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对如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进行初步探究。总结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完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以提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为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形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地协调观  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90-02
  伴随新课程教育内容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中将人地协调观纳入到地理核心素养的思想价值观培养中,通过这一教育目标的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有系统性的认识,并正确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人地协调观培养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缺少深度等问题,这些影响因素的出现无法强化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降低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为了全面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应该认识到影响课程质量的相关问题,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的整合以及课程教学的创新,改变以往单一性的教学形式,通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稳步发展。
  1.人地协调观及教育价值
  所谓人地协调观,通常是指对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科学认识,通过这一认识理念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更理性的看待人类发展以及环境问题,并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观念,时刻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意识,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为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
  2.1强调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學习兴趣
  伴随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文化探究环境,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通常状况下,在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为了实现问题引导教学的有效性,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问题探究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复杂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引导方法的构建,以避免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对地理环境认识薄弱等造成的影响。教师在进行问题探究中,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精确的问题探究,提升学生对人地协调理念的认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运动”的课程讲解中,由于该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若教师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无法更形象的掌握气旋以及反气旋等知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台风”的天气实例,整个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之后,让学生思考:“台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危害?反过来,人类活动对台风形成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通过这种探究性问题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反思人类活动与大气运动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感性思维,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实现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为学生地理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
  2.2强调因地制宜,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特点,整个教学内容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存在紧密关联,例如,在地理知识中,任何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都与一定时空内容的状况存在着客观关联,导致不同地理环境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人地协调观融合中,强调人类的主体价值,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全面性、系统性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了解,展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人地协调观融入的价值。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二“城市化”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课程内容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城市化定义的理解,可以将城市化与其影响的地理环境进行结合,并联系本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知识。例如,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探究小组,小组中思考地区十年的发展及变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收集、城市化地理环境的变化等,进行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对比,之后在课堂上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学生在这种问题探究中,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环境的特点,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协调,提高学生对城市环境以及当地发展限制因素的认识。
  2.3创新教学技术,融入人地协调观
   针对高中地理课程特点,为了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师应该认识到人地协调观与高中地理知识融合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一,创设信息获取平台,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人地协调关系。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进行信息资源的筛选,以更好的整理人地关系之间的相关素材,并通过图像、视频以及文字等方法,将课程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观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人地关系,满足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第二,深化教学实践改革,引导学生关注并体验人地关系。在当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复杂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原理学习兴趣,应该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强化深化教学实践。知识讲解中可以从简单入手,逐步深入,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认识,以达到高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目的。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理念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应该在实践中为学生创设独立性、开放性的活动环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以提升自身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暖”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让学生探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学生在讨论中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小组探究以及决策扮演等,对相关措施进行总结。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提出一些低碳生活理念、产业调整以及农作物培养的全新方法。在这种多样化的问题探究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人地协调观,展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为了实现人地协调观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更好的引导学生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限制人地协调观融合的因素,通过人地协调观的明确、因地制宜教育理念的确定以及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构建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需求,为优化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以及教学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梁婷,李红.基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19):86-87.
  作者简介:
  刘沧田(1974.10-),199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从事地理教学研究21年,近年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学科标兵”和“县级优秀教师”称号,擅长于教育教学研究,中级职称。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班级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秉持“科学管理”思维,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让班级管理更富于效率化、更充满科学化、更彰显规范化。  【关键词】教育改革背景 初中班级管理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99-01  一、健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在制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发挥最大的效果。本文主要以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可以借用合理分组和引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能够为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合作学习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水平快速的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质量水平尤为重要。本文就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94-02  初中地理
期刊
【摘要】对于较为抽象且复杂的物理知识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对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科学思维作为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当引起教师的关注。当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不仅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而且还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基于此,本文在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文章的
期刊
【摘要】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现如今的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受到多方面阻碍,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对老师有畏惧心理,很少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模式使学生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同时所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对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研究,针对目前在班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 班级管理 现
期刊
【摘要】现如今,同课异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作为数学常见的教学方式。本文将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从“同课异构”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多媒体教学转化数学后产生的有效策略,旨在启动学海搁浅之舟来转化后进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同课异构 多媒体教学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04-01  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重要的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把握学生的心理,掌握沟通的艺术,巧妙的运用语言表达,传递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安排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沟通艺术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中物理教学层面需要进行较好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也要得到足够关注。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事宜得到了一定程度关注,但整体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这些不足也直接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状况差强人意,且教学实际有效性在短时间内难以较好提升。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事宜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务工,从而使得产生了一大批的留守儿童且其数量也在逐渐地增多。这些留守儿童们大多数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到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是否得到满足,而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则鲜有人关注照顾。因此,本文以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保驾护航  【中图
期刊
【摘要】在当下的教育形势下,高中化学课的开展注重的是高中生全方位的提升,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化学课教改的导向,将探究性教学运用到高中化学课上,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明确高中化学课的目标以及要求,并对师生进行角色全新定位。在高中化学课上要注重能力培养,让高中生可以在化学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这样可以为高中生未来化学及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文分析高中化学课上如何开展能力培养。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