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的目标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环境问题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目标应当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公正、平等的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逻辑地包含着人类应当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他文献
需要即人的本性。需要是无限发展和变化的 ,因此 ,人性也是丰富多样而不是单一的和抽象的。人性回答的是“人是怎样的”,人的本质回答的是“人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的本质就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诗化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使中国古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那就是对“空灵”美的极力追求。就创作对象而言,中国古典艺术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就创作
青少年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是其心理发展 ,尤其是人格发展的最典型的特征。青少年自我意识及相应的自主功能的发展状况对其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自我意识、
明清以来,华北地区各级官府尤其是地方官府对集市实施了一定的管理和控制,清末至民国年间,其管理和控制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与之相关,不同时期官府对集市管理和控制的目的稍有不同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客观存在,涉及诸多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政治领域的全球化则充满矛盾。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文化体系理论、世界体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不悖,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合理理解思维方式的一般本质是合理理解哲学思维方式的逻辑前提。学术界长期流行的关于思维方式本质的五类观点有诸多可商榷之处。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的方式,而思维规律是贯穿
亚里士多德和法家都强调法律的作用 ,主张法治 ,反对人治 ,因而其法治思想存在着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尽管如此 ,两者在为何实行法治 (法治的理论基础 )、如何实现法治 (法治
本文的宗旨是从整个社会的视角宏观审视能促进创新思维或创新人才涌现的积极外部因素。包括: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善的教育模式、民主的家庭氛围、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符合知
在我国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即实现了初级工业化之后 ,可以考虑跨过西方“发达工业文明”这一“卡夫丁峡谷”,创意新的“信息·生态·人道文明”,即不要再以西方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