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德合作办学为专科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个人发展和同等学历条件下的社会竞争优势,抓紧时间学习德语成为专科生的主要任务。本文就专科生在德语学习中出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就如何提高中德学院专科生的德语学习效率,介绍了相关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德合作办学 专科生 德语教学
中德合作办学为在夹缝中生存的专科生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出路,德语成为专科生打开德国高校大门的钥匙和竞争企业岗位的优势,学好德语对中德学院的专科生而言迫在眉睫。如何激发专科生学习德语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德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以中德合作办学为前提,从“学”与“教”两方面浅谈针对中德学院专科生的德语教学。
一、中德合作办学为专科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与德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频繁,国内多所院校成立了中德学院,中德合作办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简称中德学院)与德国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中德学院的专科生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德语专业专科生相比,在未来职业规划上有较大的选择优势,他们将实现多元化个人发展:中德学院目前与德国两所大学都有专科专本衔接项目,专科生在国内学习3年的德语和相关专业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赴德国留学,赴德留学生毕业后可在德国继续深造,或进入德国公司工作,也可以回国发展;未出国者,可以在国内申报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不想出国也不想专升本的学生毕业后可利用所学专业和德语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德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德福考试申请德国高校。
二、抓紧时间学好德语是中德学院专科生的主要任务
中国的专科学制一般是两到三年,以笔者所在的中德学院为例,专科学生在校三年,其实只有两年半的时间可以学习德语,最后半年基本用于实习、找工作等。假如专科生还打算专升本,做兼职或学习其他东西,那他们只有两年在校时间。所以,专科生进入学校之初就该明确学习目标,意识到德语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德语教学经验,总结出专科生在口语、听力和词汇等方面比较弱势,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学习建议:
(一)全面掌握德语字母的发音规则
德语的发音相较其他外语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德语字母的发音规则基本就能拼读出每个德语单词。因此要不怕出错,大胆地用德语开口说话,课下经常练习,多听德语广播、新闻,多看德语类节目或德语电影,学习地道的德语表达。
(二)坚持做德语听力训练
听力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传统弱项,学习者应把最多的时间、最旺盛的精力放在听力练习上。如果听力文章较长,可以把文章分成几部分,分阶段或逐句练习。此外,每天必须坚持听德语。如果有条件,学习者还可以尽量寻找德语语伴,或利用一切可以跟德语外教进行交流的机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训练自己的耳朵。
(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法
专科生经常抱怨词汇量大,记不住单词,特别是德语名词的词性以及复数形式。德语名词的词性和复数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则,但随着背单词的数量日渐增多,学习者自然会意识到其中一些规律。学习者应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和时段,分批分量分时间段记单词,提高背单词的效率。常言道: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一定要回过头去看一眼背过的单词,复习的时候,注意不必细抠,粗略地扫一遍即可,会的单词可以直接略过,忘记的单词再重新记忆,反复记忆之后就再也不容易忘记单词了。
三、针对中德学院专科生的德语教学实践
大多数专科生进入大学后仍保留了在中学时期养成的学习惰性,缺乏主动性、自主性等。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上课迟到、在课堂上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不敢在课堂上用德语开口说话等问题依旧成为专科生学习德语的主要障碍。在中德合作办学框架下,为实现我院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科学生的自身特点,我院针对专科生的德语教学,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德语教学质量:
(一)在中德合作办学前提下,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根据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中方学生在出国学习前必须达到德语欧标水平的B1等级所需语言能力,即学生能够理解大概的意思;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在讲德语的地区设法交流;能够对熟悉的内容和有兴趣的题目进行简单而完整的讲话等。为此,选择适合的德语教材是顺利进行德语教学,成功培养预备留学生的第一步。中德学院从2009年设置德语课以来,先后使用过3套不同的德语教材,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变和知识侧重点的差异,占用教师更多的备课和专业研究时间,影响了授课效果,给学生的德语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从去年开始,学院统一使用《Studio d 交际德语教程》学生用书作为德语课专用教材。该教材每册有12个单元,所有话题均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展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音、词汇、语法、交际能力均有不同篇幅的专题讲解。值得一提的是,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提供了大量授课建议、课堂设置建议、教学建议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对教师进行德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辅助作用。
