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帮助理解,促进感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3-0299-02
在中学教育中,最难教的课程恐怕就是语文课了。如何上好语文课,跟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把握好这几个环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一是?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我们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通过读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既要感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反过来,这些“对话”又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提高学生的语感。第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促使学生创新的课堂环境氛围。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意识,将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学生是认识和信息交换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教师要和蔼可亲,不要成天板着面孔,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不压制、压服学生,善于诱导,不挖苦讽刺学生,善于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生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核心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而且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厌学,弃学。因此,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很必要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激发、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二是?教师应具有“引”学生进入课文教学情境的应变能力
所谓“引”就是方法引导。教师不仅要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快乐中学语文。文学或者艺术,它们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所有的劳苦大众。世上没有绝对的纯艺术、纯文学。所以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自古以来的许多文人都巧妙地利用艺术的联想来扩大作品的意境。我们为何不善用联想把自然界的韵味捕捉到呢?诗人以极为朴素的语言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这浓郁之情源于何物?那栖息枝头的秋风,便是他思之源、悲之基。不然哪有文人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
由于学生的感悟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引”的同时,还应抓准时机,恰到好处地“点拨”。有一次,我抓住学生的心理,说:“人这一生,难免会经历挫折,你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尝到了失败的滋味。送你们几句话以自勉: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别让想象停泊在失去的岁月。别让青春在叹息中度过。”经这一指点,学生受益匪浅,又重新树立起了自信。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表达自己创造的革新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寓教于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这不但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把单一化的人塑造成具有自我创造性的人,更有利于人的社会性和创造性在统一中发展。”
3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三是?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其中,尤其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
要积累语言材料,这就需要:(1)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2)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使其不断“厚积”。(3)多用。要鼓励学生把摘录的好词佳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习作中,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加积累。学生通过“读、记、用”,为“薄发”储存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力的提高。要提高悟性,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帮助理解,促进感悟。
四、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四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
语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普遍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且有些不适应新时代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由教师“教”变成学生“教”。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服从教师的教,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所以,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3-0299-02
在中学教育中,最难教的课程恐怕就是语文课了。如何上好语文课,跟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把握好这几个环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一是?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我们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通过读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既要感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反过来,这些“对话”又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提高学生的语感。第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促使学生创新的课堂环境氛围。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意识,将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学生是认识和信息交换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教师要和蔼可亲,不要成天板着面孔,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不压制、压服学生,善于诱导,不挖苦讽刺学生,善于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生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核心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而且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厌学,弃学。因此,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很必要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激发、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二是?教师应具有“引”学生进入课文教学情境的应变能力
所谓“引”就是方法引导。教师不仅要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快乐中学语文。文学或者艺术,它们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所有的劳苦大众。世上没有绝对的纯艺术、纯文学。所以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自古以来的许多文人都巧妙地利用艺术的联想来扩大作品的意境。我们为何不善用联想把自然界的韵味捕捉到呢?诗人以极为朴素的语言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这浓郁之情源于何物?那栖息枝头的秋风,便是他思之源、悲之基。不然哪有文人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
由于学生的感悟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引”的同时,还应抓准时机,恰到好处地“点拨”。有一次,我抓住学生的心理,说:“人这一生,难免会经历挫折,你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尝到了失败的滋味。送你们几句话以自勉: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别让想象停泊在失去的岁月。别让青春在叹息中度过。”经这一指点,学生受益匪浅,又重新树立起了自信。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表达自己创造的革新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寓教于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这不但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把单一化的人塑造成具有自我创造性的人,更有利于人的社会性和创造性在统一中发展。”
3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三是?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其中,尤其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
要积累语言材料,这就需要:(1)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2)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使其不断“厚积”。(3)多用。要鼓励学生把摘录的好词佳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习作中,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加积累。学生通过“读、记、用”,为“薄发”储存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力的提高。要提高悟性,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帮助理解,促进感悟。
四、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途径之四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
语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普遍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且有些不适应新时代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由教师“教”变成学生“教”。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服从教师的教,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所以,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