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意同行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潜意识里,诗歌就是一个情感的医生,它会修复思想的碎片,它会将它们一一拾掇,并统一成一种完整的什物——诗意。是的,在生活中,这种诗意难能可贵,在多数人看来,诗歌是廉价的精神产物,但事实是,这只能是你对诗歌的一种偏见,“诗歌是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真正的诗歌是高贵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有着一顶桂冠的。《光明日报》于日前发文说:“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诗人总是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诗歌总是成为时代的号角和第一声春雷。”由此可见,诗歌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忽略诗歌存在的价值,但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会避免和它的“会车”或照面。在日常中,它占据了我们方方面面的内容,到处都可以发现它的蛛丝马迹,从房产的“名号”、商店的招牌,到文案、姓名等,均会看到它的足迹。
  虽然我写诗,但我并没去兜售诗意;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孤独的,但其实我又是不孤独的,因为诗歌就是与我情同手足的生死之交。我情绪低落时,它会为我释放压力,稀释忧伤,它就像一条流淌在我身体里的河流,它会帮我冲刷去生活的苦楚,它也会瓦解囚困在我心里的诸多失意。诗歌,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心灵产物。“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须谁来打破某种常规,它不会被任何人胁迫,当生活像机器一样奴役着我们的身心时,繁殖在心里的忧愁又总是会接踵而至地萌芽,而诗歌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建构我对这个世界的某种“观念”,它能让我在庸常之中看到一份神圣和美好,它会让我保持清醒,它会让我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精神之门,它会为我堆砌起一种高度,它会改变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它也能让我看见些许事件的横切面,并厘清事实的真相,甚至它还能激发我内心深处的潜能与力量。
  在我的书写半径里,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成千上万的“我”;在我的诗歌方圆里,诗可以是天地间的任何一种事物,也可以是天外的一切生命。行走在四季里,风也可以变成我的导游,引我进入大地的每一处皱褶里。诗在这时往往又会化身成我的一个伴侣,它会让万物都具有呼吸、血液、肉身和感情,它会让我嗅到油菜花、桃花、蔷薇花的气息,它会让我学会时间的法术,它会让所有的生灵在我的纸上复活或者再次生长一遍。诗歌就是拥有这样的一种魔力,它会让我遇见众多的神秘和不可解说的“成长史”。它会让我在情感的漩涡里,更真实地认知自我,它会让我在孤独的花园里,一次次地萌生挑起风暴的勇气。它像一种源泉在我的身体里,不可遏止地奔涌着,它会让我的些微期许和疼痛,统统开出美丽的花来。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说过:“抒情诗和叙事诗超越于美学之上,它们代表了人可能采取的对待他自己、对待世界、对待他人的两种可能态度。”诗歌,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的表达和态度,一种对“自我生态”的叙述,它的能量可大可小,因了它,“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博尔赫斯又说:“艺术正应该像面镜子,把我们自己的面貌显示。”诗歌,亦会为我们呈现一个完整的自我,它不会去肢解我们对于事件的看法,它会更理性地引导你去分析,去反思,它会建立我内心深处某种真实的心境。
  对于一些熟识我的人来说,我写诗的行为更像是一种“离经叛道”。一个初中同学,每次一见面,都会脱口而出一句“开场白”:“你怎么还在写诗?诗歌太小众了,你应该去写小说。”这份善意,我是心知肚明的,诗歌在这个时代,不再吃香了,虽然目前这个圈子还是喧哗的,但实际上,它又是“危机四伏”的,因为它既不能盈利,也无法改变你的生存状态。因而,当人们的视觉触角触碰到它时,就会发自本能地排斥它,觉得它是无用的。特别在这个经济如此繁荣、娱乐设施俱全、景点日益繁多的年代,有谁还会重视这些无足轻重的诗意?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生活的航向,甚至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接受它的“招引”或“调遣”。在这,我并不是否认钱财的重要性,因为我也是一个俗人,若脱离实际或者完全抛开它,在这个世界确实是会寸步难行,只是我觉得精神也需要“安顿”,也需要有“栖身之所”。有朋友说:“写诗如果不能赚很多钱的话,那为什么要写,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我觉得他们的观点都是对的,这些都是一种提醒,一种警示,但当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整顿了我内心的秩序时,我就开始对它产生了依赖,我的情感对它已经“皈依”了,它就像是我的宗教,我对它产生了信仰。而这种信仰,是种植在我内心深处的,是根深蒂固的,只要我的精力和时间许可的话,我依然会为它开辟一处田地,我会在它的庄园里稼穑,我会在它的“界限”里,安静地与它叙谈……当诗歌成为爱好,或者说一种解压的生活方式时,它就又具备了新的功能,此时,它已完全变成了生活的调味品或者营养品,它能为我的心灵供给养分和动力,它也能消解一些蠢蠢欲动准备“暴动”的坏情绪。
