方的廉洁政治建设主要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核心,逐渐延伸出一些理论,如洛克的分权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和公意理论、孟德斯鸠的权利制衡理论以及法的精神理论。并在实践中通过权力之间的制约和平衡,成功地将公民权利引入议会,进而对王权和贵族起到制衡作用,最终达到对公民个人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如以英国、美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制度实践中大都采用制约模式即“三权分立”的体制,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使,并设计各种制度相互制约、监督。正是通过这种相互制约和监督来保障整个国家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而中國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廉洁清明政治生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良性运行,一是以法治为核心,廉洁清明政治必然离不开法治,一个国家法治水平是一国廉洁政治建设的重要指标,法治水平的提高也必然会促进廉洁政治的进程。二是以公务员的务实清廉为基础,现代国家的廉政建设必然以公务员的务实清廉为基础。三是以民主参与和权力制约为保障,公民权利意识和主动参政,上下级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四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群众利益为目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公平的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断觉醒,因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也必然成为廉洁清明政治建设的必要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礼.地官.遂人》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刘全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突飞猛进,但多数民族地区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要实现2020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起迈入小康社会,就要找准贫困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从人口角度出发,选取了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的2个自治州和5个自治县,着重分析甘肃省的人口因素导致贫困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民族地区 贫困原因 人口因素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为了使高中《生活与哲学》这部分内容更容易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如何通过四种方法把社会热点融入到课堂的导入部分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社会热点 高中政治 课堂导入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59-01  一、社会热点故事法导入(新书和新电影推荐)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
摘要:本文以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宿舍关系矛盾为例,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并对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宿舍矛盾.加强学生宿舍群体管理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矛盾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51-02  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大学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进入到了国际化的变革中,担任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我国高等院校,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从而对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内的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 高校学生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030-01  随着全球一
摘要:2017年11月27日,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长春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并要求印发给全体学生工作干部。这次方案的印发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对于长春师范大学学生工作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同时网络游戏玩家也越来越多,网络游戏直播应运而生。仅以游戏直播这一形式来看,近年网络游戏直播的出现和火爆对电视游戏直播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电视游戏直播和网络游戏直播的优缺点对比,从中找出网络游戏直播火爆的原因和其中的规律,分析电视游戏直播应对的策略和网络游戏直播改进方法,以及未来两者的融合走向。  关键词:网络游戏 电视游戏 直播 对比
摘要: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配套会展产业的发展,全国会展类专业增长速度迅猛。本文分析了中国会展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会展理论教材混乱、缺少统一性标准,专业定位不够精准、学生生存力不足,校企合作名大于实、产学研融合度不高,等等。提出了新常态下会展人才培养的思考,归纳出深挖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拓宽传播渠道、缩短市场距离、注重因材施教、培养生
摘要: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纵横家以其高超的传播技巧脱颖而出。本文试图分析苏秦在游说诸侯时的言论,以探索其传播技巧。研究发现,苏秦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技巧在于:审时度势、恐惧诉求和情感诉求。这些技巧展现了纵横家的传播智慧,同时也体现了社会过渡时期的复杂性。  关键词:苏秦 传播技巧 战国  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20-02  “人微言轻”
摘要: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发展规模和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课外辅导的形式、内容和实施机构都向着多元化发展。在这多元化发展之中,辅导对象——学生的发展这一重要元素却往往被大众忽略。文章介绍了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概念、发展概况和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呼吁社会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切实关注,为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辅导机构 中小学生 价值影响
摘要:第二课堂是除第一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阵地。它具有自愿自主性、知识思想性、开放性等特点,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它既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持续推进第一课堂主渠道工作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育人,探索出了一条基于“第二课堂”强化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