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范,是一切保教工作的保障!优化,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和幼儿朝夕相处中,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孩子争夺行为屡见不鲜,且常常伴随攻击性行为,虽然总是在教师的及时介入下得以平息,可是总是反复发生诸如此类的事件。只要孩子一发生争夺行为,老师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去直面孩子的问题,有的班上,一天就能发生几起争夺事件。为此,老师们普遍觉得很苦恼,都在喊“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幼儿园开展了“关于幼儿争夺行为指导策略”的研讨活动,共收到案例21个,既有老师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无奈。问题的普通性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广泛的活动基础,能引起教师的共鸣,有利于形成集体智慧和问题解决方案。现就本次教研活动中几个典型案例和大家分享。
策略一:共享性活动法
“共享性活动法”就是引导幼儿合作游戏,共同分享游戏带给彼此的快乐。
记得一次班上添置了新的玩具,两个小朋友为一辆玩具小汽车争夺得不可开交,怎么劝都不奏效。突然,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我对这二位小朋友说,我们来玩一个公共汽车进站的游戏吧。我示意幼儿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嘀嘀……我的汽车开始开,开到哪里去?服装市场到了。”于是一幼儿就把手中的小汽车推向另一幼儿,另一幼儿接到小汽车后,也接着念:“嘀嘀……我的汽车开始开,开到哪里去?柯岩卫生院到了。”就这样,一辆小汽车在两个孩子手中开来开去,不但使矛盾解决了,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享受了共同游戏带给他的乐趣。
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尤其当他们争夺自己所喜爱的玩具时,任凭教师怎么劝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师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创设了共同游戏的活动,以此来减少因为玩具不足而引发的幼儿争抢行为。
策略二:异空间满足法
“异空间满足法”就是保留孩子原有的兴趣,教师适时引导和迁移,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二班的宣宣小朋友很喜欢画画,平时一有空就会搬着椅子跑到美工区,上周,美工区添加了许多新的材料,大家都想去玩。这天,宣宣又搬着椅子到美工区,这时,强强比他快一点先到了美工区,抢了里面最后一个座位坐下来,宣宣不肯示弱,大声疾呼“我先来的,你走开!”一边用自己的椅子去挤强强的椅子。两个人激烈地争吵起来,我看到后急忙走过去,对宣宣说,强强已经坐下来了,而且美工区他也难得玩,今天就让给他玩吧。”宣宣很不情愿地走开了,一脸地不高兴,还一动不动坐回自己位置上,沒有参与别的活动。我就问他:“你怎么沒有去参加别的游戏呢?”宣宣说:“我还是想画画。”我灵机一动,对他说:“不光美工区可以画画,你看看,自然角也可以画画呀,唉哟,那小金鱼游泳的姿势真美。宣宣可是画画高手喔,赶紧把它画下来吧。”宣宣一听,乐了,急忙搬小椅子到自然角画画去了。
老师巧妙地拓展了幼儿画画的空间,解决了幼儿之间的纷争,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这种做法真的很智慧。
策略三:轮流玩调度法
林林个子高,胖胖的,正在用积木搭建楼房。黄飞矮个子,小不点,一句话不讲,走到林林身边,一手抓住了林林手里正要搭的楼房屋顶积木,林林向他讲理,“这是我拿的,你不能拿。”黄飞不说话,也不松手,两只小眼睛瞪得亮亮的。“给我!”“不给!这是我先拿的!”两个人互相示威,对峙了近一分钟。我走过去,跟黄飞说:“林林为造这幢房子已经费了很大的劲儿了,飞飞能不能稍稍等会儿,等林林把房子造好后,老师帮他把新房拍下来,接着就请飞飞造房子。现在我们一起鼓励林林努力使新房子更稳固,更漂亮,行不行?”黄飞欣然答应了,愉快地看林林搭房子。
教师巧妙地把组织游戏进行和观察孩子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丰富了游戏规则,更促进了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
策略四:情景性联想法
“给我玩玩,我也要玩!”“我先玩!”“我先看见的,应该我先玩!”一大早“汽车城”里就吵得开了锅。以前小朋友玩汽车不争也不抢,还学会了合作,今天是怎么回事?过去一看,只见晨宇小朋友死拽着一辆玩具消防车不肯放,其余还有四、五双小手伸向晨宇想要抢夺玩具汽车。原来今天这辆玩具汽车可是不一般,是晨宇悄悄从家里带来的,还是电动的呢!只要根据提示按键纽,消防车就能自动升降云梯和卷放水管,真是好家伙!自然吸引了无数围观的和想要一显身手的小朋友。“这消防车可是赶着去救火的,是保护大家生命安全的,被你们这么一闹,影响消防员叔叔工作了,你们说是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安静了下来。“每辆车都有它的用途,比如说公交车可以方便大家外出工作,不但便宜还能乘坐很多人;救护车可以帮助生病的人及时赶到医院救治;吊车能把很重的钢筋水泥抬起来,帮助建筑工人盖房子,每辆车都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你还知道哪些车能帮助我们呢?”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警车能帮助我们……”。“洒水车可以……”。“今天老师请你当司机,你最想开什么车呢?”只见刚才争抢的几个小朋友有的拿出租车,有的拿货车,有的拿公交车玩了起来。
