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西藏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晚,起步低,规模小,然而西藏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几乎每个行业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自身的转型与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西藏重要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适合西藏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道路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西藏文化产业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实现西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西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理论强调: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西藏将这一理论与本区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目标。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支持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西藏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大省,要把握住这一难得的产业革命机会,根据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去建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将文化产业作为西藏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而加强西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的内涵界定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于是,“互联网+”这个名词一时间风靡全国各行各业。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
  “互联网+”理念的最早由腾讯公司的马化腾指出,即:“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目前,国内有关“互联网+”没有统一概念,本文以为,所谓“互联网+”,就是各行各业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创新发展思路,优化产品结构,拓宽市场渠道,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二、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西藏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经营性行业。“十二五”以来,在党和国家及西藏政府的重视下,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集中表现在:
  1、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统计上来看,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在文化机构数量、文化产业工作者等方面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西藏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格局,构建了一批文化企业先进单位,文化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西藏经济新的增长点。
  2、从西藏民族演艺产业发展来看,西藏创作了许多演艺作品,如大型原生态歌舞《幸福在路上》、民族歌舞《五彩西藏》、《雅鲁藏布情》等歌舞类节目,还有融京剧和藏戏于一体的《文成公主》等商演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来看,西藏自治区开展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等大型的节庆会展活动,不断刷新游客接待量,促进了本区的经济发展。2016年5月,西藏自治区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重点推荐了西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使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互联网+”背景下,西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西藏文化产业呈现出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态势,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西藏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大多数人缺乏文化产业意识,没有将文化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观念滞后,还停留在以往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享受,认为文化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的观念中。还未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很少有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科技创意的文化企业。
  (二)西藏传统文化开发挖掘深度不足
  由于西藏的文化产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对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上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导致文化资源大量闲置与浪费。而且,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增加了开发与利用的难度。再者,文化产业的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还未完全调动起来,对传统的文化挖掘深度不够,没有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
  (三)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人才匮乏
  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落后等各种因素,导致西藏文化产业缺少专业人才。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技术人才的引进不够,精通互联网技术人才以及拥有创新意识的经营管理人才都比较缺乏。
  (四)“互联网+”平台对西藏文化资源融合功能未突显
  没能够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平台对文化资源进行融合,没有突破文化艺术界限,将网络和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创新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而制约了西藏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
  四、“互联网+”背景下,西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西藏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抓住“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立足于西藏特色文化资源,凭借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路径,实现西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树立“互联网+”时代新理念
  要融入互联网发展西藏文化产业,首先要转变大多数人对文化产业的落后观念,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树立文化创新意识,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其次,西藏各级政府要通过互联网的思维,以互联网的平台来发展文化产业;最后,应认识到互联网强大的包容性,实现各类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使“微创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适应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二)搭建项目平台,开发整合西藏文化产业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优于传统,以互联网思维发展西藏文化产业,搭建互动平台和机制,同时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西藏全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评估,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扩大西藏文化产业的项目规模,搭建西藏文化产业项目平台,进入促进西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培育并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借助一批高素质人才推进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首先,西藏应对现有文化人才进行综合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人才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最后,对文化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营销的专业知识指导,让其能熟练地将文化产品与网络营销相结合,进而提升其文化产品网络营销技术,促进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共建资源产业化网络系统,实施区位联动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西藏正大力推动网络资源的发展,应在全区广建光缆,通宽带,提高网络覆盖率,实施区位联动发展,使得文化产品的信息及时公布在网上,拓宽文化产业网络营销渠道。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逐渐渗入到传统文化产业领域,互联网正在不断地变革着文化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西藏作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西藏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正确对待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立秋.互联网时代西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5.8.
  [2]黄芙蓉.“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模式创新[J].统计与对策,2015,(24).
  [3]王中旸.“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思考[J].电子商务,2015,12.
  [4]王雅慧.西藏自治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纪实:高原特色文化深圳放异彩[N].西藏日报,2016-06-01.
  [5]张尚华,王菲.2015年西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N].西藏日报,2016-02-02.
  [6]唐雨虹,朱华鹏.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13).
  [7]刘强.西藏文化产业的事实、路径与对策建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5.
  [8]孙倩.西藏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12,6.
  作者简介:丁菲菲,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是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而且是一个开放型的、动态的系统网络。本文从词语表达和语义特点这两个方面对方文山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对于歌词这种特殊的文学载体,为了配合节奏和韵律的流畅完整,词语在表达和搭配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达到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摘要:方文山;音乐作品;词汇特点  (一)词语表达  1.词性临时变化(超常搭配)  (1)而我独缺,你一
期刊
【摘要】:性别语言的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分析描写两性的语言特点,对比两性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性别语言的研究,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性别语言;两性的语言特点;语言使用差异;不足  男女在语言使用上差异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方言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社会语言学则是把性别作为一个重要变量来探寻
期刊
【摘要】:带有京剧元素的中国民族音乐在市场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艺术价值也越来越突出。京剧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科学合理融合,不仅使中国民族音乐的民族性更强还使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性更高。把人们耳熟能详的京剧加入到中国民族音乐中也更能符合中国人的耳听习惯,使此类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传唱度更高。  关键词:京剧元素;民族性;艺术价值;市场需求  一、什么是带有京剧元素的中国民族音乐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国粹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关键词】:形势政策;信念;文化传承  一、大学生学习形势政策的现实意义  古代齐国有这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收音机新闻被电视新闻取代,继而被网络新闻取代,而在现在的网络新闻里面,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形式——“微博”。并且由于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交流方面的便利性导致现在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刷微博”的现象,又称微博热。也正是因为微博这一传播方式的出现,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便捷性和新颖性大大抨击了电视新闻的传播。但是,电视新闻也是不能废止的,因此就需要寻
期刊
【摘要】:随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西方影视作品的引进,影视人物对白翻译也日益引起关注,尤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标准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在翻译语境描写论指导下,本文通过对美剧《生活大爆炸》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翻译策略和技巧选择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人物对白;翻译;语境论;策略;技巧  1.引言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和字幕组的兴起,影视作品的引进速度和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美
期刊
【摘要】:吐鲁番自古流传着多种麦西热甫形式,吐鲁番的鲁克沁传统婚礼当中就存在三种不同的麦西热甫,本文以梳理实地田野调研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对这三种麦西热甫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吐鲁番;婚礼;麦西热甫  麦西热甫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为“聚会”、“集会”[1]。但在一些历史文献记载中可得知麦西热甫早于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就存在,故可以推测麦西热甫并非是阿拉伯文化的产物。如《魏书·高车传》中记载
期刊
【摘要】:苗族织锦是灿烂的中华织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今仍保有传统艺术风格和织造技术。它是融于生活的艺术,依附于实用的审美。苗族织锦作为一种文化的物化形式,自始至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在它的独特表现形式中,包含着丰富的平面构成元素,给我们现代纺织品设计师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而台江苗族织锦各支系各有特色,不管是纹饰,色彩还是寓意等都值得探索。  【关键词】:苗族织锦;台
期刊
【摘要】:近十年来,学者把重心从宏观分析语块教学法转移到微观层面,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具体,本文归纳了2007年至2016年的文献,对语块教学法的研究发展进行一个阶段化的回顾,并总结了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和语料库、教材等语料来源。  【关键词】:语块;对外汉语;教学  吕叔湘早在1963年就注意到了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半固定的四音节结构即“四字格”如“大事小事”、“三朋四友”、“千头万绪”等。
期刊
【Abstract】: Foreign translators used to pick simple words in prose translation (to English), while four-character phrase would be appreciat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text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