(二)认真研究教材,做好相关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准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成为教学准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切实搞好教学工作,课前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设计,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搜集相关课题的背景知识,准备教学器材和教学工具,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以《交际德语教程》为例,该教材每个单元之后罗列了该单元学习之后必须掌握的句型、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教师很容易把握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该教材缺乏每单元的背景知识介绍,单元下面的小节内容简单,文字精短,配图很多,语法点零散。为使学生全面掌握每单元内容,教师应翻阅大量资料,补充相关知识,将精短的文字或图片转换成课堂活动或游戏环节,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课下复习德语的机会较少。因此,吸引专科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当前德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一大难题。德语教师面对专科生,要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多说德语。
勇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德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近年来,许多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游戏,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这类教学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实践。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老师们经常将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小游戏,如“谁是卧底”“猜单词”等经典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来,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明显。
学会创新思维,将教材文字转化成教学活动。以笔者某次授课为例,《交际德语教程》中某个小节的主题是“系统的复习词汇”,该小节没有用较长的篇幅来介绍如何系统地复习词汇,而是插入了几幅图和三两句复习单词的建议。笔者考虑到记单词是专科生学习德语的一大难题,如果能经过实践体会到复习单词的乐趣,那以后学生背单词必定会事半功倍。因此,笔者想到将书本的建议付诸行动,让学生自成小组,分配每个小组制作同一类德语单词(如:形容词、复合词、教室物品类的名词等)的学习道具。课堂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合作并结合书本给出的建议,完成了各种复习词汇的道具,如:学习卡片、学习海报以及拼图等。然后,各小组再将制作的学习道具与其他小组交换使用,学生们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记住了不少单词,复习效果明显。
总而言之,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统语言教学法中寻求创新,变通课堂组织形式,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并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德语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卫平.初探中德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183-184.
[2]石慧.如何把“歌德学院教学模式”引入高职德语专业教学[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4-7.
[3]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德]冯克.交际德语教程A1(学生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中德合作办学 专科生 德语教学
中德合作办学为在夹缝中生存的专科生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出路,德语成为专科生打开德国高校大门的钥匙和竞争企业岗位的优势,学好德语对中德学院的专科生而言迫在眉睫。如何激发专科生学习德语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德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以中德合作办学为前提,从“学”与“教”两方面浅谈针对中德学院专科生的德语教学。
一、中德合作办学为专科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与德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频繁,国内多所院校成立了中德学院,中德合作办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简称中德学院)与德国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中德学院的专科生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德语专业专科生相比,在未来职业规划上有较大的选择优势,他们将实现多元化个人发展:中德学院目前与德国两所大学都有专科专本衔接项目,专科生在国内学习3年的德语和相关专业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赴德国留学,赴德留学生毕业后可在德国继续深造,或进入德国公司工作,也可以回国发展;未出国者,可以在国内申报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不想出国也不想专升本的学生毕业后可利用所学专业和德语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德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德福考试申请德国高校。
二、抓紧时间学好德语是中德学院专科生的主要任务
中国的专科学制一般是两到三年,以笔者所在的中德学院为例,专科学生在校三年,其实只有两年半的时间可以学习德语,最后半年基本用于实习、找工作等。假如专科生还打算专升本,做兼职或学习其他东西,那他们只有两年在校时间。所以,专科生进入学校之初就该明确学习目标,意识到德语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德语教学经验,总结出专科生在口语、听力和词汇等方面比较弱势,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学习建议:
(一)全面掌握德语字母的发音规则
德语的发音相较其他外语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德语字母的发音规则基本就能拼读出每个德语单词。因此要不怕出错,大胆地用德语开口说话,课下经常练习,多听德语广播、新闻,多看德语类节目或德语电影,学习地道的德语表达。
(二)坚持做德语听力训练
听力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传统弱项,学习者应把最多的时间、最旺盛的精力放在听力练习上。如果听力文章较长,可以把文章分成几部分,分阶段或逐句练习。此外,每天必须坚持听德语。如果有条件,学习者还可以尽量寻找德语语伴,或利用一切可以跟德语外教进行交流的机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训练自己的耳朵。
(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法