  当物质的满足趨于圆满的一天,当物质的壳被剥落的那日,我们是否会变成艾略特所说的“空心人”?当生活一次次将我们改造得面目全非时,你是否会去提取存储在大自然银行里的诗意?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内心,除了堆满情感的杂物、生活的赘肉外,没有一点的诗意与阳光时,你会不会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若有一天,金钱演变为唯一一条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准绳时,人类自身是否会变成一具具空壳,会不会变成一个个只装着物欲这种程序的机器人?“很多人觉得过诗意生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有心,我们也能把生活过出美感。好的生活,就是将平凡的日子过出诗意”,“真正的生活不是建立在奢侈之上,而是能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简单日子,过成诗的模样和格调”。作家王小波也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很多时候,诗意就是一种心境,一种生活态度,“心灵的花,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只要胸中藏有千尺诗意,万物皆可搬进你的内心,它们会接受你的调配和指令,变成你期待的模样。写诗,对于我来说,就是向心灵朝圣的过程,它会对我的灵魂进行洗礼,它就像是精神的檀香,会让人凝心聚神。它对我的生活起到调节、润滑的作用,它会让我触摸到自我的软肋,它会将远方铺展成明亮与诗意,它还会点亮我的精神世界,让夜晚也释放出万丈的光芒。   在深夜,我像一匹形单影只的狼一样温习孤寂,又富足得仿佛所有的夜色和星光都是我的子民。我可以在夜深人静时,一次次收编自己的记忆,并为它们“排兵布阵”,它们会在我思想的“指挥”下,步履整齐地列队。它们会在某种“神力”的催发下,纷纷变成我纸张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会变成文字,它们会接受缪斯的差遣,变成我情感的一部分,它们都有一个统一而明亮的名字——诗歌。它们是我灵魂深处的切片,会让我滋生出与生活对抗的决心;它们是我身体里的光明,会抚慰我的忧伤和困顿。
  我在诗歌的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安全地着陆。
  它不仅能减少一次又一次的外来消耗,而且能找到一种我和世界和平相处的模式。它是我情感的花蕊,它是我精心照顾的婴儿,它是我回忆的底片,它能分担和承受我心灵的苦楚,它像一面镜子,会折射出我的悲欢。
  对于我来说,诗歌就是一道光芒,它隐藏在世俗的角落里,甚至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去寻找它的亮光。它一次次地为我呈上温暖的细节,它支配了我的“生活体验”,当我“离群索居”时,它又会拥我入怀,带我去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实质。
  当我回溯时光时,我与记忆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当我在诗歌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时,生活的风暴像发疯了似的席卷而来,但我依然会收拾自己的情绪,一如既往地穿过命运的礁石,矢志不渝地坚定信心,与困难周旋、对抗。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既然我选择了诗歌,我就不会放弃它,它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会点亮我精神的大地。爱,有时就是这样,当它能激发出你内心全部的光热,能温暖、照亮你,就足矣了。无须阐述,也无须理解,它就这么自然而真切地存在着,任何人都无法拉开你和它的情感瓜葛。
