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分析
我校地处白云区最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大部分本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忙于生计,监管辅导缺失。另一部分人员是外地到此租田务农的菜农,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观,以“放养式”教育为主。我校学生本质淳朴,从小分担家务或田间劳动,但胆小拘谨、不善言谈。反映在数学科中,缺少自信心,怕困难,不敢问老师、数学思维时较为呆板,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好,数学学习与生活脱离,导致基础不扎实,后进生面广,学生的数学素养较差,特别反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研究的意义
1.以“综合与实践活动”唤起数学学习的本旨回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统称为数学综合素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活动。其针对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与人合作或独立思考,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全程。从而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到的数学内容的理解。把生活搬到课堂,甚至亲自实践,旨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增长见闻,丰富阅历,让学生易学、乐学,唤起数学学习的本旨回归。
2.通过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有效利用山区资源
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大部分孩子具有一定的家务劳动经验。在这些家务农务劳作中得到的体验是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但现状是学生缺乏把这些经验转换成数学知识的意识,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的辅导。需要教师通过组织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引导。另外,山区地大物博,具有各种特色建筑,拥有各种农民自创的农具,以及各种农作物生长过程、采集过程、销售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数学学习资源,可以从中提取、合理优化,使之能为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综合数学素养服务。
立足农村生活和生产资源,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具体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策划、操作、调整、反思等活动过程,在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我校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设计
在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为基础,创设适合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主动性、丰富学生数学内涵的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研究目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学习方法、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
1.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的开发
利用山区资源,开发一套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资源。挖掘山村的生活资源,寻找适用于山村数学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养成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
2.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将通过实验研究前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进行对比,及实验前学生胆小、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协作等个性特征的试验后是否有修正完善的效果对比,显现实验效果。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1.体验学习。库伯经验学习圈库伯(David Kolb,1984)提出“体验学习”的概念。他认为:具体经验让学习者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单位的集体性学习,它是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便于單位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三、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总体安排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运用这一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方面的资料,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每一步都做好记录,并对我们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反思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不断的总结经验,让我们课题研究与我们的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修正,让我们的研究最大化的服务与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也更具有适合我校的现实意义。
3.实证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反响,了解学生的爱好,能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更客观、更准确、也更有价值!
(2)个案研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各种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教学案例,并阶段性地做好相关教学评价与反馈工作。在试验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具体数学综合实践课例的策划方案、实施过程记录、学生实践活动记录、活动反思等资料。
(3)实验研究法
实验前后效果对比。通过实验研究前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进行对比,及实验前学生胆小、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协作等个性特征的试验后是否有修正完善的效果对比,显现实验效果。
(二)总体安排:
(三)主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调查实施该研究的客观条件;进行理论学习,现状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召开研讨会,设计并撰写研究方案、计划,提出改进意见。
2.实施阶段。开展实践研究,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走进课堂;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成果分析及展示活动;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评价等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成效分析,进行阶段性回顾总结。
3.总结阶段。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编印“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案例;及时总结和提升做法、经验。
四、研究效果
我于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当时以六(1)班为研究对象,学期结束后,六(1)班全体学生的胆子变大了,课堂氛围热烈,大部份同学争着举手发言,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体现在两学期的期未统一抽测成绩,提升之大、效果之好,超出预期。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山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困生,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分析
我校地处白云区最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大部分本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忙于生计,监管辅导缺失。另一部分人员是外地到此租田务农的菜农,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观,以“放养式”教育为主。我校学生本质淳朴,从小分担家务或田间劳动,但胆小拘谨、不善言谈。反映在数学科中,缺少自信心,怕困难,不敢问老师、数学思维时较为呆板,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好,数学学习与生活脱离,导致基础不扎实,后进生面广,学生的数学素养较差,特别反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研究的意义
1.以“综合与实践活动”唤起数学学习的本旨回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统称为数学综合素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活动。其针对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与人合作或独立思考,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全程。从而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到的数学内容的理解。把生活搬到课堂,甚至亲自实践,旨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增长见闻,丰富阅历,让学生易学、乐学,唤起数学学习的本旨回归。
2.通过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有效利用山区资源
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大部分孩子具有一定的家务劳动经验。在这些家务农务劳作中得到的体验是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但现状是学生缺乏把这些经验转换成数学知识的意识,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的辅导。需要教师通过组织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引导。另外,山区地大物博,具有各种特色建筑,拥有各种农民自创的农具,以及各种农作物生长过程、采集过程、销售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数学学习资源,可以从中提取、合理优化,使之能为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综合数学素养服务。
立足农村生活和生产资源,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具体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策划、操作、调整、反思等活动过程,在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我校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设计
在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为基础,创设适合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主动性、丰富学生数学内涵的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研究目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学习方法、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
1.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的开发
利用山区资源,开发一套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资源。挖掘山村的生活资源,寻找适用于山村数学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养成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
2.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将通过实验研究前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进行对比,及实验前学生胆小、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协作等个性特征的试验后是否有修正完善的效果对比,显现实验效果。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1.体验学习。库伯经验学习圈库伯(David Kolb,1984)提出“体验学习”的概念。他认为:具体经验让学习者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单位的集体性学习,它是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便于單位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三、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总体安排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运用这一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方面的资料,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每一步都做好记录,并对我们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反思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不断的总结经验,让我们课题研究与我们的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修正,让我们的研究最大化的服务与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也更具有适合我校的现实意义。
3.实证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反响,了解学生的爱好,能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更客观、更准确、也更有价值!
(2)个案研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各种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教学案例,并阶段性地做好相关教学评价与反馈工作。在试验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具体数学综合实践课例的策划方案、实施过程记录、学生实践活动记录、活动反思等资料。
(3)实验研究法
实验前后效果对比。通过实验研究前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进行对比,及实验前学生胆小、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协作等个性特征的试验后是否有修正完善的效果对比,显现实验效果。
(二)总体安排:
(三)主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调查实施该研究的客观条件;进行理论学习,现状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召开研讨会,设计并撰写研究方案、计划,提出改进意见。
2.实施阶段。开展实践研究,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走进课堂;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成果分析及展示活动;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评价等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成效分析,进行阶段性回顾总结。
3.总结阶段。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编印“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案例;及时总结和提升做法、经验。
四、研究效果
我于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当时以六(1)班为研究对象,学期结束后,六(1)班全体学生的胆子变大了,课堂氛围热烈,大部份同学争着举手发言,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体现在两学期的期未统一抽测成绩,提升之大、效果之好,超出预期。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山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困生,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