专科生经常抱怨词汇量大,记不住单词,特别是德语名词的词性以及复数形式。德语名词的词性和复数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则,但随着背单词的数量日渐增多,学习者自然会意识到其中一些规律。学习者应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和时段,分批分量分时间段记单词,提高背单词的效率。常言道: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一定要回过头去看一眼背过的单词,复习的时候,注意不必细抠,粗略地扫一遍即可,会的单词可以直接略过,忘记的单词再重新记忆,反复记忆之后就再也不容易忘记单词了。
三、针对中德学院专科生的德语教学实践
大多数专科生进入大学后仍保留了在中学时期养成的学习惰性,缺乏主动性、自主性等。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上课迟到、在课堂上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不敢在课堂上用德语开口说话等问题依旧成为专科生学习德语的主要障碍。在中德合作办学框架下,为实现我院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科学生的自身特点,我院针对专科生的德语教学,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德语教学质量:
(一)在中德合作办学前提下,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根据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中方学生在出国学习前必须达到德语欧标水平的B1等级所需语言能力,即学生能够理解大概的意思;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在讲德语的地区设法交流;能够对熟悉的内容和有兴趣的题目进行简单而完整的讲话等。为此,选择适合的德语教材是顺利进行德语教学,成功培养预备留学生的第一步。中德学院从2009年设置德语课以来,先后使用过3套不同的德语教材,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变和知识侧重点的差异,占用教师更多的备课和专业研究时间,影响了授课效果,给学生的德语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从去年开始,学院统一使用《Studio d 交际德语教程》学生用书作为德语课专用教材。该教材每册有12个单元,所有话题均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展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音、词汇、语法、交际能力均有不同篇幅的专题讲解。值得一提的是,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提供了大量授课建议、课堂设置建议、教学建议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对教师进行德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辅助作用。
(二)认真研究教材,做好相关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准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成为教学准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切实搞好教学工作,课前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设计,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搜集相关课题的背景知识,准备教学器材和教学工具,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以《交际德语教程》为例,该教材每个单元之后罗列了该单元学习之后必须掌握的句型、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教师很容易把握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该教材缺乏每单元的背景知识介绍,单元下面的小节内容简单,文字精短,配图很多,语法点零散。为使学生全面掌握每单元内容,教师应翻阅大量资料,补充相关知识,将精短的文字或图片转换成课堂活动或游戏环节,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课下复习德语的机会较少。因此,吸引专科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当前德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一大难题。德语教师面对专科生,要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多说德语。
勇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德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近年来,许多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游戏,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这类教学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实践。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老师们经常将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小游戏,如“谁是卧底”“猜单词”等经典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来,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明显。
学会创新思维,将教材文字转化成教学活动。以笔者某次授课为例,《交际德语教程》中某个小节的主题是“系统的复习词汇”,该小节没有用较长的篇幅来介绍如何系统地复习词汇,而是插入了几幅图和三两句复习单词的建议。笔者考虑到记单词是专科生学习德语的一大难题,如果能经过实践体会到复习单词的乐趣,那以后学生背单词必定会事半功倍。因此,笔者想到将书本的建议付诸行动,让学生自成小组,分配每个小组制作同一类德语单词(如:形容词、复合词、教室物品类的名词等)的学习道具。课堂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合作并结合书本给出的建议,完成了各种复习词汇的道具,如:学习卡片、学习海报以及拼图等。然后,各小组再将制作的学习道具与其他小组交换使用,学生们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记住了不少单词,复习效果明显。
总而言之,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统语言教学法中寻求创新,变通课堂组织形式,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并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德语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卫平.初探中德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183-184.
[2]石慧.如何把“歌德学院教学模式”引入高职德语专业教学[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4-7.
[3]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德]冯克.交际德语教程A1(学生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