  在诗歌中,爱情同样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主题。在这个快餐时代,在这个一言不合就可以产生戾气的年代里,爱情“岌岌可危”,它最可靠,往往又是最不可靠的。它的程序极易被激活,又最容易被破坏,甚至支离破碎。米兰·昆德拉说:“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爱情,会遭遇物质腐蚀、毁容,当它像一件物品老旧或者发生故障时,鲜有人会尝试着去修复它,甚至在不知不觉间,它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悲辛的泪珠。修复的时间太久,太耗精力,于是一些人直接选择了放弃,他们认为放弃,会更容易直达美好的归宿。于是这种“风气”像瘟疫一样开始在我们的周边蔓延开来,有时婚姻更是脆弱得如同一张薄纸,一捅就会破,一捅就会把一个人的五脏六腑全部带了出来。面对一成不变、一潭死水似的婚姻时,鲜有人会去注重珍视它鲜活的一面,因为放弃与抛却会比坚持、修缮来得容易。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典诗意是否还栖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年轻人的世界里,爱情就应当像鲜花一样,当开则盛,当枯则萎,一句“缘尽”可以撕碎所有的美好,也可以推脱掉所有的责任。“自我”,已经上升到某种高度,只要自己开心,一切都可以成“陪葬品”。即使爱情有着诸多的不如意和缺陷,我们也依然要相信它,相信它的深度,相信世间依然存在着甜美的爱情,相信它的不离不弃,就像相信诗意一直存在我们的周边一样。歌德曾说过:“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爱情可以化身灯盏,而诗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归宿,二者均有其特有的亮度,都能照亮我们的前方。在诗中,我一次次地阐述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但我始终相信精神的追寻是我们所不能停滞的。诗里的“我”,是有着无数分身的,它借代了你我他。其实,爱情也是一种精神向度,它需要暖阳,也需要雨露,需要理解,也需要支持。我们应该对它充满敬意,它才会回馈于我们更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对诗歌心怀敬畏,这样才会遇见更多美好的诗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欲的疾速膨胀,新诗的作用无形中也在弱化,它已经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精神产品。当然对于一种兴趣来说,喜爱它就行了,不需要过多的缘由。当你喜欢一朵玫瑰時,你需要说出很多理由吗,只要发自内心的欣赏,或者触发怦然心动的感觉,就是最好的答案。无须赘述,一切像风一样,自然推进,美好一直栖息在我们的各种感官中。喜欢文学,就跟你喜欢美食是同一个道理,只要你的血液中有它的存在,只要你把它当成你坚持或者向往的一个具象时,就是一种最好的诠释。
  “痛苦使人成长,对男女都一样。没有痛苦和波澜的生活怎么可能?天使也不是无事一身轻。一个人,每天都会面对变化波折和选择,这才是正常的生活”,遭遇痛苦,伏击痛苦,战胜痛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成长。而诗歌就是我失意或者苦痛时最大的武器,它会轰平一再隆起的苦难,它会带领我冲上一个又一个精神的高地,它会抵御物欲的侵蚀,它会帮我拨开迷雾,遇见更美的风景。虽然我曾一度远离诗歌,停笔多年,但是我对于诗歌的爱,从未变更、迁移,在我看来,它是我最牢靠的朋友或者爱人,它会在我愉悦的时候心怀祝福,也会在我悲伤的时候,像月光一样一次次降临。它从来没有向我索取什么,它只是默默地在关爱着我,因为它,我一次次战胜了体内的浮躁之气。写诗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审视“自我”的过程,审视自己的脆弱和缺点,会让自己内心的火光更明亮……
  一片花香,一朵彩云,即使我们无法触摸到它们,它们也会成为我们内心充盈的诗意。有时,它们是呼之欲出的,是会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活出一份诗意,其实就是活出一种通透,活出一种高贵。“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这是诗歌,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安定与骄傲。
  《人民日报》刊文说:“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心中若有诗,眼底尽是画”,“愿你手中有剑,身边有酒,眼里有诗,夜里有梦。胸间藏山水,心里有江湖”,以后的日子,当你接触到诗歌时,或是不经意间邂逅到诗词时,你的思想兴许会与它碰撞出火花来,有些东西总是“润物细无声”似的来到你的处所,而爱不爱它,你都无法阻止它的生长,无法阻止它的造访,它就是这么真实而自信地活在我们的世界里,寄生也好,自然成长也罢,真正的诗歌并不会因为谁而改变自身,也不会因为你的鄙弃或者漠视,而退居历史的舞台。它像暗火和星光一样,一直在我们的周边存在,不管你是否在意过它,它都那么存在着。
  让我们与诗意同行,让我们带上内心的美好上路。
其他文献
一九八二年金秋十月,我怀着一颗青春四射的激情之心到仙都镇税务所报到,抱着年青人的刚愎和热情所拥有的一腔热血,从城关到仙都,随着客车的颠簸,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头晕得厉害,竟然俯向车窗张嘴呕吐了,眼睛发花冒着金星。下车后边走边问才打着背包走进税务所,听着漆黑老旧的古屋大门一拉一开“吱哑、吱哑”的叫声,像看着一位肃穆的哲学老人,立在那里,等你听他的开化。陈旧的木地板一遇到有人在上面风吹草动,灰尘像沙漏一