教师先帮孩子们创设问题情景,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体会。将孩子们从单一的关注消防车带到全面了解各种车的用途;其次创设体验情景,让孩子们产生想要当好车的主人、为大家服务的意识;最后带着孩子们进入游戏情景之中。这样的游戏指导策略,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另外还有“抛接球运作法”、“正义领悟法”、“求同存异法”等等。俗话说“教无定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效的方法,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规范化和显性化的知识,面对幼儿的争夺行为,老师采用的策略虽然不一样,但依据的都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这也提示我们,在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指导之前,应先观察,后做情景分析,再选择怎样的策略,这样指导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策略一:共享性活动法
“共享性活动法”就是引导幼儿合作游戏,共同分享游戏带给彼此的快乐。
记得一次班上添置了新的玩具,两个小朋友为一辆玩具小汽车争夺得不可开交,怎么劝都不奏效。突然,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我对这二位小朋友说,我们来玩一个公共汽车进站的游戏吧。我示意幼儿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嘀嘀……我的汽车开始开,开到哪里去?服装市场到了。”于是一幼儿就把手中的小汽车推向另一幼儿,另一幼儿接到小汽车后,也接着念:“嘀嘀……我的汽车开始开,开到哪里去?柯岩卫生院到了。”就这样,一辆小汽车在两个孩子手中开来开去,不但使矛盾解决了,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享受了共同游戏带给他的乐趣。
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尤其当他们争夺自己所喜爱的玩具时,任凭教师怎么劝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师抓住孩子这一特点,创设了共同游戏的活动,以此来减少因为玩具不足而引发的幼儿争抢行为。
策略二:异空间满足法
“异空间满足法”就是保留孩子原有的兴趣,教师适时引导和迁移,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二班的宣宣小朋友很喜欢画画,平时一有空就会搬着椅子跑到美工区,上周,美工区添加了许多新的材料,大家都想去玩。这天,宣宣又搬着椅子到美工区,这时,强强比他快一点先到了美工区,抢了里面最后一个座位坐下来,宣宣不肯示弱,大声疾呼“我先来的,你走开!”一边用自己的椅子去挤强强的椅子。两个人激烈地争吵起来,我看到后急忙走过去,对宣宣说,强强已经坐下来了,而且美工区他也难得玩,今天就让给他玩吧。”宣宣很不情愿地走开了,一脸地不高兴,还一动不动坐回自己位置上,沒有参与别的活动。我就问他:“你怎么沒有去参加别的游戏呢?”宣宣说:“我还是想画画。”我灵机一动,对他说:“不光美工区可以画画,你看看,自然角也可以画画呀,唉哟,那小金鱼游泳的姿势真美。宣宣可是画画高手喔,赶紧把它画下来吧。”宣宣一听,乐了,急忙搬小椅子到自然角画画去了。
老师巧妙地拓展了幼儿画画的空间,解决了幼儿之间的纷争,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这种做法真的很智慧。
策略三:轮流玩调度法
林林个子高,胖胖的,正在用积木搭建楼房。黄飞矮个子,小不点,一句话不讲,走到林林身边,一手抓住了林林手里正要搭的楼房屋顶积木,林林向他讲理,“这是我拿的,你不能拿。”黄飞不说话,也不松手,两只小眼睛瞪得亮亮的。“给我!”“不给!这是我先拿的!”两个人互相示威,对峙了近一分钟。我走过去,跟黄飞说:“林林为造这幢房子已经费了很大的劲儿了,飞飞能不能稍稍等会儿,等林林把房子造好后,老师帮他把新房拍下来,接着就请飞飞造房子。现在我们一起鼓励林林努力使新房子更稳固,更漂亮,行不行?”黄飞欣然答应了,愉快地看林林搭房子。
教师巧妙地把组织游戏进行和观察孩子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丰富了游戏规则,更促进了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
策略四:情景性联想法
“给我玩玩,我也要玩!”“我先玩!”“我先看见的,应该我先玩!”一大早“汽车城”里就吵得开了锅。以前小朋友玩汽车不争也不抢,还学会了合作,今天是怎么回事?过去一看,只见晨宇小朋友死拽着一辆玩具消防车不肯放,其余还有四、五双小手伸向晨宇想要抢夺玩具汽车。原来今天这辆玩具汽车可是不一般,是晨宇悄悄从家里带来的,还是电动的呢!只要根据提示按键纽,消防车就能自动升降云梯和卷放水管,真是好家伙!自然吸引了无数围观的和想要一显身手的小朋友。“这消防车可是赶着去救火的,是保护大家生命安全的,被你们这么一闹,影响消防员叔叔工作了,你们说是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安静了下来。“每辆车都有它的用途,比如说公交车可以方便大家外出工作,不但便宜还能乘坐很多人;救护车可以帮助生病的人及时赶到医院救治;吊车能把很重的钢筋水泥抬起来,帮助建筑工人盖房子,每辆车都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你还知道哪些车能帮助我们呢?”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警车能帮助我们……”。“洒水车可以……”。“今天老师请你当司机,你最想开什么车呢?”只见刚才争抢的几个小朋友有的拿出租车,有的拿货车,有的拿公交车玩了起来。
教师先帮孩子们创设问题情景,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体会。将孩子们从单一的关注消防车带到全面了解各种车的用途;其次创设体验情景,让孩子们产生想要当好车的主人、为大家服务的意识;最后带着孩子们进入游戏情景之中。这样的游戏指导策略,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另外还有“抛接球运作法”、“正义领悟法”、“求同存异法”等等。俗话说“教无定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效的方法,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规范化和显性化的知识,面对幼儿的争夺行为,老师采用的策略虽然不一样,但依据的都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这也提示我们,在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指导之前,应先观察,后做情景分析,再选择怎样的策略,这样指导的有效性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