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阅读训练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s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训练对于我国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阅读训练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基于这个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教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阅读训练 小学 语文教学
  
  正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为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科目的阅读训练教学还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训练状态,仍然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学生对阅读训练也不感冒,从而滞怠了语文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为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入手:
  一、抓文本阅读,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阅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我们一方面强化读的形式和内容训练:
  ——朗读:增强语感,加深体味;——默读:提高读速,思考推敲;
  ——精读:深钻细研,融会贯通; ——略读:提纲挈领,观其大略;
  ——跳读:避轻就重,抓住要点;——批读:圈点批注,品评褒贬。
  另一方面根据各种读的特点和不同的文體,引导学生要掌握的读书方法:
  1、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通过朗读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运用略读,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通过默读,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揣摩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精读,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了解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技巧。
  2、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以朗读、默读组合来扫除语言障碍,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及结果;通过精读、跳读分析典型事件或典型场面;通过朗读、批读体会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进而概括中心思想,弄清作者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3、写景为主的记叙文:通过朗读,读准读通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体味文章间的自然联系;通过跳读理清写景顺序、过渡方式及详略情况;精读重点段,体味段式特点,反复体会;运用朗读、批读参悟写景目的,学习写景技巧。
  4、说明文:运用朗读读通课文,了解概要内容;通过默读以理清说明顺序;通过画读、批读掌握说明方法;最后运用精读抓住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5、诗歌:从朗读入手,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精读理解体会作品的形象,把握意境;反复朗读,品味艺术构思,理解其诗情画意。在“读”的训练中,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抓课外阅读,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一)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在课外结合课文进行拓展阅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促课外阅读持续进行。
  1、全校开展读书活动。在全校中开展读好书、建立书香校园活动,除确保全校学生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外,教师还应注意从以下四种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3)推荐与写作要求相关的书籍。
  2、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举行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说话比赛、知识竞赛、写作比赛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
  结语: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
  [2] 杨仁孝.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3.
  [3] 庄崴.古代名人故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8.
  [4] 刘甫田、徐景熙.[M]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5] 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其他文献
和谐教学是在和谐教育思想指导下,营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整合“教学结构”与“教学理解”研究, 促进学生在习得、发展、人格等层面都得到协调提升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运用和谐教学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可从导入设计和谐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谐两个方面入手:  一、数学导入设计和谐  恰当适时的课堂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传达教学意图,为学习新知识、新概
【摘要】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英语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
初中学生如何做好思品课堂学习笔记,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主题探究为主的思品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最普遍、最一般的学习反应仍然是记听课笔记。不同的课堂学习笔记的听记策略,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上促进知识的获得、贮存以及利用。然而,初中学生在学习政治时记什么、怎么记以及如何使用课堂学习笔记仍存在着很多误区,这些误区致使笔记不能充分发挥在学习中应有的辅助作用。     一、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断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健身、娱乐、休闲和兴趣爱好为主的多种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社会上时尚的锻炼手段。遗憾的是,当前
【摘要】“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一、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设疑激趣、以玩激趣、影视激趣、以读激趣等方式。只有通过正确的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有效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激趣 语文教学 朗读 疑问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写到教学过程时,往往习惯性地写下的第一个词便是“导入”,然而,有相当部分的语文教师却仅仅把“导语”作为一种程序,认为后面的课文讲授才是重点,所谓的“导”,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简介背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认识到:只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质的飞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做实读写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下水文”在阅读教学中便也有了用武之地。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下水文 网络 阅读感受  一、下水移植—阅读教学中的“下水文”  提及下水文,很多老师想到的理所当然是习作教学。然而,众所周知,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伙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挖掘语文教材潜在的心理教育内容;利用写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 语文教学 教育环境 师生关系 写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
【摘 要】让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阳光,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人文内容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为“智”, 人文精神为“德”。 语文教学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  【关键词】心灵 品德 人文精神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关怀对学
【摘要】历史课堂生活化使对教材的处理更接近于学生的接受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形式等途径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化 动因 实践 探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增强了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强化了实践环节,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