期刊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外公家。  外公家隔壁有一位老爷爷,一位头发胡子全都花白了的老爷爷。他常年佝偻着的背影,像一座百年的拱桥,桥上的行人来去匆匆,留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印迹。“老桥”是靠一根拐杖才勉强挺住的。拐杖敲击着地面,发出“笃笃”的声音,这声音在静谧的早晨和清幽的夜晚,空灵得让人打颤。  不论春夏秋冬,老人似乎都穿着单薄的衣服,瘦削的身材仿佛能在风中游走。每天清晨,当公鸡清嗓,隔壁就会传来木门
期刊
陈小玲2018年出版的散文集《多少情怀合收藏》是24卷本的漳州作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五辑:“知山乐水”“体味诗意”“人生底色”“慧语心灯”“人间拾掇”。内容可谓丰富,既有写人记事文、游记、随感等,也有其身为新闻工作者最本色的采访文,时间跨度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直至出版之年。若单单要选某一类或某一时期的文章结成集子,对陈小玲来说当然也不是一件难事,之所以如此编选正如书名所示:这本散文集更主要是她多年
期刊
“漳州110”创立于1990年,在百姓中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的美誉。“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是“漳州110”精神的核心内涵,“快速反应、热情服务”成为“漳州110”的标签。  2019年3月,公安部下发通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引导激励广大公安民警进一步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忠诚履职,
期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一喜一忧,一颦一笑,诗情画意里,处处花开,盛开在《诗经》里的那些花事,至今让我们回味。在福建漳州,花事最盛数花博园,这里年年绽放一场盛大的农博会·花博会。  漳州,依山傍海,四季如春,生态资源丰富。在漳州举办农博会·花博会可谓得天独厚,天时地利兼俱。1999年,漳州市成功承办首届花博会,在全国首开海峡两岸花卉界直接交流
期刊
闽南山县长泰有多座名山,皆闻名海内外。东南有“临漳第一胜处”的天柱山,长泰八景的天成山,東北有“闽南临海第一高山”的吴田山,南有几案奇形的鼎山。或巍峨挺拔,或清幽秀美,或瑰丽雄奇,千姿百态,皆以名山著称。然天地造化,各有所钟,犹如天归日月,山祖昆仑,长泰名山群龙,首推梁冈山。梁冈山高1119.5米,自古被誉为长泰的“邑山之主”,属戴云山余脉,纵贯全县邑,构造长泰县城,为群龙之首,雄奇俊秀,磅礴崔嵬
期刊
我和七首岩是有缘分的。  1977年春天,我家有阳光的日子渐渐多了,只是米缸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春天的尾巴见了底。  这天一大早,我妈带着借来的一点钱,徒步到海边的港尾买番薯签,准备掺到米里熬稀粥哄骗日子。番薯签是地瓜刨成细条晒成的,没滋没味,但是可以勉强把肚皮架住了。  那时我家住在龙海海澄的港口桥边。港尾离我家有点远,大约三十公里,所以直到日头跌到山背后去了妈妈还没回到家。我们都着了急,特别是弟弟
期刊
傍晚时分,漫步在江滨公园“特色美食暨名优产品展”的走廊,“丹诏大宅门传统美食”展厅人头攒动,聚集着大人,小孩围观着,我也好奇地走近看一看。哦,原来是店主沈先生在讲述“劈甘蔗”的方法和游戏规则,并提刀做了示范。眼前这一幕情景,还真让人勾勒起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也就自然地把镜头回放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少年的趣味游戏。  说起“劈甘蔗”,那是过去闽南少年儿童常玩的游戏,而现在才懂得对“劈”字的理解
期刊
漳州东南花都是农博会·花博会的展会地,对于漳州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好地方。农博会·花博会从创办之初,就立足现代农业,突出两岸交流合作,展示产品越来越多样,办会内容越来越丰富,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展会,已成为漳州独具特色的“名片”。这里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以其绚丽多彩的美景、清新可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游览农博会·花博会,游客不仅可以赏奇花异卉,还可以品生态美食。  在农博会·花博会的
期刊
每年11月,是漳州人特有的节日,漳州人此时都会呼朋唤友:“走,到马口看花博会!”此时花博会入口处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汽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忙碌的志愿者不停地引导着人流进入展区。沁人心脾的一股股花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造型独特的花柱、摇曳生姿的蝴蝶兰花、争芳吐艳的胡姬花、还有好多不知名的名贵花种,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现代农业展示馆里上过太空的西瓜、南瓜令人惊奇,活泼的热带金鱼在生态渔业馆里快活地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